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T12版:纪念特刊·一鸣惊人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读者与报纸更亲密
爱没有距离,家就在身边
新闻网广告
报人风采
古城又闻卖报声
发展中的洛阳市电信分公司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下一篇4  
2008 年 4 月 4 日 星期    【打印】  
读者与报纸更亲密
——一位投送洛阳日报22年的投递员谈自办发行感受
  辛勤工作的投递员。(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陈曦   

  43岁的孙根香脸色黑红,额前的头发已被汗水濡湿。她扎稳自行车,几大步走进读者服务中心:“中午我不回去了,下午要给读者装报箱!”

  “你们的报纸是热的”

  1986年,19岁的孙根香进入洛阳日报社发行部涧西发行所工作。

  精神的灰色西装制服,每月工资60元左右——对于这样一个新岗位,与发行所20名年龄在20岁左右的年轻投递员一样,孙根香每天都干劲十足。

  她说,对于“自己的报纸自己送”,当时只隐约听说这是一件没有哪家报社敢做的事情,是读者的反映让她慢慢意识到自己的工作确实“挺重要”。

  每天5时30分左右,孙根香和同事们一起赶到发行所,等待送报车前来。通常6时刚过,送报车便将一车散发着油墨香的报纸送到,大家将报纸分拣、装入搭在车上的邮包,蹬车出发。

  “分装时双手接触到那一摞摞报纸,能感到温热!”孙根香说。说到“热报纸”,她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因为每天孙根香将报纸送到每家的时间基本固定,家住建设路的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先生便习惯清晨在家门口等待她。冬日的一天,临近7时,孙根香又准时骑车来到老人家门口。打过招呼,她从邮包中抽出一份日报递给老人。没想到的是,老人接过报纸还没翻看就“哎呦”一声。这可把她吓了一跳。

  “你们的报纸还是热的啊,真是新出炉的!”老人说。孙根香笑了。老人告诉她,他家里订了好几份报纸,可一直以来都是临近中午才能看到,等一上午可真是着急。如今洛阳日报每天清晨就能送到家,感觉好!

  打那以后,她和这个爱看报的老人形成了默契,每天敲开老人家的门她就说:“快吧?新出炉的啊!”老人便答:“真快,热乎的洛阳日报!”

  报纸“红娘”

  新的发行方式建立起了报纸与读者前所未有的亲密联系,这种亲密让投递员甚至当了“红娘”的角色。1986年,家住谷水的几名读者很想在报纸上刊登征婚启事,却不知道怎么办好。读者找到孙根香,办法有了:读者将征婚信交给上门送报的投递员,投递员回去后转交报社;有了回信,投递员便在每天上门送报时将其一同带到读者家。“每天早晨,读者接过一份报纸的同时,还常常有一大摞的回信。”

  “报纸的自办发行还真为一些读者解决了终身大事。我就促成了好几段姻缘。”孙根香笑道。

  报纸“红娘”也为孙根香带来了属于自己的爱情。建设路上的电石厂家属院是孙根香投递段道上的一站,每天她要把报纸送给收发室的董阿姨。日子久了,董阿姨喜欢上了这个“把车子蹬得飞快”的姑娘。

  孙根香还记得,那是1987年4月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董阿姨拉过跳下自行车的她:“先别忙。我们院里有个好小伙是你们的读者,人家早听说你啦,能不能见见?”就这样,一年后,孙根香与“好小伙”喜结连理。20年来,丈夫一直都是她投递工作的坚强后盾。

  二十二载情意

  读者满意的背后,是投递员们不为人知的辛劳付出。报纸从印刷出来直到送到每家每户,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投递路线怎么走?如何记住每一家的位置?问题多多,而站在自办发行第一线的投递员是问题最直接的面对者,是解决办法最直接的实施者。

  “那时兜里常备着粉笔。”孙根香说。早晨送报时,哪一家有报纸就用粉笔在墙角、门边标记号,实在不好找的地方就在墙上画上指示箭头。下午,再顺着投递段道来来回回察看,确保不遗漏一户读者。时间长了,孙根香“闭着眼睛也能找到每一个读者的家”。

  “大家都年轻,最不缺的就是热情。”孙根香说。每天送完报,投递员们自觉回到发行所,抱着一摞报纸在发行所门前零售。1986年,繁华的中州大道两旁除了各个单位和居民楼,“对外”的门面房几乎没有,面向大路的报纸发行所就十分显眼。

  事业初创,不到20平方米的室内,除了几排用于分拣报纸的水泥台和几个小木凳,别无长物。虽然如此,每天上午,身着统一制服进进出出的投递员们仍吸引了很多目光。“报纸还可以在这里买呀?”投递员们经常会向好奇的路人解释着诸如此类的问题。

  孙根香负责的投递段道东起华山路,西至谷水西,南到建设路,北达铁路编组站,每天有600多份洛阳日报的投递任务。“天天都是这样,冬天出的汗能湿透棉袄,送完了报经常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去解开领口的扣子。”

  投递员也是宣传员、发行员:上门介绍自己的身份、宣传报纸、接受订报,乃至为有需要的读者排忧解难,“就是让读者知道,这些天天见到的洛阳日报投递员,就是自己的朋友、邻居、家人”。

  “读者对‘自办发行’这样的新事物接受很快,我想原因在于他们得到的是保质保量又十分快速的投递服务。”孙根香说。读者的热情让投递员们感动:天热了,他们会为上门的投递员递来凉开水;每到年节,投递员的兜里更被家家户户的糖果、花生塞得满满的。

  但对孙根香们来说,报纸投递员仍是一个新鲜而特殊的职业,需要比别的行业付出更多:每天不到5点就起床,没有节假日,不论遇到什么情况,工作都不能停。

  孙根香的投递段道多在涧西区建设路附近。1987年春,建设路大修,深坑、土堆随处可见,十分难行。修路的半年多时间,孙根香平均每个月便穿坏一双鞋,“感觉天天都是急行军”。下雨天,她便随身带根木棍,因为自行车常常会被烂泥糊得无法推动。

  “自办发行20多年了,我也在这条段道上送了20多年报纸,和读者的感情不是一朝一夕的。”孙根香说,从20多年前投递员手制到现在的统一制式,她不知为读者装了多少报箱,这些人中有许多是从自办发行的第一年就开始订报的老读者。

  20多年,自办发行的投递渠道成熟了,工作条件也不断改进。1992年开始,孙根香所在的涧西发行所从中州路旁分别迁至江西路、湖南路,地方越来越宽敞,设施越来越好。2000年,涧西发行所又分出高新区、珠江路、谷水三个读者服务中心,投递员队伍年年扩大。

  从最初的灰色西装,到蓝色大盖帽制服,再到她最喜爱的毛料西装以及近些年的红坎肩、蓝工装,孙根香一直保存着自己这么多年来的投递员制服。“旧了也舍不得扔。”孙根香笑了。

  她还记得1992年发行所给每位投递员配发自行车的情景。那是一辆崭新的蓝色飞鸽牌自行车,“当时是300多元一辆,质量真是没得说”。去年,报社为投递员配发了电动车。

  每天,43岁的孙根香还是习惯骑着那辆旧自行车投递报纸。她说,多年来习惯了,骑车子轻便,走街入院更节省时间,“别看我白发多了,问问街坊们,我可还是不输给年轻人”。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