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4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专项活动一览表
北宋名相富弼墓葬在洛发现
雍正所授“还金山”石碑现身孟津
洛阳民俗博物馆征集南方匾额162块
广告
想去北京看奥运 还需提前做准备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 年 6 月 6 日 星期    【打印】  
北宋名相富弼墓葬在洛发现
出土一方1.4米见方的超大墓志,墓志全文长达7000余字,具有极高的宋史研究价值
洛阳发现宰相墓。
工作人员对墓室进行测量。
墓中的壁画。
    本报记者 陈小伟/文 杜武/图

  邙山考古又有重大发现。

  记者日前获悉,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此前在对位于王城大道东、陇海铁路北史家屯村的一处建设工地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一座造型特别的大型石椁室穹隆顶砖室壁画墓。

  更为可喜的是,工作人员从墓中发掘出一方1.4米见方、厚35厘米的青石墓志,墓志全文7000多字,由当时的资政殿学士通仪大夫韩维撰文,端明殿学士兼翰林孙永书丹。墓志盖撰文者为宋代名相司马光。这是中原地区迄今出土的一方尺寸最大、志文最长的墓志。根据墓志内容,工作人员确定,墓主人是北宋一代名相——洛阳人富弼。

  考古:发现中原地区宋代首座石椁室穹隆顶壁画墓

  记者在现场采访时看到,这是一座大型穹隆顶砖室壁画墓,坐北向南,墓室四壁、甬道上有壁画,但大部分已脱落;由于早期被多次盗掘,墓葬穹隆顶遭到破坏。

  这座墓葬处于建设工地的低洼处,墓室底面距发掘地面约10米,墓室高度约6米,直径5米;墓道发掘长度约20米,坡度有30度,墓葬甬道约2米。

  墓室自上而下分三层,每层高约2米。上部两层内壁由砖砌而成,最上边一层向上逐渐收券,形成穹隆顶;第二层是直壁。

  工作人员在甬道口内墓室埋土中发现一方1.4米见方、厚35厘米的超大墓志,墓志有盖。

  工作人员司马俊堂告诉我们,在以前的考古发掘中,甬道和墓室相连的平面,或者略低于甬道的平面就应该是椁室,即放棺木的地方。但这座墓葬很特别,特别之处就是它的椁室。

  形制:中原地区考古首次发现的很特别的石椁室

  司马俊堂说,当现场发掘到第二层底面,也就是比甬道稍低的墓室底层后,出现了6块巨型条石,工作人员将6块巨石移开后,意外发现了下面的椁室。

  这是一座典型的石椁室:高约2米、3.2米见方,内壁底部都由青石砌筑而成。椁室内没有发现棺木。

  工作人员在进一步清理时发现,椁室东西内壁上有对称的4个槽孔。这些槽孔是干什么用的?难道这座墓葬为悬棺?槽孔是用于悬挂棺材架子的开孔?这目前还是个谜。

  墓葬壁画:局部清晰

  文物工作者说,从残存的壁画分布看,整个墓室除椁室外,其内壁上应该都有壁画,只是年代久远,又屡遭盗掘,大部分已不复存在。

  壁画和墓室内壁之间有地仗层(附着层),地仗层又分里外两层,内层是草泥,外层是白灰砌层。壁画就画在白灰层上,用色大部分为黑色。

  我们看到,甬道西壁上现存的壁画为一浓眉大眼的武士,身披铠甲,手持宝剑,甚是威武,身高约1.7米,比例和真人差不多,其角色应该是“门吏”。

  可以想象,若整个墓室壁画保存完好,其价值应十分可观。            

  墓主人:一代名相洛阳人富弼

  司马俊堂说,发掘现场应该是富弼的家族墓地。昨日下午,当记者看到那方超大墓志时被震撼了。墓志右侧有4段文字,分别介绍了墓主人、墓志盖撰文者、墓志撰文者、书丹者的身份。司马光用篆文书写的墓志盖全文为“宋开府仪同三司守司徒致仕赠太尉谥文忠富公墓铭”。

  墓志正文起首写道:元封六年闰六月丙申,司徒韩国公致仕富公薨于西京里第之正寝,享年八十……公讳弼,字彦国,河南人。

  据此可以确定,墓主人正是史料记载的宋仁宗时期的著名宰相——洛阳人富弼。

  墓志中还有这样的介绍:“应举京师,范文正公一见奇之,与语终日,曰王佐奇才也。”

  墓志还记载了富弼参与并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澶渊之盟”等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富弼,曾与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等同朝共事,是一代名相、著名词人晏殊的女婿。

  一次重要的考古发现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队长史家珍介绍说,洛阳以前也曾发掘过穹隆顶型砖室墓葬,如在伊川发掘的后晋宰相孙璠的墓葬,但这座穹隆顶砖室墓形制非常特殊,其椁室为独特的封闭性石椁室,这在中原地区的考古发掘中还是首次。

  墓葬中发现的这方超大墓志,是中原地区考古发掘迄今发现的尺寸最大、志文最长的墓志。其内容洋洋洒洒7000多字,墓志、墓志盖行文采用隶书、楷书、篆书、行书,字迹大方清秀,极具研究价值。它介绍了一代名相富弼的生平与业绩,也可以说是富弼所处北宋仁宗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方面的简史。

  这座墓葬的发掘为研究北宋仁宗时期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丧葬制度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