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7版:洛 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一个女援建队员的 江油印象
光影中的岁月痕迹 
遗失声明
人 物 (国 画)
呕心沥血
思路花语
从“泥水路”到水泥路
新闻网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8 年 11 月 3 日 星期    【打印】  
生活感悟
一个女援建队员的 江油印象
王海健
  我和洛阳市援建四川灾区的人一起,来江油工作已经100多天了,其间我没有回家一次,而且还要继续工作一段时间。每逢夜深人静,我都会细细回味我在江油碰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会有很多感悟和触动。

  江油百姓

  初来江油,人生地不熟,加上纪律的约束,哪里也不敢去,只有晚饭后在近处散散步。有一天,我独自走在大街上,满街飘香的火锅味吸引着我东张西望。在一顶帐篷边上,一位70岁左右的老人正在吃饭。两个小板凳,一个当桌子,一个自己坐。眼前放着两样菜,正津津有味地吃着。我好奇地问:“大爷,就您一个人吗?”老人抬起头操着浓浓的川音说:“要的。”“家里其他人呢?”“没得了。”老人边吃边回答。我正想走,老人问:“你是干啥子的?”我站住回答:“我是从洛阳来的,来江油帮助恢复重建的。”这时老人收起碗筷把“桌子”腾出来让我坐,又从帐篷里提出一个茶壶往地上一放,倒了两杯茶请我喝。我们一边喝茶一边聊天。老人原来住在太平镇德胜村,地震把他家的房子震塌了,老伴、孙女没了,儿子、媳妇在外地打工,地震后回来了,之后又走了。他被村里安排在帐篷里,他们村像这种情况的还有几家,都住在附近。村里给他们解决了基本生活用品,发了粮食,发了生活补助费。他又告诉我,他们家的房子村里正在规划,让自己选户型,听说还给发建房费呢,是河南给的。他很感谢政府,感谢河南人。他说等房子规划出来,就让儿子回来盖房子,搬回去住。看着老人满足的神情,我感动了。

  又一天,我走进一家商店想买几个扣子。店主看我四处张望,就问:“你是河南来的?”我想都没想回答:“是。”店主有三十来岁,很清秀,我一下对她产生了好感,问:“你怎么知道我是河南人?”她指指我穿着的T恤衫说:“上面印着字呢。”我低头一看笑了。她问我:“要点啥?”我说要几个扣子。她带我走到柜台前,里面有十几个小盒子放着不同类型的扣子。我挑了几个问:“多少钱?”“要啥子钱嘛,你们大老远地来支援我们,这么辛苦,以后有啥子需要,就来,没得问题。”

  看着她,我很感动。

  好好活着

  我两次走进北川。第一次是前线指挥部组织的。进入北川县城,眼前的一片片废墟、一件件遗物,让人惨不忍睹。

  在一栋危楼的晾台上,主人晾晒的衣服和开着红花的月季正随风飘动。可是现在它再也无法被主人收回叠好放进衣柜了;红的花绿的叶,主人再也不能为它施肥浇水了。在一个庞大的石头下面有一个黄绿相间的儿童篮球,上面清晰地写着“乔丹”两字,它被挤压在一根圆木和石头之间,中间是一摊泥水。我驻足凝视,仿佛看到一个天真活泼的孩童正在院子里玩耍,梦想长大要成为第二个乔丹时,老天爷瞬间改变了一切,物留人去,孩童的梦想永远定格在石头与圆木之间。我含着泪水走出了北川县城。

  第二次进北川,是十一国庆节期间。丈夫和女儿听说我回不去,就坐火车来江油看我。到达江油的第二天,他们就要求去北川看看。此时的北川与我第一次看到的已是面目全非了。挂着衣服的晾台、石头与圆木间的篮球……都已经被那场百年不遇的大雨冲下来的泥石流淹埋,能看到的只剩一些倾斜的露着红色、黄色的楼顶了。

  在县城边上有许多人在出售震前、震后、洪水后的照片,根据大小,5元、10元、30元不等,有不少人在买,我也掏10元买了一张。拿着照片,凭着记忆给他们讲着第一次到北川看到的场景,特别是讲到“篮球”时,看到女儿的小嘴绷得紧紧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又看看丈夫,此时的他,也紧锁眉头一言不发。

  “多难兴邦”,活着的人,正在重建一个新北川,告慰冤魂!我们全家怀着沉重的心情离开了让人揪心的北川。

  回到江油后,我带着他们参观市区。看到在昌明河边、在大街小巷爆满的火锅店内,一桌桌牌友、一桌桌茶友、一桌桌食友非常安逸的场面时,我突然悟到:人活着,就有希望,人活着,就要好好活,善待亲人,善待朋友,善待自己,活好每一天!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