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享誉豫西地区的百年家居建材城 |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让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30年来,瀍河各族人民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在艰苦创业中拼搏,在改革大潮中奋进,全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提升。特别是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工业强区、商贸富区、科教兴区”三大战略,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连续3年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在全市名列第一,先后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发展民营经济进步县(区)”称号,被市政府授予“洛阳市市场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洛阳市引进市外境内资金先进单位”称号,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信访稳定工作先进单位”、“综合治理达标单位”称号,1999年、2005年连续两次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
改革开放三十载,瀍河的发展有目共睹。30年前,全区仅有49
家公私合营企业和手工业合作社,经营范围局限于牛羊畜牧业和皮毛加工业,所谓的商贸也就是经营低端日用品的杂货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滚滚春雷,全区上下解放思想,扩大开放,科学规划,外引内联,加快城区北部工业园区建设和南部商贸带开发,初步形成了“北工南商”的产业格局,推动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310国道工业走廊已建成海格尔耐火材料、坤达农业机械、王朝石材等10余家大型工业企业,能够容纳50家以上企业的标准厂房正在兴建。九都东路商贸带百年家居建材城、洛阳名车苑等6个大型专业市场已建设投入运营,经营形势喜人。截至目前,全区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已达358家,紫金银辉金属冶炼、海格尔耐火材料等5家民营企业跻身洛阳市民营企业50强。2007年,全区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亿元,是1977年60万元的250倍;工业总产值62亿元,是1977年16129万元的38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亿元,是1977年632万元的215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45亿元,是1977年3万元的3000余倍。
城区建设展现新面貌
瀍河回族区是一个老城市区。改革开放前,城区房屋破旧低矮,城乡道路狭窄、高低不平,建成区面积仅2平方公里。为了改变瀍河形象,历届区委、区政府班子按照“完善设施,扩大空间,加强管理,提升品位”的指导思想,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中州东路、九都东路、东出入口打通、310国道、二广高速通道修建、新街改造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建成,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唐城花园、金元福地等30个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的居住小区拔地而起;熙春园、铜驼暮雨及洛浦公园延伸工程等6个休闲广场规划建设,亭阁错落有致、芳草绿树相间的广场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经过30年的建设,瀍河城区面积达到34.8平方公里,已经形成了以中州东路为中轴线,启明西路、九都东路为侧翼的三横;以新街、夹马营路、启明南(北)路为三纵的“三横三纵”城市路网架构。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等设施日臻完善,城市整体功能不断增强。
民族团结进步谱写新篇章
区委、区政府坚持把科学发展观同民族工作实际相结合,高举民族团结进步的旗帜,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教育,把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列入区委党校和干部培训的内容,提高干部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切实加强管理网络建设,在区、乡(办事处)、村(社区)分别成立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信息联络员和政策宣传员,形成了民族宗教工作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抓的网络体系。切实尊重民族风俗习惯,依法加强对民族宗教事务的管理。在处理民族团结方面问题时,始终坚持快速反应、谨慎稳妥、客观公正的原则,发挥网络队伍作用,经常排查,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理。通过认真贯彻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经常深入细致地进行宣传教育工作和竭力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瀍河各族群众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团结互助,共同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大局。
和谐社会建设迈出新步伐
全区上下牢固树立“稳定也是政绩”的理念,突出以人为本,注重解决群众诉求,率先推行“居民信访代理制”,加强信访事件源头控制,基本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区,重大事件不出市”。2006年6月,市委、市政府在瀍河回族区组织召开了全市“居民信访代理制”工作现场会,推广介绍了瀍河回族区的经验和做法。
|
豫西地区最大的名优轿车集散地 |
和谐的支撑是社会保障体系。目前,全区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建立。为了拓宽就业渠道,全区常年开办各类技能培训班,免费传授烹饪、剪裁、维修等实用技术,同时先后出台优惠政策,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打开方便之门。为了使弱势群体得到有效救助,区委、区政府进一步完善了城镇医疗保障体系,并在14个社区成立低保服务管理中心,做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2007年以来,区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支出达429.4万元,实现就业和再就业人数达29619名,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474人,其中“4050”人员5916人,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474万元,全区234572户次、计369656人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和工伤参保率分别提高了54%、27%和35%。为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做到“民需我做,民求我应,民困我帮”,区委、区政府坚持以社区党建为龙头,积极开展托老、托幼、家政、家教、维修、医疗等系列服务,使居民能够就近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打造“平安瀍河”,瀍河回族区常年开展“十行竞赛、百家创安、万户联防”活动,使全区的发案率逐年下降,形成了行行参与、家家参与、人人参与综治工作的良好局面。
新农村建设跨上新台阶
瀍河回族区辖一个回族乡,农业人口3万余人。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面貌深刻变化,农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2000年,全区农业增加值为1836万元,2007年增至3482万元,年均增长9.6%;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000元,2007年增至5143元,年均增长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进行。区委、区政府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坚持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示范带动的原则,着力发展优势产业、建设新型农村,为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的气象和新的生机,实现了城乡和谐发展。农业产业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发展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肉牛、奶牛、蛋鸡等种植养殖基地10余个,马坡烧烤、夹马营烧鸡兔肉、马杰山牛肉汤等民族特色餐饮迅速发展。村容村貌明显改观,以创建全国卫生城市为契机,在11个行政村共修建村内道路30余条,新建水冲厕所50余座,清运围城垃圾3万余立方米,335户农民用上了沼气,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农村社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对农村困难群众实现了应保尽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得到广泛推行,参合率占农业人口的92%,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在全区11个行政村全部实行了村务公开制度,干群关系显著改善。
