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T33版:纪念特刊·百姓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报人风采
新闻110伴您同行
永远追求
第一时间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 年 4 月 4 日 星期    【打印】  
新闻110伴您同行
  报道小浪底沉船时的版面。李银刚 摄
  本报记者 李银刚 李建民

  对很多读者来说,洛阳日报《新闻110》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栏目,“突发事、新鲜事、感人事”也成为许多人的口头禅。

  本报1999年正式开通新闻热线,电话号码是3212345(电话号码升8位后,变为63212345)。2001年10月,本报依托新闻热线,正式开设《新闻110》栏目。“突发事、新鲜事、感人事”——这是栏目的定位,也是栏目的宣传语,看似通俗、简单的9个字,却几乎涵盖社会、民生新闻各个领域。

  报道突发事,情系群众安危

  突发事难以预料,它的发生常伴着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常常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全力报道突发事件,是新闻媒体的重要任务。

  2001年10月29日,一辆大货车在开往洛宁某金矿的途中翻倒,4吨重的剧毒液体氰化钠顿时倾泻进洛河支流,受污染的河水顺流而下……

  记者李建民接到热线电话后,立即同市环保局的同志前往洛宁。赶到事发地点已是15时,山路不通车,他们步行约2公里,紧急进行采访,直到采访结束,才在一个小吃店里简单吃了饭,之后匆匆赶回报社发稿。

  第二天,李建民又对洛河沿途处理有毒河水的情况进行采访。最终,毒魔被降伏。本报前后发稿五篇,其中,长篇通讯《众志成城降“毒魔”》获当年全省好新闻特别奖。

  “沉船了!沉船了!”2004年6月22日20时左右,一艘游船在小浪底水库库区突然失事,这起震惊全国的沉船事故顿时打破了夏夜的沉寂,落水的68人命悬一线……接到群众报料后,邓德洪等3名记者前往现场采访。

  “我接到命令时正准备休息,来不及换衣服就穿着短裤、凉鞋和同事火速赶赴现场。”邓德洪回忆说,一路上雨下个不停,到次日零时,才终于问着路赶到目的地。在采访到最关键的新闻要素后,由于现场没有发稿设备,他们只好迅速撤离,23日凌晨3时赶回报社,顾不得洗去鞋子和裤子上的泥土,连夜赶写出消息《济源一游船在小浪底库区失事》,刊发在23日洛阳日报一版突出位置。

  此消息比新华社等媒体更详尽准确,为本报打赢这场新闻仗立下了头功。

  23日8时,3位记者接到再去小浪底采访的命令,赶到目的地,刚好有搜救船只正要往事发水域去,有关部门为了安全起见,暂时不让记者随船。那天整整一上午,记者们没有喝上一口水,没吃上一口饭,到下午才“蹭”到当地政府提供的馍和面包,干咽下去。整个下午,记者一直等在岸边,被太阳晒得晕晕乎乎的,但不敢躺下睡一会儿,直到随船去事发水域。当晚,3位记者又回到报社赶写稿件,一直工作到24日4时。

  24日,本报刊发的消息《小浪底沉船事故进入打捞阶段》和长篇通讯《灾难在瞬间发生》再次受到读者关注。

  2004年11月7日,家住市区的退休职工杨万顺、陈会芬夫妇在洛宁神灵寨景区游玩,迷路被困山里。20时许,接到群众报料后,记者吴勇赶往现场。紧急时刻,当地公安等部门迅速出动人员,上山寻找老夫妇,并将其安全背下山,老夫妇俩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8日,本报及时报道此事,彰显了各方对迷路老夫妇的人文关怀。

  2007年7月末的洛河大救人同样受到关注。

  7月29日23时,本报热线电话突然响起,值班记者李银刚接到洛宁王协大桥39名工人被洪水围困的紧急报料,当即向报社领导汇报、请示,并和报料人一小时通一次电话,密切关注救援事件的最新进展。当夜又获知洛河宜阳段4名农民被困的消息。30日清晨,赵志伟、李银刚等奉命奔赴洛宁、宜阳事发现场采访,回来后连夜写稿,31日即刊发长篇通讯《惊心动魄的16个小时》,全面展示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心大营救”。

