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复仇者
作者:易中天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内容简介:《易中天中华史:青春志》将和您一起了解我们民族的青春期——东周时期。去看看那些杀身成仁的刺客、追求真爱的美人、义无反顾的战士、忠贞不二的人臣、力挽狂澜的使节以及人情味十足的鬼神。
赵襄子又看了豫让一眼,然后长叹一声说:“好吧,拔出你的剑来!”
豫让就把剑拔了出来。这是他第二次行刺。为这一天,他吃尽了苦头。
豫让要杀的这个人名叫赵毋恤,是当时晋国最有权势的人之一,死后谥为襄子。
豫让行刺赵襄子时,春秋时期已经结束,战国时期尚未开始。晋国国君的大权,包括土地、人民、资源和财产,早已旁落到了六个氏室手中。氏室,就是大夫的家族。天子的家族叫王室,诸侯的叫公室,大夫的叫氏室。把持晋国大权的氏室,是赵、范、中行(háng
杭)、知(zhì智)、魏、韩六家。
知氏的家君叫智伯,正如晋国国君叫晋侯。豫让是智伯的手下。
公元前453年,智伯死了,他死在六大氏室的争权夺利中。起先,是智伯联合赵、魏、韩三家灭了范氏和中行氏。然后,是赵襄子、韩康子和魏桓子联合起来灭了智伯。赵襄子为了解恨,还把智伯的头盖骨刷上油漆做成了酒具,也有人说,做成了夜壶。
杀人不过头点地。襄子的快意恩仇,在豫让那里就是奇耻大辱。豫让决心复仇。复仇之路坎坷曲折,艰难而漫长。
其实,知氏兵败之后,豫让原本是逃进了山里的,但为了智伯,他又改姓更名,潜入晋阳(今山西太原),假扮成服劳役的犯人,到宫里去粉刷厕所。抹墙的刷子里暗藏着尖刀。只要赵襄子现身,他就一刀刺过去。
可惜“天不灭赵”。正要走向厕所的襄子忽然心中一动,两道鹰隼(sǔn)般的目光立即射向豫让。
豫让束手就擒,而且供认不讳,公开承认“就是要为智伯报仇”。
卫士们围过去拔出了刀,襄子却挥手下令放人。他说,这是一个义士啊!智伯死了,并无后代。他的家臣竟然来替他报仇,难得呀!
然而豫让并不甘心,但他仍以本来面目招摇过市,肯定是不行了,必须整容。于是,他拔掉了眉毛和胡子,又在身上涂满油漆,弄出中毒后的累累瘢痕。为了验证整容效果,他假扮成乞丐去要饭,走到家门口,连他妻子都认不出来,说:“这人的声音咋那么像我丈夫呢?”豫让便吞火炭把嗓子弄哑。如此受尽折磨,终于面目全非。
面目全非的豫让潜伏在赵襄子的必经之路上,准备一搏。赵襄子的车辇也按照原定路线,缓缓过桥而来。但谁都没想到,拉车的马突然惊了。
心有灵犀,赵襄子一跃而起——一定是豫让,别让他跑了!豫让再次被捕。照理说,这回他再没可能也没理由被放过了。
赵襄子该怎么办?豫让又该怎么办?
3
幼年生活
奠定一生基础
如果孩子在成长中出现了问题,那么家庭就是能够破解这个难题的黑匣子。打开孩子幼年生活的黑匣子,我们会发现,原来孩子出现的问题在他刚刚牙牙学语的时候就有征兆:3岁的时候,他一离开妈妈就哭,所以他现在很依赖妈妈,什么事情都要妈妈解决,难以适应住校生活……
幼时生活的环境以及父母或身边的人给予孩子怎样的感受,往往影响孩子的一生。比如判断是非的能力,对待亲朋或陌生人的态度,独立自主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的团队意识,这些是由孩子根深蒂固的习惯决定的,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难以改变的。如果父母期望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教育或素质,那么自己应该先做个高尚的人。这样,才能给子女以良好的道德与情感教育。
当孩子用稚嫩的声音说出大人的话时,我们常常被孩子的幼稚与语言内容的成人化之间的反差逗得开心不已,但是等我们真的安静下来,就会看到自己是怎样把自己的主观意志或人生价值观加到了孩子的身上的。
幼儿是以各种感觉来认识这个世界的,凡是幼儿能够看到、听到、体验到或感受到的东西都可以叫作早期教养,比如走路、吃饭、说话等。如果幼儿在这些成长过程中遇到难题了,父母要做的只是给他们一个安全的环境和适宜的引导。但是,父母所有的教诲和指导不是都能被孩子接受和吸收的!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注意孩子的年龄和心智,不要灌输给他难以接受的理论和事实。
“三好学生”是有中国教育特色的一个词汇,代表学习好、身体好、品德好。我常常怀疑,“三好学生”的道德水平是怎么测验出来的?我在欧美读书时,发现那里既没有选模范生,也没有“三好学生”。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非常明白:绝大多数三好学生都是“好”在智育上,只是因为功课很好就可以成为“三好学生”。
大女儿还很小的时候,每当我们的生活出现疏漏,我们就故意在她面前说:“哎呀,这事情爸爸(妈妈)做得不好,对不起啊。”其实,我们是要她习惯,爸爸、妈妈不是神,也会犯错误,犯错不要紧,坦率地承认并且及时改正就好了,她也要向爸爸妈妈学习,敢于承担自己在生活中的每一份责任。
这种形式的话,我们在女儿面前讲了3年,使她终于懂得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了。在我们家,承担已经是一种氛围、一种文化了,我的女儿们会为这个家庭做事,但是出现问题的时候,也不会推诿。
这是一种人生教育,和学校教育不同。现在,很多家长在这方面做得不好。我们会发现:一个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在公司里可能不太爱交流,一个在学校里一直表现很优异的学生到了公司总是没有很好的创意……出现这些情况,就是父母没有给孩子真正的人生教育。
只关注功课的中国父母们只会让孩子成长的道路变得越来越窄,让孩子的优秀变得越来越狭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