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7版:洛 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红军•铁军•泸定桥
伊川赋
河阴之变惊天下
二千生灵遭涂炭
新闻网广告
遗失声明
思路花语
李笑白剪纸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8 年 8 月 4 日 星期    【打印】  
红色之旅
红军•铁军•泸定桥
本报记者 郝 敏
  在当代中国,如果问有哪座桥和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联系最密切?许多人会不假思索地说起它——泸定桥。

  泸定桥坐落在四川省泸定县大渡河上,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桥身由13根碗口粗的铁链锚固于大渡河两岸而成,其中底链9根,扶手4根;长103.67米,宽3米。桥体造型古朴,结构独特。

  泸定桥曾以川藏交通要道和军事要津著称于世。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途中取得了飞夺泸定桥的重大胜利,泸定桥因此举世闻名。

  73年后,这个有着2363平方公里面积、8万人口的川西小县,已因红军飞夺泸定桥这一重大历史事实,成为当地的旅游大县。县里投资建起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收集并展出大量的实物资料,向人们讲述那段难忘的历史。由“5、2、9”三个数字和铁链,红军塑像组成的纪念碑,整修一新的泸定桥,是路过泸定的人必游之地。

  红军和泸定桥,是泸定人心中最大的骄傲。

  73年后的今天,昔日执行飞夺泸定桥任务的红二师,已发展成为全军应急机动作战部队、全军第一支轻型机械化步兵师——驻洛某红军师。这支当年所向披靡、战功显著的英雄部队,仍继续发扬当年铁军的精神,在长江抗洪抢险、国庆50周年阅兵及“铁拳2004”、 “和平使命2005”等大型演习中,都出色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2006年11月,该师被中央军委记集体二等功;2007年,作为重大典型在全国全军进行宣传,“中国铁军”享誉全国。

  “八一”前夕,在汶川抗震救灾的铁军师,由师长杨剑、政治部主任黄晓健率队经过泸定时短暂停留,造访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并专程登上泸定桥,回望当年红军的足迹。

  听说当年的红军、如今的铁军官兵路过泸定,当地群众十分激动。他们奔走相告,早早等候在铁军官兵经过的道路两侧,手捧美酒、哈达,用最高的礼仪,对这支当年为解放全中国、如今为抗震救灾英勇奋战的部队表示敬意。数千人组成的欢迎队伍排了1公里多长,把泸定的街道都堵严了。

  70多岁的藏族阿妈扎确边给铁军官兵塞腊肉边说:“我永远忘不了红军把我们从苦难中解救出来。”泸定市民林志云老太太和同伴一起高呼:“向红军学习!向铁军学习!”

  泸定县委书记肖捷为铁军官兵献上哈达,祝他们征途顺利、一生平安。他对铁军首长说,13根铁链撑起了中国的脊梁。没有红军飞夺泸定桥的丰功伟绩,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如今铁军又在为抗震救灾出力流汗,给四川和泸定人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人们不会忘记,震惊世界的“5·12”特大地震发生后,铁军师万人千车,在第一时间赶赴都江堰、汶川、理县、茂县等受灾最严重、救灾任务最艰巨的地区。全体官兵始终以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为重,发扬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要桥不要命”的精神,勇往直前,投身于紧急救援、进村入户、灾后重建等各个战场,涌现出以“抗震救灾英雄战士”武文斌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战士,他们以卓越的功绩,再次让人们铭记:铁军,永远是一支响当当的队伍、一支值得人民信赖的军队。在四川灾区,“铁军来了”、“济南军区铁军师”的大旗高高飘扬。“铁军”已成为四川人民最熟悉的部队名称,成为全军抗震救灾部队的代名词。

  当年的红四团——叶挺独立团,仍保留着当时的称号;曾涌现出飞夺泸定桥22勇士的红二连,现在每年都评出新时期22勇士,作为年度优秀战士的重要荣誉。今年5月29日,叶挺独立团红二连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评出了“抗震救灾22勇士”。

  欢迎的热闹场面让有着数十年军龄的杨剑、黄晓健大为感动。在肖捷的指挥下,军民同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场面激动人心。铁军官兵的车队启程后,许多群众竟追出很远……

  铁军首长和泸定县领导共同商定:铁军定期选派新时期22勇士回访泸定桥;泸定县定期选派优秀干部、群众到洛阳铁军师部过军事日,体验军营生活;双方合作,共同打造22勇士、铁军师史馆和泸定县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

  泸定桥历经300多年风雨,铁索被磨得起明发亮,却依然坚固。讲解员说,桥头的铁索上都打着铸造工的姓氏,质量非常好。

  泸定因了革命之桥而闻名于世,泸定桥也因了历史而成为永恒。

  红军、铁军和泸定人民密不可分。

  本版插图 玉明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