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7版:特别报道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追求卓越铸辉煌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08 年 4 月 10 日 星期    【打印】  
追求卓越铸辉煌
——记洛阳新安电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清凯

  人物档案

  王清凯,1949年出生于新安县北冶乡一个贫困农民家庭,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全国劳动模范;现任新电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在多年的企业家生涯中,他熟谙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形成了自己的经营理念,使新电集团在短短10年时间里迅速做大做强,顺利实现了“双百亿”目标,列全国500强企业第346位、全国大企业集团294位。因贡献突出,王清凯2000年获得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2004年被评为省劳动模范; 200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河南省突出贡献企业家; 2007年获省十佳慈善人物荣誉称号。

  只有宏伟的志向,才能成就宏伟的事业;只有坚忍的毅力,才能创造非凡的业绩;只有执著的追求,才能敲开成功的大门……      ——题记

  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曾经说过:“古之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古往今来仁人志士都把远大的理想和宏伟的志向当作人生的崇高目标和巨大的前进动力。洛阳新安电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清凯正是这样的人。

 

  王清凯,思路睿智敏捷,说话快人快语,举止雷厉风行,为人坦率真诚。多年来,他靠着坚强的毅力、非凡的决策力,靠着开拓进取的精神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把一个总资产6.6亿元、背负着沉重债务、年销售收入不足3亿元的小型电厂,打造成了一个全国500强企业,诠释了这样一句格言:“苦心人,天不负;有志者,事竟成”。

  这些非凡的业绩是王清凯和他带领的新电人不懈追求的结果,是汗水和智慧的结晶,是奋力拼搏换来的。

  志存高远谋发展

  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的王清凯在北京接受表彰

  1997年,王清凯就任新电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当时,正值电力紧张,电力产业成为人们眼里的“摇钱树”。然而,王清凯却清醒地认识到,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缺乏危机意识和进取精神的企业,其生命力不会太久。他深知这个企业的家底:当时总资产6.6亿元,负债高达4.16亿元,除5000万元贷款外,其余全部是高息借款,年平均利率高达17%;当时,新电集团仅有15万千瓦的装机容量,根本无法抵御市场竞争的风暴……

  基于这种认识,王清凯制订了“结构调整、资本扩张、滚动发展、多业并举”的战略方针,理出了煤-电-铝-铝深加工链条式的发展思路,以电力为龙头,纵向拉长产业链,横向形成产业群,先后实施了电力机组、电解铝、铝板带、铝箔、阳极炭素、石墨化阴极、氧化铝、海绵钛、粉煤灰砖、粉煤灰水泥等大型工业项目,年年上台阶,步步攀新高,使公司每年都有新的经济增长点,企业规模壮大、经济效益提升,成为集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建材五大产业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2006年,新电集团总资产和销售收入双双突破100亿元,顺利实现了“双百亿”目标,列全国500强企业第346位、全国大企业集团294位。2007年,新电集团各项经济指标再创历史新高,总资产达到14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55.2亿元,利税17.84亿元,利润11.28亿元,上缴税金10.9亿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成为一个倍受上级领导赞誉和外界关注的优秀企业。

  “一个人的志向越大,他的上进心就越强,奋斗也就更为努力。”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就,志存高远的王清凯并没有止步。2006年,当广大干部职工还沉浸在“双百亿”目标实现后的喜悦之中时,王清凯又提出了更高更远的“双二百亿”目标,对现有电力、电解铝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促使产业升级换代,实现以新代旧、节能减排;同时,加速实施高精度铝板带箔、钛白粉等项目,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实现由基础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进一步飞升,至“十一五”末,企业总资产和年销售收入双双超过200亿元,年利税额达到30亿元以上,并为进一步实现“双三百亿”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形成从矿产资源到终端高精度产品的完整产业链。

  在王清凯的领导下,新电集团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撑起了新安经济的半壁江山。当地干部职工中广为流传着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工资涨不涨,关键看电厂”。

  风清政廉促远航

“中国企业500强”奖牌

  “廉洁聚人,律己服人,身正带人,无私感人。”新安电力集团能发展到今天,与王清凯清正廉洁的作风是分不开的。多年来,他总是脚踏实地做事,堂堂正正做人,用自己的行为规范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用独特的人格魅力带出了一个清正廉洁、勤政务实的领导集体,让外界人士为之折服。

  在新安电力集团,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公司建住宅小区,王清凯和职工一样打分申报,排到哪里就住哪里;王清凯十分厌恶请客送礼、奢侈浪费的歪风邪气,定下了“有事请到办公室谈”的铁律;王清凯淡泊名利,1998年县委、县政府授予他“特殊贡献奖”,奖金5万元,他把这笔钱作为福利全部分给了职工;2005年,县委、县政府奖励他5万元,他捐献给了县幼儿园。洛阳市政府要求该企业2000年起实行“年薪制”,依企业效益考核,王清凯每年应得薪金30万元~50万元,但是他却没有执行这一高标准,考虑更多的是企业的发展问题。