  报道新鲜事,展示世界精彩

  一只温顺的“狗妈妈”,哺育了10只猪娃娃——这是2004年10月出现在吉利区的一件稀罕事。在吉利区大柴河村张庆贤家,老母猪产下的17只猪崽中有7只夭折,老母猪身体不适,难以产奶。刚好家里的母狗刚下过狗娃,奶量充足,家人便把猪崽“托付”给母狗喂养,母狗尽职尽责,无私奉献。许多村民都到张家看稀奇。

  记者接到报料后将信将疑,赶到吉利区后,发现果然有此一事。

  此稿的刊发,让我们看到了“狗妈妈”的义举,读者在感到新鲜的同时,也窥探到动物世界的“另类母爱”。动物尚且如此,人类更应该精心呵护后代,哺育未来。

  《为护落巢幼雏 喜鹊啄扑行人》说的是在中州路上,一鸟巢中的小喜鹊意外坠落在地,老喜鹊护子心切,胡乱啄扑行人的事。这有趣的一幕让人读懂了鸟儿之间的温暖亲情。

  动物有稀罕事,植物也有反常事——花草树木异常开花、生长等也是《新闻110》新鲜事中的独特一类。

  2004年10月1日,本报《桂花恋双节 金秋二度开》一稿,展现了两株老桂花树的神奇;10月10日,《珍贵“时雨云” 金秋再度开》展现了牡丹的妖娆;11月3日,《奇,楼顶长棵小树》展现了一粒种子的顽强……

  花草生长如此旺盛,人类生命则更加顽强。

  消息《被困井下21天 一名矿工奇迹生还》和通讯《21天,矿井里的生命奇迹》,讲述了某县煤矿一名矿工在矿井下遭遇透水事故,他顽强地战胜死亡恐惧,困了21天居然奇迹般生还的事情。

  题为《后代孝敬各界关爱 盛世人瑞福乐无边》的稿子,讲的是龙门村一位百岁老太太五世同堂,喜逢寿诞,许多村民登门祝贺的新鲜事。

  报道感人事,感动河洛大地

  感人事是当代社会重点弘扬的主旋律之一,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加大对各种感人事迹的报道,对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意义非凡。

  2004年2月4日,该栏目记者所写的《医院急需O型血 驻洛官兵献爱心》一稿,让人民感受到亲人子弟兵的可爱。

  同年9月9日,本报刊发《洛阳人好!中国人好!》一稿,记录了一位英国游客不慎将数码摄像机忘在火车上,在洛阳火车站值班员帮助下,摄像机失而复得的事。

  外出搭错车可真急人,但山西一位女大学生搭错车来到洛阳后,却得到众多好心人的帮助,最终安全返乡。2005年7月14日,本报《一不留心搭错车 接二连三遇好人》一稿,显示了洛阳人对外地旅客的关爱。

  2004年4月9日,本报《重庆孕妇车上临产 洛阳医生积极救助》一稿,讲述了我市医生梁军女士赴外地进修期间,在列车上救助一位早产孕妇的故事。11月11日,本报刊发《特快列车为待产孕妇急停一分钟》一稿。2005年4月26日清晨,记者接到报料:老城区豫通街五贤桥头,一女子产下一男婴,情况紧急。来不及多想,记者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亲历众人同伸援手的感人一幕,27日即刊发《爱潮涌向“急产”女子》。

  对孕妇的关爱闪烁着人性的光芒,记者在采访的同时,也被“生命至上”的理念深深感动。敬畏生命,善待生命,不需要高谈阔论,很多时候,它就来自我们身边的微小举动。

  让爱在人间传递不息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一曲《爱的奉献》传遍大江南北。数年来,该栏目记者也写了大量弘扬爱心的稿件。

