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2版:要 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关于赴乌鲁木齐市
经济开发区和高新区的考察报告
广告
公 告
关林路西延长线
铺设路面
公 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8 年 10 月 31 日 星期    【打印】  
关于赴乌鲁木齐市
经济开发区和高新区的考察报告
  编者按 2008年9月17日至23日,市委、市政府派出考察组,奔赴乌鲁木齐市学习考察该市经济社会发展经验,重点是学习考察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服务入园企业、促进园区发展的经验。考察归来,考察组根据考察情况写出了《关于赴乌鲁木齐市经济开发区和高新区的考察报告》。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考察报告》转发给了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委,市直机关各单位,各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以及各人民团体,希望各县(市)区、各部门、各单位特别是高新区和各工业园区认真学习、深入研究乌鲁木齐市两个开发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认真查找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努力加以改进和提高,以行政效能的新提高促进经济社会新发展。本报今日全文刊登《考察报告》,敬请关注。

  按照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连维良同志的指示精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刘应安带领市委办、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土地局、市商务局、市民营局、市行政服务中心、洛阳高新技术开发区、洛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伊洛工业园区、洛龙工业园区、洛阳工业园及一拖集团等单位的负责同志,于9月17日至9月23日,专程奔赴乌鲁木齐市学习考察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经验。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乌鲁木齐市两个开发区服务企业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乌鲁木齐市地处西北边疆,该市两个开发区靠着“兴疆富国”的理念和艰苦创业的精神,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打造金牌服务,促进经济发展,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其服务企业发展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是:

  1.围绕培育服务理念,强化服务企业的意识。

  进入“十一五”后,全国的开发区都开始了“二次创业”的新历程,乌鲁木齐市两个开发区坚持以国家强盛和兴疆富民为己任,以“西部一流水准,中国先进水平”为标准,以“致力于为企业创造价值”为服务理念,并以此为基础,注重弘扬“求真务实、创新进取、高效和谐、清廉勤政”的精神和“用心、责任、诚信、守法”的思想品质,塑造“活力、创新、和谐、发展”的新形象。理念创新后,开发区把重点工作放在价值观、服务理念等的培育上,大力开展组织文化建设,制定了《开发区组织文化建设实施纲要》,并根据纲要做了一系列的贯彻落实工作。通过持续的组织文化建设,开发区的价值观和服务理念已深入人心,成为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并融入到各部门、各单位的日常工作中,为强化企业服务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营造了有巨大吸引力和包容性的软环境。

  一是在全新疆率先实行了一厅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将工商局、国土局、国税局、地税局、卫生局、公安局、质监局、房管局8个职能部门和有关服务单位或派出机构集中在开发区办公大厅,涵盖开发区30多项管理服务职能,集中为企业服务,真正使企业不出园区一站就能够将所有业务办完。二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集中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集中完成联合审批,凡外来投资项目都进行集中会审、分头办理。联合办公大厅对招商项目实行会审会批同步并联式作业,简化手续,缩短办事时间。三是不断强化机关效能建设,通过制度保障方便企业措施的实行,先后推行了“一口清”、“陪同办”、“绿色通道”、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否定报备制、现场办公制度、为“明星企业”服务制度等,推行对明星企业、重点企业主动服务,对重大建设项目、重点工作任务实施效能督察等措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如:“绿色通道”制度规定,凡外来投资项目只要在八大产业和四大基地规定之列,除进行环保、建筑安全把关外,其他审批事项一律特事特办。“一口清”制度要求开发区工作人员及时了解掌握本职能业务范围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熟悉本职能业务及工作流程,并能用语言准确地为外来办事人员解释、解答,体现了“人人都是投资小环境”和提高“三效”(效率、效果、效益)的具体措施。四是推进目标管理,加强效能建设。开发区成立目标办,实行每月报进度、报计划,每季度有总结,每年有考评,根据考评来确定各委、办、局目标完成情况,并根据完成情况进行奖惩,以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服务水平。还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机关效能建设的制度:《效能公示类制度》、《效能限制类制度》、《效能引导类制度》、《效能反馈类制度》、《效能举报投诉类制度》、《效能监察监督类制度》、《效能告诫、奖惩类制度》。这些制度的推出和实施,明确了工作程序、工作方法、考核奖惩,提高了服务企业的质量和效果,受到了外来投资企业的普遍欢迎。五是印制投资办事程序活页。为了方便外来投资者,开发区印制了办理各事项流程图,放在服务大厅,供外来投资者翻阅了解。

