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5版:综合·社会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文化回归热 “鬼节”寄哀思
从牛马车到私家轿车
连 线
“内部特供”酒 大多是假货
广告
家园问题回头看
走进家园看问题
广告
灾区老夫妇来洛寻子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 年 10 月 30 日 星期    【打印】  
从牛马车到私家轿车
——回望“行”的时代变迁 本报记者 刘爱国 实习生 常书香 杨术磊/文 记者 杜武/图
上世纪90年代初的九都路。
空中看世界——出行方式更加多元化。
  “交通基本靠走,取暖基本靠抖,治安基本靠狗,通讯基本靠吼”,这是30年前偏远农村的真实写照。至于汽车,有的人见都没见过,想拥有,简直像做梦。而30年前的城市,自行车和大熊猫、万里长城一样,同样是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三大象征”之一。

  如今,牛马车成为历史剪影,自行车、摩托车满大街都是,出租车招手即停,开着私家车上下班已是寻常事。从交通工具来说,从步行到牛马车,从为买一辆“凤凰”、“永久”自行车一票难求到用私家车代步、游山玩水……30年弹指一挥间,咱洛阳老百姓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上世纪70年代

  有辆自行车就很“拽”

  “上世纪70年代,出门基本靠步行,有辆自行车都很‘拽’!”曾经是三门峡(原属洛阳地区)商业局干部、现住洛龙区安乐窝的73岁老人焦长安打开了话匣子。

  他说:“上世纪70年代的农村,出门办事时基本靠走,遇到婚丧嫁娶,才用牛马车。谁家娶媳妇,新郎骑着高头大马迎接新娘,就会招来不少人看热闹,而新娘也以此为荣。”

  “那时候,自行车在农村非常少见,只有公社干部才会配一辆。上世纪60年代初,实行配券制,很多人才能分一张券,大家只好抓阄,谁抓到是谁的。那时买一辆自行车相当于我快半年的工资。”

  焦长安说,那时,他作为商业局一般干部,来市里开会基本上还是靠步行,60公里的路从上午走到下午,紧走慢走要9个多小时,途中一刻都不敢歇。

  “第一次见小汽车是在1948年,解放军对固守洛阳的国民党军队发动攻坚战前,在大街上见到国民党军队的一辆卡车,大家都纳闷这是啥东西,四个轮子不用马拉就会跑?我们就一直跟着车跑了很远。后来再见到小汽车就是在1951年后了,记得县委书记当时有辆破旧的小吉普车,甚至没有上盖和门,大家都觉得很稀奇呢。”焦老汉笑着说。

  当时老百姓出行也很不方便。有谚语为证:“开门就是坡,抬头就是坡,迈步就是坡,啥时有大路,修到咱这坡?”

  这种情况下,牛马车、平板车是老百姓最基本的出行工具,肩挑背扛则是最简单的运输方式。经过30年的改革变迁,从牛马车、自行车,再到摩托车甚至小汽车;通向各村的道路更是由土路、石子路、沥青路变成了水泥路,路好了,出行方便了,老百姓的心也亮堂了。

  与农村比,当时城市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家住洛阳师范学院、51岁的张老师说:“我结婚的时候,讲究4大件,“洋”车、手表、风扇和缝纫机。那时谁家买一辆‘飞鸽’或‘永久’自行车就‘拽’得不得了,因为除了要攒很多钱不说,光搞票(券)就要费尽心思动用很多关系。那时候结婚,新郎骑着车带着新娘,别提有多风光呢。”

  自1888年英国人邓勒普发明了使用充气车胎的自行车后,自行车很快便传到了中国,不过只是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比较常见。上世纪50年代末,洛阳市区的自行车还不多见,谁要是骑一辆自行车在街头巷尾穿梭,就显得神气十足。

  到上世纪70年代后,自行车成了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喜欢电影的朋友可能会记得《十七岁单车》、《阳光灿烂的日子》、《孔雀》、《爱情的牙齿》和《站台》。这些关于青春苦涩或美丽的记忆,同时也能折射出自行车在城市底层的普及程度。

