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5版:社会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英勇战士 人民记者
反恐演练
广告
今日立秋,恰逢“七夕”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8 年 8 月 7 日 星期    【打印】  
英勇战士 人民记者
——记赴地震灾区一线采访的洛阳市新闻工作者
     一声巨响过后,行进中的人们惊呼着逃命,在按下相机快门的一瞬间,记者被一名战士奋力推开,随即许多石块砸在不远处。记者 杜武 摄于岷江畔峭壁边
本报记者郝敏穿越“死亡谷”。
     本报记者高山岳在唐家山堰塞湖危险时刻,到绵阳市市民撤离点采访。
     本报记者曾宪平乘坐救援直升机对灾区进行航拍。
  (上接第一版)洛阳日报社记者郝敏、曾宪平,洛阳电视台记者李新杰、方飞随铁军部队迂回1900公里,跨越两座雪山,踏着红军当年长征的路,深入理县、汶川县、茂县采访,成为河南媒体进入该地区采访的唯一一批记者。

  5月12日地震发生时,洛阳日报社摄影记者曾宪平正在郑州参加新闻从业人员培训。当晚11点,他得知洛阳部队将参加此次抗震救灾行动后,主动向报社领导提出放弃培训去抗震救灾一线采访的请求。征得领导同意后,他连夜赶回洛阳,并于13日4点赶到驻洛铁军部队展开采访。

  5月13日早晨,洛阳电视台记者李新杰在上班路上接到去灾区采访的任务后,来不及和家人道别,来不及收拾生活用品,赶到单位扛起摄像机就踏上了行程。

  高山岳、杜武、潘郁、李英杰、陈伯恒……随着报道工作的需要,一批又一批来自洛阳的新闻工作者奔赴抗震救灾一线。都江堰、汶川、理县、茂县、北川、安县、江油……他们的足迹遍布了一个个受灾严重的地方。

  面对重大考验,市属媒体的快速反应机制和应急策划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田亚平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的极短时间里,市属新闻媒体迅速启动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应急预案,调集精兵强将深入抗震救灾最前沿,迅速有效地整合版面和资源,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响了抗震救灾新闻宣传战役。

  5月13日,洛阳日报社记者郝敏在开往灾区的军列上开始采访,用手机发回《铁军万人千车分三路挺进四川灾区》的稿子。

  5月14日,在北川中学的救援现场,洛阳日报社摄影记者陈占举克服重重困难,在拥挤的记者群中抢拍到了温总理亲临现场的珍贵照片。

  一篇篇饱含激情的报道,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画面,在第一时间源源不断地传回洛阳。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远隔千里的洛阳人民与灾区人民的心更加紧密地连在了一起!

  面对生死考验 他们像战士一样冲锋

  “在我们心中,他们和英勇冲锋的战士没什么两样。”铁军政治部主任黄晓健这样评价随军的洛阳新闻工作者。

  战士意味着什么?忠诚,勇敢,奉献和牺牲。

  5月25日至27日,铁军师长杨剑、政治部主任黄晓健带领166名官兵,徒步穿越被称为“死亡谷”的汶川县映秀镇至银杏乡近20公里大面积滑坡塌方路段,为“震中孤岛”银杏乡被困群众运送药品和食品。据统计,曾有上百位群众和志愿者在通过这段路时遇难。

  “说实话,我和师长都是上过战场的人,但回想起带领部队穿越‘死亡谷’的情景,至今还心有余悸。”回忆当时的情景,黄晓健感慨不已,“走的根本就不是路,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

  当郝敏、曾宪平两位记者提出随部队一起穿越“死亡谷”时,部队领导态度很坚决:情况非常危险,你们不要去了。

  两位记者没有考虑这些危险。他们只有一个念头:到重灾区去,到读者最关心的地方去,到一切需要报道的地方去,这是记者的天职。

  经过多次争取,部队领导也被感动了,最终同意郝敏、曾宪平随行。他们二人作为河南省唯一一家全程随同采访的媒体记者,以大无畏的精神,和铁军官兵一起翻山越岭,攀绳索,越悬崖,多次险些被滚石砸中或坠入岷江,历经艰险,最终安全抵达目的地。5月28日,以此行为基本框架的《穿越死亡谷 军粮赈灾民》一稿在《洛阳日报》刊发,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

  著名战地记者卡帕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拍的照片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现场不够近。”在余震不断的现场采访,危险随时都会降临。

  洛阳日报社摄影记者和洛阳电视台摄像记者在和铁军官兵在徒步挺进途中,一次余震不期而至。清晰可闻的山体滑坡声从人们头顶上方传来,职业的本能让随行的两位记者迅速抓拍下眼前这惊险的一幕。就在刚刚拍完的瞬间,滚石顷刻砸下来,重重地落在几米之外。

  面对恶劣条件 他们忠诚履行神圣职责

  山崩地裂,路塌桥断,供电停止,通讯中断……灾难触目惊心,在灾区采访和生活的条件之艰难超乎想象。

  面对异常恶劣的条件,洛阳的新闻工作者发扬不怕吃苦、连续作战的作风,与灾区人民共渡难关,与救援人员并肩作战,用心血和汗水去采写一篇篇优秀作品。那一双双充满血丝的眼睛,那一张张疲惫不堪的脸庞,那些沾满泥土的衣装,那些简易而沉重的行囊,是他们不畏艰险,忠诚履行职责的见证。