  2.围绕促进投资、招商引资,服务外来投资企业提高发展水平。

  投资促进是开发区的“生命线”和“中心线”。两个开发区围绕新疆优势资源、新型工业化、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及乌鲁木齐市产业发展方向,结合自身的战略目标和产业结构,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东部产业转移及万商西进工程带来的重要机遇,强化“全党抓经济,关键抓工业,重点抓招商”的思路,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以新疆特色资源和周边区域市场为基础,全力提升投资促进水平,促进开发区加快发展。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强化产业分析,重点引进符合开发区产业发展方向的工业项目、能源资源项目以及科技型、外向型项目,夯实产业基础。二是强化投资促进服务链,围绕“项目引进——落地投产——扩大再生产”,多部门联动,实现无缝链接,提前做好项目的土地、规划、环保等服务,确保及时落地、早日投产。三是加强领导和组织保障,成立开发区投资促进领导小组,不断完善招商引资领导责任制,强化重点项目领导干部负责制。四是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切实激发各部门、各单位和各级领导干部招商引资的积极性。五是出台对外来投资企业的优惠政策。如:工业企业贷款财政贴息,科技创新扶持奖励资金,创业孵化专项资金,乌鲁木齐市留学人员创业扶持专项资金,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对乌鲁木齐高新区名牌产品、驰(著)名商标、专利进行奖励,鼓励企业引进、使用、培养人才,乌鲁木齐新区北区工业园“无费区”政策等。为确保优惠政策落实到位,高新区两委会对每一项政策都进行认真研讨,并以正式文件形式下发,使每一项优惠政策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3.围绕科学规划,为企业建设特色园区。

  两个开发区的各区块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各专项规划,依据《乌鲁木齐市规划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的授权由开发区负责组织编制和修编,报市规划委员会批准后组织实施。两个开发区的规划房产局同时负责开发区内城市建设用地和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核发“两证两书”(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竣工认可书),并负责各项规划的监督管理。两个开发区强调走特色园区之路,强调“先规划、后建设,富规划、穷建设,严管理”、“开发建设一期、超前规划一期、远期谋划一期”的发展思路。一是坚持科学规划,树立规划刚性原则,一切按规划办事;二是坚持高水平规划,从为后人留下历史遗产的角度组织区域规划,通过与著名规划、设计单位合作,提高规划的品位和水平;三是加大投入力度,保障规划经费,经济技术开发区每年投入开发经费500万元以上,高新区每年投入300万元以上;四是在考虑开发区产业布局和企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对区域总体规划进行整体修编,使各区块实现功能互补。

