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T32版:纪念特刊·花繁叶茂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文化寻根 助推发展
新闻网广告
浓墨重彩“龙门颂”
报人风采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下一篇4  
2008 年 4 月 4 日 星期    【打印】  
文化寻根 助推发展
——回顾本报“洛河行”“伊河行”采访活动
  本报记者 王继辉    

  2005年8月25日至9月25日和2007年6月,洛阳日报社先后组织了“洛河行”和“伊河行”两次大型采访活动,对河洛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的洛河和伊河沿线进行了采访。

  活动产生两地共鸣

  2005年7月,洛阳日报原策划报道部开始策划组织“洛河行”采访活动,目的有两个:一是宣传深厚的河洛文化;二是以大运河开凿1400年为契机,与洛阳新区开发建设相呼应。这一设想得到了社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8月25日上午,原社长齐永长与总编辑邓明选为“洛河行”采访组送行,勉励大家深入采访,以独特视角向读者展示河洛文化。

  据《伊洛河志》载,洛河之源有二,均在陕西省境内:北源为洛南县洛源镇黑章村的龙潭泉;西源为蓝田县灞源乡木岔沟的竽园泉。

  当天下午4时,我们赶到洛南县委宣传部,见到了副部长阎宪峰。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阎副部长听了我们的想法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说:“我们早有搞‘洛河行’采访活动的想法,无奈一直没有成行。洛阳作为洛河沿线最大、最著名的城市,牵头搞这个活动最合适。我向部长汇报一下,这几天放下手头工作,专门陪你们采访。”

  作风扎实树起本报形象

  26日7时,采访车从洛南县城向洛河上游驶去,到达秦岭深处的洛河北干流木场河、西干流木岔河交汇处——洛源镇。

  洛源镇位于洛河源头,年财政收入15万元,而位于“洛尾”——洛河与黄河交汇处的巩义市南河渡镇,年财政收入则达1000多万元。洛源处处满目青翠,但农民很穷:80%以上住的仍是土坯房,甚至有一部分还住在草房里;农村仍然保留着一日两餐的习惯。

  当时往北源去,有两个选择:到以前一直认为的源头龙潭泉,来回步行只需两个多小时;到近年才确定的真正源头——草莲岭,来回至少需要5个小时。

  我们听后,认为两个选择可以合二为一:先到草莲岭,再经龙潭泉返回。阎副部长连连摆手:“不行,一是时间太长,体力受不了,二是折回龙潭泉的山路太差。”但是,我们考虑到必须亲眼看到“新”“老”两个源头的实情,坚持按这个路线走。

  草莲岭山脚下黑章村50多岁的村民金银山背微驼,持一把镰刀为我们带路。他说,沿山涧没有路,只能绕个大圈走,这条路是过去采药人走出来的,以前村民从这条路翻过山到关中的华县卖药材,近几十年很少有人走了。

  从黑章村到洛河源,要经过“七里岗,八里坡”,单程七八公里。顺着山梁走,脚下的路越来越窄,坡度越来越大,最后需要老农披荆斩棘开路。我们步履维艰,时时能听到野猪的嚎叫声,处处可见野猪留下的新痕。

  近3个小时后,我们从古道另辟蹊径,走了约半公里,忽然看到一尺见方的一潭泉水,深约尺余,冰凉刺骨,水自山崖上流出,叮咚作响,洛河源泉就在那如瀑的巨石下。此时,我们的心情无比激动:“洛河行”采访首站终于到达了!

  然后是折回来到“老源头”——龙潭泉。从草莲岭源头至龙潭泉,有大小5个潭,因为没有直路走,我们只好绕道而下,奔向龙潭泉。

  这时,意外发生了:带路的老农迷了路,在龙潭泉上游半公里处提前下了山洞。我们在山洞涉水走了很长时间,发现路断了。因为龙潭泉在10多米高的悬崖下面,无法沿溪到达,只能从较缓的山坡上临时找一条路绕过去。

  天色渐晚,老农几次带路又返回,我们心里都有些发毛:天黑前如果走不出去怎么办?最后,来回摸索了约两个小时,我们终于到达了龙潭泉。看着溪水从10多米高的山崖上跌下,聚成10米见方的一池潭水,又漫过岩石,穿过绿林,奔下山去,我们的心里也豁然开朗。

  等到下山已快17点,算了算,我们共爬了7个半小时的山。阎副部长和同行的镇办公室叶主任感慨地说:“洛阳日报的记者采访作风扎实,我们也受了一次教育!”

  返回县城,吃过晚饭,已是22时。第二天一早,我们又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花石浪龙牙洞遗址采访,山不高,可大家的腿跟灌了铅一样沉。

  采访活动广受好评

  “洛河行”采访活动受到广泛好评,我们接到电话数百个。有市领导要求我们将报道整理成册,送给他们。

  2005年第53期的《河南新闻阅评》载新闻阅评员文章《洛阳日报做好河洛文化大文章》,对本报“洛河行”采访活动予以赞赏:“洛阳日报组织专门队伍,沿洛河采访,开辟‘洛河行’专栏,着力对洛河流经地域的文化特色和新时代的新变化进行报道,既是一种文化寻根,又是对改革开放中该地新貌的展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洛河行”采访从洛河之源——陕西省洛南县洛源镇黑章村龙潭泉开始,沿洛河顺流而下。从报道中,读者了解到25万年以前猿人的活动、卢氏境内的黄金水道、洛书出处、仓颉造字、洛神惊艳、伶佗制管、丝绸之路的东端、《霓裳羽衣舞》的诞生地唐代连昌宫旧地、花果山、李贺故里、武则天赐名的锦屏山、韩城重镇、昔日的隋唐皇家园林、天子驾六的惊世等内容。洛阳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数千年历史,每一篇报道,都引导读者去感受历史的久远丰厚。但每一篇报道都没有停留在对历史的冗杂述说上,而是点到为止,时进时出,而且现场感极强,不失系列报道的新闻性。

  “洛河行”的另一特点是新。记者沿洛河而行,就是要报道出这块古代文明厚重之地的新貌。在洛南县对“商洛粮仓”新格局的描述,在卢氏对“黄金水道”开发的探讨,在洛宁对万亩竹林的亲近,在宜阳对花果山的写意,还有对洛阳水系的追索,对昔日皇家园林今日西苑公园的对比,对东汉太学遗址之侧新崛起的大学城的憧憬,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表现出我们对民族历史的继承和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不仅仅是为了展示,而且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这一大主题。

  完成姊妹篇采访

  伊河、洛河撑起了河洛文化的厚重,“伊洛文明”被西方一些历史学家称赞为“东方的两河文明”。

  2007年6月,本报组织“洛河行”的姊妹篇——“伊河行”系列报道,追寻伊河流域的过去和现在,感受河洛文化的深厚底蕴。

  “伊河行”先后刊发了《伊河之源》、《伊河之畔》、《伊尹庙》、《前河大桥》、《陆浑》、《人造天河》、《九皋山》、《杜康河》、《万安山》、《伊洛汇流》等10篇报道,从源头到伊洛河交汇处,展示了伊河的历史、人文、地理、水文、文化等知识,获得读者广泛好评。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