  2004年8月,各高校陆续开学。但洛龙区古城乡的双胞胎姐妹白向向、白向鸽还在为学费发愁。本报记者得知消息后到白家采访,了解到姐妹俩从小一直是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如果因学费而失去深造的机会实在可惜。

  8月4日,题为《谁来托起双胞胎姐妹的“翅膀”?》的稿件引起许多读者的关注。一大早,热线电话就成了“爱心热线”:一位离休老干部和老伴打来电话,说要给姐妹俩送去5000元;洛阳文兴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智温捐助5000元;一位月退休工资才400元的老先生也送去1000元,却不肯留下姓名……

  8月5日,本报刊发的《爱心如潮助双胞胎姐妹“起飞”》一稿,真实记录了这次爱心援助的前前后后。

  2004年12月3日,本报刊发的通讯《拿什么拯救你,小梦迪?》也引起市民对主人公的关心。

  获悉洛轴四小将为一名患病女学生募捐一事后,记者抱着写一则消息的心态前去采访,没想到不由自主地被师生们的真挚爱心所感染,走近小梦迪的病房采访。紧接着,记者被这一家人的苦难亲情和顽强抗争所感动,同时对他们的艰辛处境深怀担忧。记者含泪写下一篇通讯,希望小梦迪的命运能够由此改变。

  文章在古都洛阳引起震动,很多读者见报当天流着泪前去探望小梦迪,并献出一份爱心来帮助她延续生命。在随后长达3个月的时间里,“爱心拯救小梦迪”始终是一个被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话题:先后有数以万计的群众为小梦迪募集医疗费近10万元;相关医疗机构也积极施救,并且最大幅度减免费用;一些外地媒体也派出记者来洛“挖掘事件背后更多的感人故事”……

  虽然小梦迪最终宣告不治,但爱心行动体现出的人性光辉和社会真情,至今仍温暖着我们。

  新闻人的最大快乐

  “我遇到麻烦了,请你们帮帮我!”“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你们!”……7年来,类似这样的读者电话,我们不知道接了多少个。每当问题解决,我们都很快乐。

  2004年6月5日,本报刊登《百亩水地无秧苗可插》一稿,报道了伊川县鸣皋镇干河村部分村民购买的稻种出苗率不足20%一事。6月19日,本报又刊发《种下药材种子 仨月不见出苗》一稿,对另一村子发生的同类事情进行报道。两稿见报后,当地有关部门及时进行调查处理,使受害村民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2001年12月15日,本报刊发《九旬老人孤身卧寒窑》一稿,结果被报道的老人受到多方关爱,随后刊发后续报道《莫道人间无真情 八方关爱暖寒窑》。

  《生活热线》是《新闻110》的子栏目,初创时每天都有稿件见报,虽然内容多是零碎问题,比如:某地窨井盖破损,某社区垃圾堆积,某家属院任意养鸡,某小区养狗成患,某处停水多日,某处经常断电……却深受百姓欢迎。

  2007年8月,洛宁县一中学物理老师需要定滑轮和动滑轮等教具,却苦于无处购买,一条短消息见报后,很多人打电话提供帮助。最终,洛玻一位老教师表示,愿意将自己保存的一套教具赠送给他。

  做好舆论监督,让社会少些“阴暗”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的栏目之所以叫《新闻110》,用意也在于此。

  多年来,本报刊发的一些批评稿件,如《局长买轿车向职工借款》、《领导嫁女摆桌数天 下属奉命赴宴进礼》、《吃饭潇洒签单 要账都说没钱》、《荒唐“处女卖淫案”震惊××县城》、《村委主任占用校园为儿子大办婚宴》等,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有关当事人也受到严肃处理。

