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一名火炬手牵着导盲犬进入“鸟巢”的一幕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名火炬手就是中国首枚残奥会金牌获得者平亚丽。近日,平亚丽在接受一家媒体记者专访时说:“人生就像一场永不落幕的奥运会。”这也是平亚丽在47年人生路上的感悟。
拒绝被安排的人生
由于母亲在怀孕时感染上了风疹病毒,平亚丽一生下来就患有先天性白内障,她的双眼仅有光感,世界在她看来是一团模糊。
打击接踵而来。平亚丽8岁的时候,母亲罹患癌症。“想到自己的女儿看不到东西,今后的生活会是多么艰难,我妈妈在咽气时都没闭上眼。”她说。
由于父亲是一位军人,平亚丽是在北京的部队大院里长大的。她小的时候,社会上对残疾人还不像现在这样理解和包容。平亚丽回忆说:“每到‘八一’的时候,报纸上都会说向‘残废军人’问好,那个时候我才十几岁,特别‘膈应’(不喜欢)这几个字。我想,虽然自己残疾了,但是照样能活得好,为什么管我们叫残废人?!从那个时候起,我就想:一定要证明自己不是废人。”
虽然父亲有能力养平亚丽一辈子,但她“特别反感父亲安排人生”。她说:“命是先天的,运是自己后天努力的,想走哪边是我自己决定的,谁也管不着。”
做永远的奥运冠军
在缺少母爱的童年,平亚丽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学校操场上度过的,盲校的体育老师高桂鑫发现了她的运动天赋,把她送进了北京集训队。
从12岁进入盲校,到23岁夺得洛杉矶残奥会跳远冠军、成为中国首枚残奥会金牌获得者,平亚丽在各位教练的悉心培养下用了11年走向成功。
“得奖的运动员虽然像璀璨的明星,但是走下领奖台,一切都已经成为历史。我希望今天的运动员应该一方面训练,一方面继续规划退役后的人生,做一个永远的奥运冠军。”
体育场上的奋斗不仅带给平亚丽快乐,还带给她信心与理想。
平亚丽在退役后面临着择业,而她的儿子也不幸患有先天性眼疾,田径场外,平亚丽依然在不懈奋斗。从1999年起,靠着亲朋好友的东拼西凑,平亚丽利用在盲校里学过的中医推拿技能,在家里办起了盲人按摩所。现在,她已经是三家平亚丽按摩中心的老板,按照平亚丽的话说,自己现在活得“有尊严,而且有滋有味”。
未来将会更精彩
平亚丽说:“我现在有一个设想,北京残奥会闭幕之后,再开两家按摩店。现在已经选址,做好了市场调研。这样的话可以安置更多的残疾兄弟姐妹就业。”平亚丽还有把自己的按摩店开成全国连锁店的“野心”。
残奥会的举行,也让平亚丽感觉脚下的路更平坦了,“残奥会会留下一大批标准化无障碍的财产,北京市将为残疾人无障碍出行提供更好的服务”。更让她感到欣慰的是社会对残疾人的尊重和理解,“从残废人到残疾人,一字之差表明全国人民对残疾人的态度。在国家飞速发展的时候,我们愿意和健全人互帮互助,一路同行”。
(本报综合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