  记者们随铁军部队刚到都江堰时,连休息的地方都没有,几个人共同挤在军车上住,后来又搬进帐篷里,有一个多月时间甚至席地而睡。由于地面潮湿,许多人全身长满了红疱,奇痒无比。更令人头痛的是,床上、帐篷上蜈蚣天天可见,夜里睡觉甚至能爬到脸上,早上洗脸、刷牙,脸盆、牙缸里都有蜈蚣。就是在这样异常艰苦的条件下,郝敏、曾宪平、李新杰、方飞四名记者却一直坚持至今,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其间,洛阳日报社、洛阳电视台领导曾提出让他们回洛阳轮休,可就是没一个人愿意回去。    

  对新闻理想,他们执著追求。

  5月14日晚,摄影记者陈占举为了在第一时间把照片发回洛阳,几乎跑遍成都整个城市寻找营业的网吧。传完照片已是深夜,两天没有吃到一顿热饭的他左手提着电脑,右手提着行李,肩上扛着10公斤重的摄影器材,走在街上没有一点力气。在马路边坐下休息时,陈占举拿出仅有的一包方便面只啃了一口,就抱着摄影器材睡着了。

  5月27日深夜,记者郝敏即将写完一篇4000多字的通讯时突然遭遇停电,存的稿件全部丢失。为了及时发稿子,已精疲力竭的他在来电后又凭着记忆重新写稿。当天亮时分把稿子写完时,他累得连站的力气都没有了。

  在长达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记者曾宪平一直坚持在灾区采访。其间他两次患重感冒,一次因肠炎引发肠痉挛,每次都是尚未痊愈便赶赴一线……

  对灾区人民,他们满怀深情。

  洛阳的新闻工作者在映秀镇采访时,看到消防官兵正在废墟下救援两名被埋者。建筑物随时会倒塌,他们毅然加入救援行列。

  记者李新杰在绵阳市一个农村采访时,一位叫赵茂刚的农民看到他扛着摄像机,以为是当地记者,就跪下来求他帮忙寻找地震中失踪的儿子。虽然在当地人生地不熟,李新杰还是辗转联系到了绵阳电视台,为这位父亲播出了寻子新闻。

  在北川县陈家坝乡,看到一些群众生活困难时,在现场采访的洛阳新闻记者将身上仅有的钱悉数捐出。

  “在灾区采访的每一天,我们的心灵一次次被震撼,经历了一次次爱与奉献的洗礼。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都有责任把那些感人的事迹和精神传播出去。否则,我们就对不起人民记者的称号,就对不起640万家乡父老的重托!”这是所有在前线采访的洛阳记者的共同心声。

  洛阳记者,好样的!

  柴新是山东电视台记者。在灾区一线采访时,他曾和多名洛阳记者并肩战斗。谈起洛阳的同行,他由衷地感到佩服:“作为四川省以外的地市级新闻媒体记者,能够在这里坚持这么长时间,能够采写这么多优秀作品,真是太不容易了。洛阳记者,好样的!”

  6月18日,铁军二级士官武文斌牺牲在抗震救灾一线,记者郝敏得知消息后,眼含热泪立即进行深入细致的采访。《洛阳日报》率先刊发全面反映武文斌事迹的长篇通讯,比新华社播发的通讯还早3天。

  洛阳电视台两名记者冒着余震危险,先后多次深入震中汶川县映秀镇进行采访,拍摄了许多珍贵的画面,及时向洛阳电视台发回了来自一线的现场报道,其中不少报道还被中央电视台、省电视台采用。

  摄影记者陈占举拍摄的24名洛阳农民工手拉手、心连心站在什邡市废墟前的照片,在《洛阳日报》、《洛阳晚报》和洛阳新闻网发表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响。经新华社发表后,更是引起全国轰动,这些农民工被网民尊称为“最牛的救援队”,成为迅速传遍全国的一个典型。

  摄影记者曾宪平先后3次登上抗震救灾直升飞机进行航拍,航拍时间近10个小时,拍到了大量珍贵镜头。他的作品在河南省抗震救灾优秀摄影作品展中荣获一等奖。6月25日,曾宪平的个人摄影作品展《情满汶川》在都江堰玉堂镇开展,当地群众争相观看,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也专门对这个摄影作品展进行了报道。

  据统计,赶赴抗震救灾一线的洛阳日报社记者已经传回有关抗震救灾的图片600余幅,消息45篇,通讯48篇;洛阳电视台共播发来自抗震救灾一线的新闻190条,并向省电视台传送20多条。新华社、中新社采用洛阳日报社记者的洛阳抗震救灾、援建四川灾区的通稿12组,法新社、美联社等国内外媒体转发200余篇。

  洛阳新闻工作者的成绩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市委书记连维良、市长郭洪昌、市委常务副书记李兴太等领导在四川慰问期间分别看望了一线记者,称赞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奋战,充分发挥了引导舆论、传递信息、鼓舞斗志、服务大局的作用,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他们不但展示了洛阳新闻宣传队伍的形象,更充分展示了洛阳人民的精神风貌。

  英勇战士,人民记者——赴灾区采访的洛阳新闻工作者用实践生动地诠释了这八个大字的真正含义!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