  热线新闻类记者是新闻圈内较为特殊的一种。

  就《新闻110》而言,我们的记者在暗访时,曾装扮成农民、工人、大学生、机关干部等不同角色,甚至打入传销人员内部,采访难度较大,有一定危险性。职业习惯也让记者时时处处多了个心眼,发现什么异常情况时,老是要在心里打个问号。

  与读者一起探讨社会热点

  因为失主没有答应自己提出的酬谢条件,拾羊者拒绝将13只羊归还失主,警方介入后,双方更是陷入僵局。拾物者能否主动索要报酬?失主应不应该无条件满足其酬谢要求?如此“拾金不昧”折射出当前社会什么样的道德心理——2003年11月28日,本报刊发了通讯《“拾羊索酬”背后的道德交锋》一稿。

  这是一篇以“小”见“大”的稿件。它原是一件“小事”,记者敏锐地意识到“拾羊索酬”蕴涵的新闻价值。

  采写时,记者尽量让双方当事人站出来说话,并请社会各阶层人士对“拾羊索酬”事件发表看法。

  文章见报当天,“拾羊索酬”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读者通过电话、信函、网络等形式也参与到这场道德交锋中来,一些高校的老师把文章带到课堂上去宣读,让学生们从多方面讨论和思考,使这件“小事”的道德意义在更广大的范围内彰显。

  救了不少文物

  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几千年的历史在这里留下灿若星河的文化遗存。在这样一座举世文明的大古都从事新闻工作,记者有太多的机会和文物亲密接触。

  数年间,该栏目记者发现、见证了许多文物,也使一些文物免受损失。

  2004年12月11日傍晚,值班记者李银刚突然接到报料:高新区一取土场发现许多好看的陶罐,天快黑了,担心有人来偷。

  事情紧急,记者立即打车从老城区赶往事发地点。

  赶到时天色已晚,现场只有几名相关人员。借助手电筒灯光,记者看到地上有一个直径约50厘米的洞口,附近堆放有10多件陶器,有鼎、瓮、敦、仓等,上面有美妙的装饰花纹和文字符号。陶仓内还盛有褐红色谷物,颗粒饱满,外皮光亮。墓室中有许多陶器等。

  目击人李某说,他开一辆自卸车驶到此地,突然后车轮顿了一下,地面上塌陷出一个洞口。出于好奇,他下去打探,没想到竟是一座古墓……

  职业敏感催促记者当即向有关部门反映,并守在现场保护,直到市文物派出所、市第二文物工作队的民警和文物考古人员相继赶到。

  12日晨,文物考古人员惊喜地发现:另有3座古墓分布于附近,4座古墓都是汉墓,其中一座墓的墓道形制在考古学资料上非常少见,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考古人员随之展开发掘。当天下午,记者再度赶到现场采访。

  13日,本报在一版突出位置刊发消息《高新区一取土场发现4座汉代墓葬》,受到读者好评。

  2006年12月5日下午,有读者报料说,邙山某村几户村民建房处理地基时,私自请人进行钻探,发现多处墓葬。记者接报料后立即赶赴现场,发现被村民挖开的深洞内还有小洞,其中一洞内有4只精致的陶罐,附近地面上还有大小6只陶器皿被随意放置,碎陶片随处可见。

  记者向村民讲明道理,劝他们暂停处理地基,并向文物部门反映。后经文物考古人员勘察,这是一处汉代古墓群,随后对古墓群进行抢救性发掘。12月6日,本报刊发《邙山又现汉墓群》一稿,报道此事。

  类似的稿子有很多。如2004年10月15日刊发的《丰李镇发现日军侵华时期“安民”公告》,同年11月6日刊发的《偃师发现精美元代柱础石》,同年11月19日刊发的《武皇诗碑刻残片在缑氏被发现》,2005年10月24日刊发的《洛河涨水冲出唐代里坊遗物》等。

  2008年2月28日,洛阳日报社“百姓一线通”开通了,《新闻110》热线电话63212345统一转移到新号码66778866上,由接线员集中接听、分类、传递线索。《新闻110》开始了新的征程……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