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2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防汛值班擅自脱岗, 免职!
“东方红”占全国
拖拉机出口量94.5%
较真的印度工匠
“一元电影”商业与公益之间的尴尬
市容市貌
已有明显改善
想买萝卜?可以!
还得买萝卜缨!
市社会保险中心公共政务便民信息公开表(下)
机器一扫
商品信息全知晓
清除精神“毒”物
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 年 7 月 18 日 星期    【打印】  
曾经火爆的“一元电影”目前陷入低谷——10余台先进的数字放映设备、1000余部 电影拷贝静静躺在库房一隅;而在广大的农村、城市社区,人们却在呼唤露天电影——
“一元电影”商业与公益之间的尴尬
  夏季,正是露天电影放映的“黄金时节”。然而,洛龙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经理王宝生却高兴不起来。

  当年,“一元电影”放映时的火爆场面,老王至今记忆犹新:“黑压压的,有2000多人,别提有多壮观了。”

  可是,这种局面只延续了不到两年。去年5月,“一元电影”开始走下坡路;如今,公司10余台先进的数字放映设备、1000余部电影拷贝只能静静躺在库房一隅,“英雄无用武之地”。

  “一元电影”的“美好岁月”

  2005年8月,洛龙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捧回了“全国农村电影工作先进集体”奖牌。那一年,河南全省获此殊荣的仅有4家单位。

  作为洛阳市硕果仅存的一家电影发行放映公司,这个只有11名员工的小单位长期承担着为区内农业人口和部分流动人口放映露天电影、丰富业余生活的重任。

  为填补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的空白,洛龙区文化局和区电影公司发起了“送电影慰问新区农民工”活动,在古城村等建筑工地上免费放映露天电影。

  几场下来,效果奇佳。

  “这虽是件造福的事,但长期下去有困难。机器维修需要费用,人工需要费用。”经理王宝生到底思路开阔,从火爆的放映现场,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商机。

  农民工收入不高,每张电影票定价为一元,这一元钱可以连看两场电影,而且,在工地上搭起帐篷、购置了板凳,实现了“从露天看到篷内看,从站着看到坐着看”——电影收费后,来观看的农民工不但没少反而剧增。据统计,“一元电影”从2005年6月诞生后,半年时间就放映了1100多场,观众超过20万人次。

  “半年收入8万余元,‘一元电影’微利的经营模式让原本举步维艰的公司渡过了难关,也让农民工的业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王宝生说。

  2006年9月,国家广电总局有关负责人专门来洛调研,提出向全国推广“一元电影”模式。

  商业与公益之间的尴尬

  然而,好局面只延续到了2007年5月。随着国家对农民工生存状态越来越关注,各地纷纷出台改善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的新举措。在新区,大小建筑工地越来越规范,设立了农民工图书室、配置了电视机和DVD机。农民工们的文化娱乐选择变丰富了,“一元电影”生意却清淡了。

  而这时,洛龙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的放映设备早已“鸟枪换炮”——国家和省市区等部门,先后赠给他们10台先进的数字电影放映机,放起电影来不仅操作更加简便,而且画面更加清晰。

  “我们都在摩拳擦掌,大家都想大干一场,可是……”王宝生的无奈是发自内心的。

  不能让设备闲着。响应各级政府的号召,免费送电影到田间地头,义务为社区居民放电影,参加广场文化狂欢月活动……老王的露天电影放映队重又走回了先前的老路。

  “一元电影”面临着商业与公益之间的尴尬。

  “一元电影”路在何方

  市经济界人士分析认为,“一元电影”要想打破尴尬、东山再起,当务之急就是发挥创造力、努力拓宽资金来源新途径。

  其实,洛龙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也在悄悄地“做着试验”。

  为宝龙城市广场搞专场放映,影片放映前先加映一个商业短片,整场放映费用,便由短片涉及的企业买单;送电影进社区,拉上洛阳移动等大公司,采用企业赞助的形式把好事办好;另外,他们还考虑到了为“一元电影”在社会上广泛征集冠名权,在宣传企业的同时,使“一元电影”走得更远……

  据王宝生介绍,利用数字电影设备,现在晚上放一场电影全部费用为300元左右,“费用并不高,真希望社会上的有识之士能够多多关注一下‘一元电影’,毕竟,它曾经是一个火遍全国的品牌,同时,它还是一个很好的传播各类信息的载体……”

  重新振兴“一元电影”正在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

  洛龙区文化局负责人说,“一元电影”要想走出困境,必须走与企业联姻之路。                 本报记者 赵志伟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