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6版:伊川新闻·专版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伊川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
培育“四型农民”
促进快速致富
简 讯
招商引资绽奇葩 项目建设创佳绩
提高党政机关效能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彭婆镇:四大基地撑起一片天
凝十三朝古都神韵 铸现代文化名城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08 年 5 月 6 日 星期    【打印】  
凝十三朝古都神韵 铸现代文化名城
  (上接第一版)今年,群众文化狂欢月活动再次在各城市区展开,牡丹花会成了洛阳人的“狂欢节”,历时近一个月,演出数百场次,受益群众300余万人……

  此外,在今年的牡丹花会期间,已经成为洛阳一张文化名片的大型舞蹈诗《河洛风》连演15场,场场座无虚席;西班牙里斯奥大剧院钢琴、小提琴音乐会在歌剧院奏响;王中山古筝独奏音乐会;千人千米绘牡丹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

  经过几年的努力,生活在洛阳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这个蕴含了五千年历史韵味的古老城市如今正被一种现代气息笼罩,蓬勃发展的现代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让每一个人为之兴奋: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近年来,洛阳市先后投资建成了洛阳歌剧院,建成了洛阳美术馆、洛阳书画院、新区体育公园等基础性文化设施,投资近2.5亿元相继建成了以东周王城广场、牡丹广场为标志性的一批文化广场,投资3.5亿元开工建设4.2万平方米的洛阳博物馆新馆,今年还将建设丝绸之路博物馆、匾额博物馆、河南壁画馆和洛阳邮票博物馆4个专题博物馆,以促进洛阳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已经成功举办至第26届的河南洛阳牡丹花会已逐渐发展成为融文化、旅游、餐饮、购物、休闲、娱乐、聚会、展览、交流为一体的文化产业型经济形态。与牡丹花会遥相呼应的河洛文化旅游节,是近年来洛阳市大力弘扬河洛文化、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又一重要节会。围绕这一节会开展的学术研讨、文化论坛、诗歌吟唱、寻根问祖等系列活动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扩大了洛阳在海内外的影响力。

  由深厚历史文化资源衍生的文化产业效益持续增长。直接投资近5亿元、间接投资近10亿元,先后综合整治了龙门、关林、白马寺、汉光武帝陵、千唐志斋等一批重要景点;新开发建设了小浪底风景区、南部伏牛山生态旅游区、洛浦公园和东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等一批新的旅游观光景区(点)。“河洛大鼓”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洛阳正骨、杜康酿酒工艺、洛阳唐三彩、洛阳水席等11项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化体制改革有力推动了演艺业的产业化发展。从2005年开始,作为全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洛阳市积极推动文化演出单位的体制改革,使改制后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文化演出单位增加到1883个。通过改革,激发了改制单位的活力,促使文化演艺单位面向市场奋力开拓,2006年,全市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演出3169场,观众人数666.4万人次,演出收入达2600余万元,各类民间文化团体实现营业收入1.27亿元。

  在文化强市战略推动下,如今的洛阳市已经基本形成文化设施相互配套、文化市场繁荣有序、区域文化特色鲜明、文化产业优势明显和群众文化丰富多彩的文化发展新格局。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