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T2版:纪念特刊·雨后新荷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浴血奋战 古都新生
报人风采
相逢一笑泯恩仇
寄语洛阳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篇  
2008 年 4 月 4 日 星期    【打印】  
寄语洛阳
——为洛阳解放三十五周年而写 南京军区副司令员 张明
  人们都盛赞洛阳的牡丹,而我对洛阳,却有着血肉般的深情。我时刻想念着洛阳,永远不会忘记洛阳战役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一九四八年三月,我军为粉碎敌人在中原的防御体系,决定首先夺取豫西重镇洛阳,发动了著名的洛阳战役。战斗中,我们营在上级首长的指挥、兄弟部队的配合和洛阳人民的支援下,首先突破了洛阳东门,为速歼洛阳守敌青年军二○六师作出了贡献,战后被华东野战军授予了“洛阳营”的光荣称号。

  战斗的情谊使我与洛阳紧紧联系在一起。告别洛阳三十多年来,我辗转南北,但心中一刻也没有忘记洛阳人民。当我国第一座拖拉机制造厂在洛建成投产的喜讯传到东海前哨时,我内心有说不出的喜悦,我同“洛阳营”的战友们一起欢欣鼓舞。当我听到赵春娥同志的模范事迹的时候,不自觉地流出了热泪,她真像共产主义前进道路上一朵最鲜艳的洛阳牡丹。每当看到报纸上刊登有关洛阳的新人新事,我总感到无比高兴。洛阳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每一个成就,都会激起我怀念洛阳、重返洛阳的强烈愿望。

  前年十月,我趁去西北某地开会的机会,终于挤出时间实现了多年的夙愿——重访了离别三十三年的洛阳。一踏上洛阳的土地,我的心情就无法平静,三十多年前激烈的战斗场面好像就在眼前:雨夜中,三连战士马景春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用铡刀把敌人电网砍开了三个缺口;十八岁的青年爆破员范玉山带病完成了爆破任务;突击班长、共产党员张云显三次身负重伤不下火线,顽强地指挥全班和敌人搏斗,直到洒尽最后一滴血;突击班副班长陈富才进东门突破口后,先以冲锋枪打灭了敌人装甲车封锁突破口的探照灯,而后又抱手雷冲上去与敌装甲车同归于尽;突击队长、英雄副连长沙培琛在东门楼上两次负伤仍坚持指挥,直到第三次又负重伤,还坚持不下城楼……全营指战员个个英勇拼搏,浴血奋战,胜利地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的战斗任务。在这次战斗中,仅在东门内外就有五百多名战友为了解放洛阳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为了什么?就是为了使人们能够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繁荣富强的新洛阳,使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不受压迫剥削,能过上幸福的社会主义生活。三十三年后的今天,作为一个幸存者,我重新踏上这块洒满战友鲜血的土地,怎么能不叫人激动?!

  在两天的参观访问中,我又亲眼看到,洛阳人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医治好战争创伤后,又沿着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飞速前进。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拨乱反正,治理了十年动乱留下的内伤,使洛阳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看看一条条宽阔整齐的街道,一座座规模宏伟的工厂,一片片宽敞明亮的住宅,一群群笑容满面的父老乡亲和天真活泼的儿童……我感到非常欣慰。因为所有这一切,正是我们前仆后继、浴血斗争的根本目的,正是无数革命先烈的愿望。今天,党的十二大为我们制定了更加宏伟的目标,指出了更加光辉灿烂的前景。而宏伟目标的实现,还要靠我们辛勤的劳动。

  在纪念洛阳解放三十五周年的日子里,我远望中原,遥祝洛阳人民再接再厉,进一步发扬战争年代攻城不怕坚、拼搏不畏难的革命精神,以洛阳人民的优秀女儿赵春娥为榜样,勤奋学习,忘我劳动,勇于改革,不断创造,扎扎实实地把洛阳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有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城市。愿古都洛阳,像一朵鲜艳的牡丹盛开在中原大地!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