  上世纪80年代

  摩托车成新宠

  到了上世纪80年代,自行车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摩托车成了新宠。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摩托车分会的资料显示,全国摩托车生产厂家的产量1985年已达103万辆,数字背后反映出市场需求的增加。洛阳的摩托车供应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形成规模。洛阳生产摩托车的企业有三家:偃师摩托车厂、国营曙光机械厂和河南柴油机厂。由于市民对这一新型交通工具的喜爱,摩托车常常供不应求,有关方面只好通过印制供应票进行调节。

  “我那时在关林做布匹批发生意,需要经常出去跑,就在1988年狠狠心买了辆摩托车,花了3000多元呢。”家住西工区五院北巷1号院的杨六顺提起往事,还记忆犹新,“看我骑,邻家的小青年心痒,又买不起,就红着脸开口来借,骑上溜达一圈就美滋滋的。”

  市道路交通安全协会秘书长马振奎当过交警、事故科科长,从事交通安全工作已30多年。提起30年来交通工具的变迁,他感慨万千。

  上世纪70年代末,马振奎当了交警,那时单位配的“公车”就是两辆自行车,大家只有在上班的时间才可以骑。

  到了80年代,交警队配上了“偏三轮”摩托车。那时候,市区红绿灯不多,西工主要是定鼎路、百货楼、火车站几处路口有红绿灯。“偏三轮”主要是队长驾驶,交警上班时先集中,然后由队长驾驶“偏三轮”将交警“撒”到各个岗上。一个有红绿灯的路口只安排一个人,路上车辆很少,偶尔过去一辆,也是公交车。马振奎形象地说:“那时的红绿灯路口,值勤的交警常常是打个盹醒来才过去一辆车。”

  1983年,洛阳日报社为记者配发了第一批摩托车:三辆红色的“黄河250”摩托车,供记者采访用。虽然只能在有采访任务时骑,但记者们已兴奋不已了。

  车买回来了,但是没人会骑,没人有驾照。经报社协调,请来几位“师傅”——洛阳市业余体校的摩托车教练,周末带大家到学校的操场上练车。

  当时的大街上,除了供电局、邮电局、公安局以外,也就是电影公司有几辆跑片子的摩托车。

  老记者们回忆,当时骑着摩托车上街,那个风光劲儿,比现在开辆“大奔”毫不逊色。有时候在岗点执勤的交警,也会找个理由把车拦下,东拉西扯一番后,提出要借车骑骑。

  马振奎说:“进入90年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了摩托车,市区路面上,汽车也开始占据‘半壁江山’,但多以公交车、运输车为主,小汽车点缀其间,而且多为公车。”从那时开始,单位工作车辆初步实现机械化,市交警支队车管所机动车入户业务逐渐多起来,洛阳也有了汽车市场。

  “现在平均每天就有百余辆新车入户,而且绝大多数是私家车。”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所长郭建民说,在车管所周围,每天停的车都有几百辆,其中至少80%是私家车。

  新世纪

  “打的”不算啥 争当“有车族”

  光阴荏苒,到了21世纪,随着城乡交通事业的发展,出门“打的”已不是奢求,“有车族”也渐渐增多。奔驰、宝马等名牌轿车时现街头,本田、大众更是常见。

  洛阳师范学院体育系学生马国杰大二暑假没回家考了“本本”。他说:“现在学车不仅是一种时尚,更是一种技能,考个驾照对以后就业也许有帮助。”

  家住涧西的李女士是一名护士,丈夫在潮州做生意,为方便孩子上学,给妻子买了一辆车。“孩子上学远,原来遇到下雨都是‘打的’,现在有了车,方便多了,冬天孩子不用受冻了。”李女士说。

  数字看变化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统计,1979年,全市共有机动车227辆;1989年,全市共有机动车15890辆;1999年,全市共有机动车307231辆;2008年,全市共有机动车658817辆。

  1997年,城市区通车里程265公里,信号灯控制路口40余个;截至2007年底,道路通车里程达到1171公里,信号灯控制路口达到225个。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