辉煌的业绩属于过去,新的创造尚寄希望于明天。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必须动员全区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力量,围绕实现瀍河跨越发展这一主线,突出项目建设和平安建设两大主题,实施“工业强区、商贸富区、科教兴区”三大战略,推进工业园区、商贸市场、社会主义新农村、城市基础设施四项建设,加快“洛河、瀍河、九都东路、中州东路、环城北路”五线开发,促进瀍河新一轮经济社会大发展。具体要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
宽阔的城市道路 |
(一)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牢固树立“上项目就是发展,发展就是上项目,上大项目促进大发展”的观念,实行“项目引资双带动”战略,掀起新一轮招商引资、项目建设高潮。一是完善招商机制,强化责任落实。要运用记功、晋升工资等有效手段激励大家招商引资,把领导干部和领导精力更多地配置到招商引资工作上,建立科学的招商引资业绩考核体系,形成“一以贯之抓项目,一门心思抓服务,一鼓作气抓落实”的招商引资新局面。二是拓宽工作思路,创新招商方式。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老客户与新客商、节会招商与分散招商并举的方式,利用厦交会、广交会、河洛文化旅游节等节会活动,开展领导带队招商、中介招商、网上招商,提升招商引资的档次和规模。加强项目库建设,搞好项目包装、策划,形成“规划一批、包装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的良性格局。三是实行跟踪问效,加快项目进度。按照“在谈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投产”的总体要求,集中人力物力,跟踪指导服务,抓紧策划、开工和建设一批带动力强的项目,使其尽快开工建设,尽快建成投产,尽快产生效益。
(二)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完善招商引资载体。坚持把工业园区建设推到主攻工业的最前沿、招商引资的最前沿、对外开放的最前沿,紧紧抓住不放,真正建成产业集聚的洼地、对外开放的窗口、招商引资的平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工业园区建设指挥部要倒排工期,责任到人,争时间、赶进度,集中力量抓好标准化厂房和入园项目建设。对已确定入园建设的项目,特别是对洛阳机床有限公司、银洪轴承钢热处理和轴承滚珠加工等入驻企业,要加快进度,用创新的思维和方法及时解决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努力使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达产,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富有个性特色的产业集聚区,使工业园区成为吸引客商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
(三)推进商贸市场建设,形成东部商业圈。围绕市委、市政府把洛阳建设成为中西部区域商贸中心和物流枢纽的目标,以商贸流通业为重点,以汽车、建材专业市场为龙头,以轴承物流市场建设为契机,统筹规划,适度超前,把商品销售、仓储、配送结合起来,努力打造高水平、高规格的物流基地。做大做强洛阳名车苑,全力抓好三四期工程建设。重点建好奔驰、起亚、悦达4S店和汽车广场项目及310国道天裕商用汽车城项目,加快启明南路汽车配件一条街的规划建设,使4S店的总数达到40个以上,建成豫西地区最大的名优汽车集散地。要做活做旺洛阳百年家居建材城,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制定优惠措施,集聚勃发活力,吸纳国内大品牌、大商户入驻,拓展经营范围,扩大市场规模,重点做好投资6000万元的金海马博览中心扩建工程,着力打造豫西建材“航母”。要尽快落实东出口现代农副产品物流产业园项目,着力打造我市东部最大的商贸物流中心。
|
风景如画的瀍河沿岸 |
(四)推进城市建设管理,提升其承载能力。按照“东西相通、南北相应、城外成环、城内成网”的要求,加快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拉开城市框架,提高经济聚集力。要加快实施启明南路延伸、夹马营路向南打通、瀍河上游综合治理工程,规划建设洛阳东公交站、东客运站,完善城区基础设施;扎实推进洛阳正骨医院医疗用地置换项目,建造高标准的新建小学;要抓住全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时机,增强服务意识,积极为重点工程建设创造一流的条件、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服务,确保重点工程建设高起点、高品位、高质量。要进一步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切实解决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涂乱画、占道经营等问题,健全长效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形象。
(五)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村整体面貌。要以农村工业化为导向,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把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积极探索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新路子。一是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2个城中村改造步伐,改善农村群众的居住环境;抓好户用沼气、通户道路、村庄排水设施及融村“两委”办公场所、卫生所等项目于一体的高标准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让广大群众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二是积极为群众办好实事、好事。建立以农民养老、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切实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抓好秋季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要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十大实事,市委、市政府20件实事,区委、区政府9件实事,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三是深化村庄环境整治,积极推行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推进农村居住环境绿化、美化、亮化,形成新村貌,树立新风尚,培育新农民。
(六)推进“五线”开发,改善城区人居环境。要以创建“国家文明城市”为契机,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原则,全力做好“两河、三路”沿线开发。要重点抓好万隆小区二期、东城水郡等在建工程,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工程质量,确保居民尽快迁入新居;要做好九龙台街、平等街等拟开发地块的前期筹备工作,力争早开工、早建设、早出形象;要加快洛河、瀍河两岸的开发,抓好居业美丽家二、三期、地久新城和恒大绿洲3个大型商住社区建设,进一步改善城区形象,形成东部区域亮点,带动整个城市品位的全面提升。
(七)推进平安瀍河建设,构建和谐民族城区。要以创建“平安瀍河”为目标,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积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保持社会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健全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深入开展平安社区(村)创建活动,继续推行居民信访代理制,夯实稳定工作基础;要把促进就业放在发展的优先位置,拓展就业空间,搭建就业平台,千方百计实现城乡居民的相对充分就业;继续扩大社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加大征缴力度,确保“三条保障线”得到有效落实;要抓好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工作,切实加强对辖区出租房屋的管理,减少社会治安隐患。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力度,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
环境优美的塔西花园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当前,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正在扎实推进。我们要以这次大讨论活动为契机,在全区上下掀起一个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热潮,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新一轮的大发展,为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实现瀍河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