阴影
阴影 阴影
T44版:纪念特刊·星光灿烂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本土电影 报社扛鼎
报人风采
广告
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下一篇4  
2008 年 4 月 4 日 星期    【打印】  
本土电影 报社扛鼎
——洛阳日报社进军影视界暨洛阳本土电影五年发展回顾
  《消失的小学》开机仪式。记者 张光辉 摄
  《消失的小学》剧照。常向阳 摄
  《消失的小学》由著名演员谢园(右)、袁苑(左)主演。

  《愤怒的钢琴》剧照。
  《愤怒的钢琴》剧照。
  《王二牛之足球学校》拍摄现场。
  记者 高山岳 张光辉 摄

  导演李宝琪(右)在电影《王二牛之足球学校》拍摄现场给演员讲戏。

  本报记者 李宝琪        

  洛阳日报是一家地市级平面媒体。

  平面媒体,在人们的印象里,似乎只和文字稿件、图片的编发有关系,与影视剧制作尤其是电影制作无关。然而,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随着报社自身事业的发展,在洛阳这个中部内陆城市,洛阳日报社开始赤手空拳向历来被认为是“花花世界”的中国影视行业进军,这不能不让人为之捏一把汗!

  如今,5年过去了,洛阳日报社的影视业究竟发展得怎样?洛阳日报社这样做,究竟给自身,给洛阳,给洛阳所有关注、支持这件事的人带来了什么?

  本土电影开山之作,

  一炮打响

  说起洛阳日报社的影视业发展之路,就不能不提《消失的小学》这部电影。

  《消失的小学》是一部山区教育题材的乡土电影。它以上个世纪80年代北方山区教育改革为背景,真实再现了一座山区小学消失前后所发生的感人故事,塑造了一个水平不高却爱岗敬业、性格执拗的山区老师以及一群纯朴可爱的山里孩子的形象,有着浓浓的乡情。这部电影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出后,作为第一部洛阳本土电影被载入《洛阳年鉴》,使洛阳的文化产业第一次有了“电影制作”的时尚元素。

  然而,在洛阳日报人2003年年初刚刚决定筹拍这部洛阳人自己的电影并且公开打出“洛阳本土电影”这个旗号时,好多人对此表示怀疑,甚至嘲笑、反对。

  因为,当时的洛阳还没有一家机构拍过电影或提出要拍摄电影。在这样的情形下,一些人不屑地说:咱拍什么电影呀,懂吗?甚至一位中国电影界的权威人士来洛时也说:“不要以为你们洛阳没有电影制片厂,你们就可以填补这个空白!拍电影应该去北京!还有,一个平面媒体怎么能拍电影?这本身就违反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嘛!”一时间,报社领导和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同志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压力越大,动力也越大。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同志向报社领导立下了军令状:不把电影拍成,决不收兵!

  没有合格的剧本,自己动手创作;没有运作经验,虚心向行家请教;没有拍摄资金,自己想办法解决。工作人员找来了数百部中外经典名片,夜以继日地观摩、学习、研究。就在最艰难的时候,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伸出了援助之手——他们看到剧本后,当即表示愿意予以资金上的扶持,并明确表示要把电影拍成精品。

  2004年年底,我们自己创作的剧本《消失的小学》在国家电影局立项;2005年初夏,该片在汝阳县境内开机;2005年秋季,该片在京进行后期制作;2006年一开春,该片通过国家电影局的审查,被《大众电影》、《看电影》等业内权威杂志给予大篇幅推介;2006年9月,该片在央视电影频道播出。洛阳人终于有了自己的电影,而且一开始便堂堂正正地站在了当今中国电影的最高平台上!

  此后不久,《消失的小学》又应邀参加河南省优秀文艺作品评选活动,得到省人民政府的嘉奖,为洛阳填补了空白,为洛阳日报社赢得了声誉。洛阳日报人终于开始了自己的电影之旅!

  连拍三部,本土电影

  越走越精彩

  如果说,《消失的小学》是洛阳日报人进军影视界的一块敲门砖,那么,接下来拍摄的另外两部电影就是洛阳日报人进军影视大市场的探路之作。

  这两部电影,一部是《愤怒的钢琴》,由洛阳日报社和北京某民营影视公司联合摄制,并且一开始就按国际化的标准去操作。该片以一位当代农村小伙子进城买唢呐喜中大奖,意外得了一架大钢琴的事件为故事框架,真实反映了改革年代农村新旧两种思想观念的剧烈冲突,塑造了一群性格鲜明的当代农村人物形象,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该片2006年8月在新安县青要山风景区拍摄,完成后除在央视电影频道播出外,还被国家电影局选送参加法国第6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第一次以中国河南本土电影的身份亮相国际大展台,为洛阳乃至河南争了光。

  另一部《王二牛之足球学校》,由洛阳日报社和北京另外一家民营影视公司联合摄制,是一部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献礼的原生态体育励志片,筹拍阶段就得到了省内外众多媒体的关注,被誉为“河南人的迎奥影片”。这部电影以农村青年王二牛回村自办足球学校,梦想着把放牛放羊的孩子们培养成足球明星,靠转会发大财,却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矛盾冲突的故事为框架,着意刻画了一位敢想敢干、鲁莽可笑又可爱可敬的农村青年形象,具有较浓的喜剧色彩。该片从幕后主创到台前演员,一律选用洛阳人和郑州人,演员都说洛阳方言,是一部地地道道的河南电影。这部片子目前已制作完毕,且已通过国家电影局的审查,预计今年5月可与观众见面。

  通过我们的努力,洛阳的本土电影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并且带动了洛阳其他部门加入电影拍摄的行列,使洛阳的本土电影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走在了全省18个城市的最前面。这,是不争的事实!

  万事开头难。如果说,洛阳的影视业是一项有待长期发展的产业,那么最初的几脚,我们已经踢开了!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洛阳真会涌现出自己的大编剧、大导演、大明星、大制片人。洛阳本土电影的明天,必将灿烂!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