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7版:洛 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从写信 到网聊
“囧”去 “呆呆”来
宠辱不惊
新闻网广告
星期几不“黑色”?
早班(国画)
范公墓志书法好 佐证隋朝文风盛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08 年 10 月 21 日 星期    【打印】  
范公墓志书法好 佐证隋朝文风盛
赵跟喜
  范公墓志铭(局部)
  洛阳出土隋代墓志不多,但其书法艺术之独特卓异,却为世人所推重,上世纪20年代初出土于洛阳白鹿庄的《隋故左侯卫大将军右光禄大夫范公墓志铭》即为其典范。

  范公墓志为楷书,其书法清俊妍雅,潇洒秀逸,俨然合掌端坐之菩萨,或如丽服婉约之女子,可谓精神爽朗,美轮美奂。

  楷书自东汉产生,直至六朝,逐渐成熟,但因北朝碑刻风格之疏放开阔,芜杂混合,对楷书的发展造成了相当影响。虽然南朝书法已见委婉雅丽之风,但终未能入楷书俊秀博雅之佳境。

  范公墓志书法能如芙蓉出水,清新一面,令世人为之惊叹,这使我们不得不回望那个在河洛大地上如昙花般倏然一亮的王朝。

  隋王朝虽只有短短的38年,却完成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创举,其文化事业之发展尤其令今人感叹。文帝立隋之后,便注重文化建设。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秘书监牛弘即开始在民间搜访经籍异本,每得一卷,赏绢一匹,校录后书卷归还原主。所得经籍,由秘书监补续残缺,共得三万余卷,为正副二本,藏于宫中,其功甚伟。

  炀帝都洛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对兴盛文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一是开进士科,确立科举制度,因材使用,遂使文治成就显赫。其二即是建立了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炀帝令秘阁所藏之书,限写五十副本,分为三品,上品红琉璃轴,中品绀琉璃轴,下品漆轴,藏于东都观文殿东西厢内。又在观文殿后建妙楷、宝迹二台,广搜字书名画,藏字书于妙楷台、名画于宝迹台内。

  与此同时,炀帝又命秘书监柳顾言等人将西京嘉则殿藏书三十七万卷,删去重复猬杂之书,得正本三万七千卷,每部录五十副本,亦藏于东都观文殿内。

  隋东都图书馆不仅藏书丰富,而且还巧制机关,使其成为自动化图书馆。观文殿前有书室十四间,窗饰华丽,每三间开一方形门户,以锦幔垂蔽,上有两个飞仙,户外地中安置机关。炀帝每临书房,则由宫人执香炉引导踏动机关,飞仙落下,锦幔收起,门户及书房自动开启,炀帝离开时则闭合如故。

  隋朝的文化交流广泛,炀帝不仅派裴矩出使西域,招商引资,繁荣贸易,又与东亚诸国联谊文化,吸引了不少日本等国家的遣隋生和学问僧访问中国。由于隋朝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兴盛,人文艺术和自然科学成就不凡。如天文学家刘焯的《皇极历》、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名僧智永的《千字文》等,都得以流传至今。

  范公墓志的书法艺术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它摒弃了北朝碑刻的雄峻峭劲之态,吸收了南朝书帖的风流娟秀之气,将楷书的规整端凝、容仪生动发挥到了极致。

  隋代墓志书法隶书较多,其风格尤重继承前朝厚重峻峭之特点,而楷书之成就则完成了承前启后的过渡,成为唐楷之先导。康有为在评价隋碑时虽感叹其古厚渐失,但也不得不褒扬其爽俊之美。

  范公名安贵,字孝升,其墓志出土后即为于右任所得,今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据墓志铭记载,范安贵“襟怀俶傥,志气纵横,剑技凌于万人,射艺逾于百发”。开皇三年(公元583年)起家,屡为都督,统率禁兵,曾任检校盐州刺史,“下车布政,化若神明”。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授左侯卫大将军。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六月从炀帝至楼烦郡(今山西忻州一带),卒于军中,谥曰庄公。其年十一月十四日葬于河南县永丰里。

  洛阳出土隋志楷书精美如范安贵者,另有大业十年(公元614年)邓宝明墓志、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张寿墓志、陈叔明墓志等,皆风范端重,宛若佳丽。可惜隋志不载书家姓名,不知出于何人之手。但范安贵等墓志书法足可见证隋代书艺之臻美。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