  4.围绕拓展空间和集约利用,保障企业建设用地。

  土地是开发区的命根子。经济技术开发区:贯彻区域融合发展战略,整合国家级开发区的机制优势和新疆建设兵团的土地资源优势,与兵团十二师实行兵地经济融合,建设合作区。目前,合作区首期15平方公里开发正大力推进。合作区的开发,不仅拓展了发展空间,也为将延伸区打造成为乌鲁木齐市高端商务区、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奠定了坚实基础。供地程序方面,开发区供地由乌鲁木齐市国土资源局派驻开发区的国土资源分局协调其他单位负责,经济技术开发区现行征地纳入乌鲁木齐市国土资源局计划,由其组织报批。土地出让方面,签订投资协议后,由国土资源分局根据规划,经由市国土资源局报市政府批准后进行“招、拍、挂”,并根据授权签订出让合同;开发区是无费区,除收取出让金、闲置费及分期付款利息外,不再收取其他费用;土地出让金进入开发区财政,并全额留存开发区使用;供地后,由开发区职能局相互配合进行监督检查,如发现违法现象,配合乌鲁木齐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支队进行处理。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分重视土地的集约利用。一方面,在签订《投资协议书》时约定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并制定了“如投资强度或产出效益不能按约定实现时,减小政策扶持力度直至收回建设用地”的条款;另一方面,加大对闲置、低效用地的收处力度,成立工作组,抽调人员专门负责此项工作,通过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掌握企业各方面指标,系统分析评估后进行收处工作。今年上半年,实际收回土地约100亩。高新开发区:制定了《乌鲁木齐市高新区工业项目投资履约保证金管理实施办法》,规定每亩土地投资强度不低于100万元。在企业与高新区签订《项目投资协议书》后7日内,按照每亩5万元的标准,企业一次性将投资保证金存入指定的银行专户。对不能履约的企业终止项目进区,对按时履约的企业按项目进度分期返还投资保证金。

  5.围绕为企业多渠道融资,持续提升企业发展硬环境。

  两个开发区着力创新思路,加大融资力度,以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和快速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一是推动非生产性国有资产向货币化、可流动性转变,提升国有资产的管理和运营水平,组建成立了开发区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为资本运作和融资搭建了平台。二是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争取贷款,与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等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三是敢于向社会、向企业让利,鼓励、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经济技术区的合作区、延伸区的多条市政道路都是采取这种方式进行建设。去年以来,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融资20亿元,超过前5年建设投资总和,有效保障了开发区基础设施大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为打造优异的硬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高新区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投资贷款担保服务。高新区出资3000万元成立了“乌鲁木齐高新技术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专门为高新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和咨询评估,加速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高新区的经济发展。

  6.围绕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乌鲁木齐市开发区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力军作用,着力构筑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一是不断加大企业自主创新的投入力度。2007年,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各类投入达5800万元,占年度财政收入的比例高达11%。二是为企业自主创新搭建产、学、研结合平台。成立了北京大学科技园、西安电子大学科技园以及中科院中试基地等,这些产、学、研平台运作良好,发挥了很好的创新、孵化作用。三是成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在企业设立分站,进站博士超过10人,在促进企业技术发展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受到自治区表彰。

  7.围绕提升服务内涵,优化入园企业的发展环境。

  一是加强对现有优惠政策的梳理,构筑鼓励政策体系。2007年以来,乌鲁木齐市制定出台了以《开发区投资促进规定(试行)》为主,《开发区支持科技发展鼓励自主创新资金使用办法(试行)》、《开发区进出口贸易奖励资金使用管理试行办法》、《开发区企业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为辅的投资促进政策,从自主创新、对外贸易、贷款贴息等各个方面给予企业鼓励、扶持。二是加快由服务企业生产向服务企业发展转变,帮助企业筹集发展资金。今年上半年,乌鲁木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扶持企业发展支出达到1亿元,帮助驻区企业取得贷款超过2亿元。三是着力增强服务的前瞻性,力争宏观上比企业看远一步、微观上较企业看深一层。2007年,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以及国家政策的基础上,认为2008年将是企业融资较为困难的一年,建立了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和风险投资体系,目前已成立开发区中小企业担保投资有限公司,在开发区风险融资体系构建上迈出坚实一步。四是搭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创新孵化平台。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了4个科技园区(孵化器)——创业服务中心、新疆国家大学科技园、百花村软件园和中亚科技合作园,依托高校、科研院所,通过提供信息网络、中介服务等专业化的孵化服务,促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实现了科技成果的产品化和产业化。五是依托战略联盟,搭建服务企业走出去的平台。高新技术开发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于2005年召开了乌鲁木齐市发展中亚市场战略联盟成立大会,于2007年9月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承办了“中国高新技术及产品展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入盟单位已达54家,其中国家级高新区38家,占全部国家级高新区总数的70%以上。

