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1版:首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十一黄金周 我市游客接待量创新高
制订安全防范预案健全安全生产制度
扎实做好各种隐患排查整改消除工作
解放思想再跨越
从柴煤到电气
《洛阳手机报》今起正式推出
为您导读
企业发展遇到困难 政府部门倾力帮助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 年 10 月 6 日 星期    【打印】  
从柴煤到电气
——触摸“烧”的30年变迁 本报记者 王继辉 实习生 王蕾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位于七件事之首,可见燃料在百姓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改革开放30年,洛阳人的生活燃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烧干柴,到一烧就起烟、呛得人流泪的散煤、蜂窝煤,再到阀门“一开即来”的瓶装液化气,直至今天无烟无味的煤气、天然气、沼气。30年来,老百姓的“柴”发生了“质变”。

  下面,让我们通过几位当事人的讲述,触摸洛阳居民的生活燃料发展史,感受“烧”的时代变迁。

  炊烟难见

  近日,我们来到嵩县白河乡上庄坪村51岁的村民席新营的家。在这个4口之家的厨房内,电饭锅、电饭煲、电炒锅一应俱全。厨房外有个废弃的简易棚子,砖坯灶台被熏得漆黑,一个长条梯形烟囱高高耸立。席新营说,这是过去做饭烧柴用的灶台,不用一年多了。

  现在,席新营用电做饭。他说,用电做饭,比烧柴省工省时间。像他家这样用电做饭的村民,约占全村村民的1/3。除了用电做饭,他们还用电取暖。

  一个农民家庭怎么能用电做饭?

  原来,这是小水电代燃料开发项目造福了山区农民。

  地处伏牛山深处的河南省嵩县白河乡、木植街乡,森林和水利资源十分丰富。为了改善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保护山区生态环境,去年初,嵩县开始在这两个乡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开发项目,现已在白河、汝河上建成5个梯级小型水电站,并相继投入运行。目前,这两个乡有1400多户农民用上了清洁的小水电能源。

  小水电代燃料开发项目是在水力资源相对丰富的山区,通过大力发展小水电,解决农民生活所用燃料问题,也就是以电代替煤炭或柴草。

  (下转第三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