  王清凯从不向下属单位介绍人员、物资、产品等,并严格要求子女亲属也同样不得介绍。他从不插手业务,从不批条子、批钱,他怕自己这个一把手失去控制,不能很好地履行监督职能。一次,有人通过关系向王清凯推销工作服,被他婉言谢绝了。还有一次,有人直接向他推销起重设备,也被他堵了回去。他说,一旦一把手开了这个口子,别人就会变本加厉,口子就会越来越大,最后受损失的不光是企业,更影响到几千名职工、几千个家庭的根本利益。

  勤政务实创奇迹

荣入2006中国最大500家企业集团之列

  王清凯把对事业无止境的追求当作人生最大的乐趣。在他的脑子里,从来没有节假日的概念,一年365天,除了因公外出,他基本上都在公司里度过。每天早上六点前到公司已成为他雷打不动的习惯,十几年如一日,从未改变过。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而是把企业的事情放在最重要位置。2006年,由于电网停电,新电集团试运中的电解铝生产线被迫停止运行。大面积停电对电解铝企业的打击是致命的,专家预测,抢修至少也需要90天时间。王清凯着急上火,一夜之间出了一身皮疹。其间,他每天都是凌晨两三点钟就到现场,不知疲倦地工作,不断召开现场会,解决抢修中出现的问题。在他的带动下,职工们迸发出了顽强的斗志,全身心地投入到40多度高温的抢修现场,仅用40天时间就完成了抢修任务。专家们无不赞叹新安电力集团“创造了一个奇迹”。

  事实上,在王清凯的领导下,这样的奇迹在新安电力集团还有很多:该公司是国内最早采用大型预焙阳极电解槽的企业,投产当年就创下了交流电耗、直流电耗最低,单槽出铝、电流效率最高四项全国第一,被国内有色金属界权威人士称之为“奇迹”;该公司建设的年产2万吨石墨化阴极项目属国内首家——在建设中,没有任何技术支持,处处遭遇技术封锁,但王清凯坚持组织技术人员认真钻研,最终获得成功,成为国内第一家大型铝用石墨化阴极生产企业。采用石墨化阴极的电解槽,代表当今国际电解铝生产的最高水平,每吨铝可节电500度左右,电流可强化10%~15%,产能提高20%左右,新电集团生产的石墨化阴极投放市场后也大获成功,不但畅销国内,而且远销到印尼、冰岛等国……

  规范管理图长远

  激烈的市场竞争逼迫企业必须做大做强,必须从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换,进而实现向生产经营管理型转换。王清凯深谙其中的道理。

新安工业的航母——新安电力集团全景图

  多年的企业家生涯,让王清凯清醒地感受到,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旧的管理模式已成为阻碍现代化企业发展的“绊脚石”,不破不立,不搬掉“绊脚石”,企业要轻装远航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此,王清凯掀起了一场改革创新的“革命”。彻底改变了企业办社会的弊端,减轻了企业负担;精简办事机构,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实践,在企业内部形成了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斗志空前旺盛,企业如日中天的新局面。

  王清凯认为,发展是第一要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他积极发挥人才优势,以素质论人才,把能吃苦、肯动脑、善创造、勇攀登、懂经营、会管理的拔尖人才选拔到重要岗位,让他们挑大梁,担重任,发挥才干。在稳定现有人才的前提下,公司广泛吸收大中专院校毕业生,5年里累计招聘近百名本科生、2000多名大专生以及中专生、高中生、技校生和熟练工充实岗位,并先后高薪引进各类专业人才60余人,在项目建设、安装调试、组织生产等方面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王清凯常说,企业成败,重在管理。他从建立健全责任制入手,把生产、经营、质量、安全等指标量化、细化,制订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实行双轨管理,网状考核,上级考核下级,下级监督上级,任何部门、任何人都没有凌驾于规章制度之上的特权,从而形成了规范有序的内部管理体制,为搞好企业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克己奉公见真情

  王清凯的个人生活十分朴素,他大力提倡节俭办企业。尽管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效益也越来越好,他却始终要求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算小账,创大业”的思想观念,从细微处入手,堵塞各种漏洞,杜绝浪费。就连几分钱一张的文印纸张,他也要求双面使用。然而,在该花钱的时候,他却表现得十分慷慨。公司新上项目,他不惜重金,要求选用最好的设备和工艺,为的是保证新建企业的竞争力。王清凯常说,职工是企业运行的载体,企业兴衰与每一名职工息息相关。为了调动职工积极性,王清凯经过长达几个月时间酝酿,出台了以岗位工资为主的薪酬制度改革方案,鼓励有本事的职工多拿钱,使技术、资本等要素参与分配,逐步实现职工劳动成果的价值化、资本化和股份化。

  企业发展了,职工富裕了,王清凯又把回报社会当成企业的一种责任,每年新电集团都要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救助那些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进入校门。几年来,洛阳新安电力集团公司在教育上的直接投资达2000多万元,为县里教育设施的改善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公司还投资300余万元为新安籍抗美援朝的老战士建造了一座“功勋养老院”,让“老革命”老有所养、安享天年。新安电力集团扶贫济困的举措,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

  这就是王清凯,他不仅有着宏伟的志向,坚忍的毅力和对事业的那份执著追求,更有着高尚的品格,他以独有的智慧和创新理念,描绘企业发展的宏伟蓝图,打造企业更加美好的明天。人们有理由相信,洛阳新安电力集团有限公司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璀璨辉煌。

  本报见习记者 李迎博 通讯员 王照阳 拓如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