  二、学习经验,强化服务,大力推进我市园区经济发展

  对照乌鲁木齐市两个开发区的发展经验,我市各工业园区和市直各部门应当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

  1.突出发展主题,强化服务理念。

  发展是第一要务,服务发展是各园区和各部门的第一职责。无论何时何地,服务发展这根主线不能有丝毫动摇。要把提供优质服务、超前服务、全方位服务,作为各单位、每个党员干部的基本职责去落实。要结合全市“三新”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广泛开展“加快发展靠什么,我为洛阳做什么”大讨论,大力宣传和支持表彰地方经济发展、转变作风、文明执法等一大批先进典型,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发展”、“服务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上下一条心,全市一盘棋”等观念,增强党员干部和全市人民优化投资环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全市上下形成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努力造就干群同心,全民参与的社会环境。

  2.做好土地规划工作,当好经济发展先行者。

  市规划局和各开发区、工业园区都要学习乌鲁木齐市两个开发区“先规划、富规划”的经验,高度重视规划工作,为快速、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发建设创造条件。一是各开发区尽快选调专业人员成立专业组织。二是编制园区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重要地区城市设计和修建性详规等各层规划,以及各专项专业规划,并按程序报批,为园区发展提供法律依据和技术支撑。三是建议由市政府行文,授权开发区依据批准的园区规划实施规划审批和规划管理。市规划局负责业务指导和实施监督,重要项目由市规划部门组织专家委员会评审论证后报城市规划委员会审议。四是市国土局应在各园区设置机构,代表国土部门统一受理各企业的土地审批手续,“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确保为企业的服务在“一站”内完成。

  3.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展招商引资路径。

  完善招商引资政策体系,是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前提。要尽快出台对引资中介人的奖励规定、对委托中介机构招商的办法、对招商顾问的聘用办法等,以此调动各方面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实施“无缝链接”的服务措施,是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关键。今后凡通过招商入驻我市各县(市)区以及各园区的项目,由各园区、各县(市)区明确部门及责任人提供无缝链接,以提高效率,真正使来洛投资者安心、舒心和放心;采取以商招商的模式,是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有效办法。要对各县(市)区以及各园区的引进企业进行摸底,筛选出大个头企业以及龙头企业,一方面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要倾注更多力量,和投资者交朋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发挥他们在招商引资中的作用,吸引更多相关联的企业落户到洛阳;确定园区的产业导向,是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一环。我市的各类园区在特色产业的定位方面还不明显,因此,建议由市发改委牵头重新对有关园区进行分析和定位,确定产业导向,从而使各园区相得益彰,协调发展。

  4.办好行政服务中心,实现行政服务升级提速。

  一是规范审批程序,压缩承诺时限,提高服务效率。对我市涉企行政审批项目办理程序进行一次审核,与审批职能部门协商,减少内审环节,简化审批程序,压缩承诺时限,进一步提高审批工作效率;二是强化绩效考核,健全评比制度,完善奖惩机制。从今年第三季度开始,各园区和行政服务中心对各自管理的服务大厅要每季度对窗口单位行政审批效率进行排名,对排名前三位的窗口单位进行表彰,对排名后两位的窗口单位通报批评;三是实现“一站式”办公。审批职能部门设立行政服务科,整建制进入中心,减少内部运转环节,真正实现“一站式”办公。借鉴乌鲁木齐市和外地经验,按照《行政许可法》规定和省优化经济环境工作会议的要求,建议市编委下文,在不增加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的情况下,行政审批职能部门调整内设机构,成立行政许可服务科,负责本部门审批项目的规范、程序制定、登记管理、督查督办、统一受理、统一送达和窗口人员管理等工作,切实解决“前店后厂”问题,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程序,真正实现“一站式”办公,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5.加大服务体系建设力度,构筑坚实服务平台。

