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2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搞好人员培训
提高数据质量
真理的信徒 人民的公仆
“俺也有了大型收割机”
事事有着落
件件有回音
普通高中招生有三大变化
市领导调研农村基层
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2008年河南省
糖酒食品交易会落幕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 年 5 月 13 日 星期    【打印】  
天南地北洛阳人
真理的信徒 人民的公仆
——访《人民日报》著名记者纪希晨
  纪希晨近照。 记者 陈占举 摄
  日前,在北京建国门饭店后一栋安静的小楼里,记者见到了86岁的纪希晨。他中等个子,满头华发,面色红润,戴着厚厚的近视眼镜。他内着花格衬衣,外穿一件蓝色夹克,浑身透着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的儒雅。

  不大的客厅里,简陋的沙发、茶几上,成堆的报纸、杂志散发着墨香,让人感受到一个老新闻工作者家庭浓厚的文化氛围。

  在西侧墙壁上,最显眼的位置挂着一幅牡丹争春画。画中,各色牡丹交相辉映。纪老说,他收藏的字画不少,但他最喜欢的,就是这一幅。看着它,家乡的气息就会扑面而来。

  越老越想家。纪老说,这几年,他时不时要回老家一趟。他觉得老家洛阳比任何地方都好,有千年文化底蕴,又有强烈时代气息,“咱洛阳就是东方巴黎,咱洛阳就是人间天堂”。

  坐在记者面前的纪希晨,思维灵活,记忆力强,语言朴实且富有逻辑性,全然不像一个86岁高龄的老人。

  纪希晨,原名纪松晓。他1922年出生于伊川县,1937年入党时改名纪希晨,即追求真理、向往光明的意思。曾任新华社四川分社社长、《人民日报》记者部副主任、《中国老年》杂志总编辑等职。

  读者们这样评价他:读纪希晨的作品,就会看到时代前进的足迹,受到时代气息的鼓舞。他的新闻写作独具风格,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质朴、细腻、清新、豪迈。

  忠实记录时代变迁

  1937年,15岁的纪希晨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前,他在洛阳省立第八中学求学,接受地下党组织教育,参加抗日救亡活动。

  1938年5月,纪希晨带上中共地下党河南省委负责人的亲笔信到西安找到八路军办事处负责人、党代表林伯渠,然后辗转到达陕北从事抗联工作,开始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见闻,为当时的《抗战日报》写稿并成为该报的通讯员。1945年1月,他便被组织上调到抗战日报社工作。1948年春,他与编辑部人员一起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

  1949年秋冬之际,刘邓大军和贺龙指挥的野战军相配合,分别从贵州东南和四川西北,向贵州、云南和四川进军,解放了西南重镇重庆。纪希晨作为贺龙大军的随军记者也进入重庆,在《新华日报》担任组长,1953年春调往人民日报社。1958年,人民日报社同新华社合并,他担任新华社四川分社社长,共在四川工作了15个年头。

  从上世纪50年代末到上世纪60年代,纪希晨虽然担任着领导职务,但他仍然以一个新闻战士的姿态在第一线采写新闻。这个时期,他的作品主要有《草原的彩虹》、《涪江的凯歌》等,反映农牧民的幸福生活以及工人阶级用鲜血捍卫集体利益的动人事迹。粉碎“四人帮”后,年近花甲的纪希晨奋笔疾书,写出了《历史的审判》、《长沙诬告前后》等通讯报道,忠实记录了时代变迁,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伸张了历史的正义。

  让历史告诉未来

  《“二月逆流”始末记》,是纪希晨新闻工作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谈到这篇作品, 纪希晨说:“我的感受是,一个新闻记者的最大幸福,是能够亲身经历重大历史事件。”

  该文写的内容是“四人帮”为了纂党夺权,制造了全国最大的冤案“二月逆流”,借以迫害革命老干部。

  “他们说老干部是‘叛徒’、‘特务’、‘走资派’,真是天大的冤枉。老干部是我们国家的财富和精华啊!没有他们出生入死地战斗,哪有我们的今天!”纪希晨谈到这些,显得非常激动。

  为了写好这篇文章,他访问了徐向前、聂荣臻、谭震林、谷牧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初稿写好后, 纪希晨一一送给老革命家们看,请他们修改和补充。李先念很忙,请秘书代讲经历和情况。聂荣臻、叶剑英、谭震林看了初稿都给予热情的鼓励。他们批示的原件,纪希晨都非常珍贵地一一保存着。

  1979年2月24日《人民月报》在第二版发表了这篇文章,题目是《一场捍卫党的原则的伟大斗争》。刊登在《时代的报告》杂志上的是一篇报告文学,题目是《“二月逆流”始末记》。文章发表后影响很大,在“文化革命”中犯过错误的人看过后,纷纷表示悔恨;受到打压的老干部说,文章鼓舞了他们的斗志。

  从1943年发表第一篇通讯起,纪希晨共发表了100多万字的新闻作品,其中既有新闻特写、通讯、报告文学,又有评论、短评、社论及其他文章。一个新闻记者应该掌握的新闻武器(写作体裁)他都涉及了,而且运用得非常自如。

  寄语年轻的新闻工作者

  1938年,16岁的纪希晨离开家乡外出闯荡世界,一走就是70年。

  纪希晨说,年轻的时候满腔热血,天下为家。老了,魂牵梦绕的是家乡人,念念不忘的是家乡事。

  4月6日,是《洛阳日报》创刊60周年纪念日。作为庆典活动的特邀嘉宾,4月5日,纪希晨专程回到洛阳,赶到洛阳日报社。

  看到洛阳日报社现代化的新办公大楼,回顾洛阳日报社近年来的发展历程,纪希晨感慨颇多。

  他说,每回一次家,他都要到洛阳日报社来看一看,不看看,总觉得少点啥。作为一个老新闻人,看到这些年家乡党报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他由衷感到欣慰。

  当被问及对年轻的新闻工作者有何要求时,纪希晨沉吟片刻说,党和人民的记者,必须是人民的公仆、真理的信徒。

  纪希晨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历史科学的生命,新闻作品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党和人民的记者,必须是人民的公仆、真理的信徒,写作应对历史负责,必须了解历史,尊重历史,再现历史。

  采访结束前,纪希晨语重心长地说,作为一个称职的记者,既要有新闻嗅觉,又要有政治敏感。要知道群众在想什么,有什么要求,拥护什么,反对什么,社会上在议论什么,读者看了我们的报道以后在评论什么,这些都是我们应该经常留心的问题。我们应该说出人民想说、要说,但是还没有说出的话;写出人民想知道,但是还没有知道的事。如果一个记者能够真正做到经常深入群众,经常听到群众的各种声音,触摸到群众的脉搏,那么他就会在生活中不断发现有意义的新闻线索,写出人民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

  本报记者 刘爱国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