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石蕴璞 实习生 宋育嘉)连日来,一位老人几次来到洛龙区关林镇民政办公室,要求为儿子办理低保退保手续,让社区群众深受感动。
老人名叫白德昭,今年71岁,是原洛阳钢厂退休职工,享受低保的是他的小儿子白战功。白战功今年41岁,有些智障,耳朵又聋,属二级残疾,十几年前离异后带着儿子与白德昭夫妇一同生活。
后来,白德昭的老伴儿、二儿子先后病逝。3年前,白战功因为食道静脉曲张大出血,一次住院抢救就花了1万多元;没多久,又一次病发做手术摘去了脾脏。去年,白德昭本人做了心脏搭桥手术。
为了治病,白德昭家欠下了2万多元的债。而此时,儿子白战功因企业破产没有收入来源,孙子刚刚上中学,爷仨靠老人的退休金度日,每月拿出一部分还债,再除去学费和药费,每天吃饭都要掐掐算算。
2006年年底,关林洛钢路社区看到他们一家生活困难,为白战功申请了最低生活保障。开始每月160元到现在每月190元的保障补助金,虽然不多,对他们来说却解了燃眉之急。
然而,令大家意想不到的是,今年8月20日,白德昭老人来到关林镇民政办公室,递交申请,要求为刚刚吃低保不到两年的白战功退保。
按照退保程序,关林民政办工作人员到白家走访核实,发现白德昭搬回龙门镇花园村老家居住,院子破旧、家具简陋。白发苍苍的白德昭说:“社区里拧开水龙头就要花钱,我们实在住不起,房子租出去每月还有一点租金。”
老人说,现在除了自己的退休金,儿子白战功的病退手续办下来了,每月能发400元;另外白战功在村子附近的工厂里打扫卫生、清扫厕所,厂里人看他残疾又智障,管他吃饭,还把废旧物资都交给他卖钱,每月也有几百元收入;17岁的孙子今年中学毕业,在关林一家个体商铺做学徒学修家电,人家管饭,还有一些零花钱。
“虽然每月和儿子治病得八九百元药费,但我们的外债快还完了,我们不用再为填饱肚子发愁。国家还有那么多困难群众,我们再伸手向政府拿钱,心里惭愧啊!把钱让给更需要的人吧”。
关林镇民政办公室工作人员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白德昭捐了50元。因为这50元透支,他一个月都没买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