  缺资金、缺人才始终是我市经济发展中的瓶颈。我市各个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要学习乌鲁木齐市两个开发区的成功做法:一是组建适合各自实际条件的投资公司或建设开发公司,将园区资金、资产进行盘整包装,并通过与金融部门沟通、协调、合作,最大限度地筹集资金,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大规模开发、大力度建设解决资金难题。二是探索建立更具实力的融资担保公司,运用市场机制和行政手段两个措施,为中小企业发展构建融资平台。市高新区、经济开发区等园区也要创造条件建立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和风险投资的融资体系。三是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经济要振兴,人才是根本,开发区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各个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要创新人才管理使用理念,干部实行聘任制、雇员制,要在全国范围内广揽各类高技术人才,内部管理实行竞争上岗,真正为有技术、懂经营、善管理、能开拓干事的人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凡进入开发区、工业园区的所有人员都要纳入继续教育体系,制定学历、学位升级规划,努力打造一流的干部人才队伍,为经济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6.洛龙科技园区:

  拟从三个方面进行改进和落实。一是结合“三新”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在洛龙科技园管委会范围内迅速掀起“学习乌鲁木齐开发区,服务再上新台阶”活动。召开乌鲁木齐开发区先进经验宣讲会,介绍乌鲁木齐开发区的理念、经验和做法,开展大对比、大讨论,找差距、找不足、提建议;二是学习乌鲁木齐两个开发区,建立健全优质服务规章制度。一方面健全现有部门工作制度、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项目例会和周报制度、优质服务制度,另一方面学习乌鲁木齐开发区建立一口清制度、陪同办制度、否定事项备案制,对园区管理制度进行一次升级;三是报请洛龙区委批准,在洛龙科技园区试行全员聘任制,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问题;实行工作人员招聘制,解决高素质工作人员来源问题。

  7.洛阳工业园:

  结合我市实际,合理确定五大开发区的产业定位。高新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经济区以商贸为主,工业园区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洛龙科技园以汽车和新材料为主,伊洛工业园以综合性为主,实行错位经营,防止恶性竞争。要促进各开发区主导产业的迅速扩大,建立起富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真正做到以主导产业兴园区、以产业膨胀兴园区,不断提升园区档次和品位,使各开发区产业链不断延伸,关联产业迅速发展。

  8.洛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一是在园区选派首席服务官全面实行“无缝对接服务”;二是强化电子信息商务平台建设;三是强化开发区创业中心的产业引导作用,进一步加大开发区企业发展基金的投入力度,加大对限额以上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推进技术服务平台、转化服务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重点扶持洛阳联合CVT汽车无极变速器研发基地等企业自主创新平台建设;四是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坚持职能部门定期评议制度、企业处罚听证制度、政府部门行风评议制度,推进依法行政,规范权力运行,努力减少收费项目,争取逐步达到“无费区”的目标。

  9.伊洛工业园区:

  一是尽快完善园区的内设机构、工作职责和运行机制。按照中共洛阳市委洛发[2008]27号文件要求,抓紧实施园区内两个乡镇的整体代管工作,并充分利用代管乡镇的现有管理资源,按精简、统一、效能、服务的原则,设置完善管理机构,使园区的各项工作尽快走上规范化道路。二是树立超前的服务理念。先进的服务理念是加快园区发展的生命之本。三是解决好空间发展瓶颈。一方面,在引进企业时要签订投资协议书,约定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并制定“如投资强度或产出效益不能按约定实现时,减小政策扶持力度直至收回建设用地”的条款;另一方面,通过对顾龙路沿线建设用地进行调查,以及对万安山地、伊河滩地建设工业园区进行可行性调研,加大对闲置、低效用地的收处力度。

  10.高新技术开发区:

  大思维融资、大项目立区。和各级银行密切合作,建立几个融资平台;和国土部门、银行等部门合作,利用土地作质押,进行融资,确保基础设施的建设。瞄准1亿元以上的投资项目,将大项目的引进作为开发区的重要经济支撑。

  洛阳市赴乌鲁木齐考察团

  2008年9月28日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