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夏秋连旱,给我市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影响。持续干旱给我们敲响警钟,人们更感水资源宝贵。如何节约用水?有哪些做法值得大家借鉴?本报今起刊发“建设节水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节水,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缺水,这个词在不少市民看来仍然遥远。其实,境内河流众多、大小水库星罗棋布的洛阳,即使没有严重干旱的困扰,也仍然是个缺水城市。
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185立方米,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我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不足430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属缺水城市。
“怎么可能?”有不少市民对此感到意外。很多洛阳人认为,我市地跨黄河、长江、淮河三大流域,怀抱四河七渠,除了小浪底、陆浑、故县等大型水库,还有百余座中小型水库,仅小浪底水库总库容就达126.5亿立方米,应属于富水地区。
“我市看似水资源丰富,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该负责人解释,一个地区的水资源总量是指本区域内每年可再生的水资源量,并不是区域内实际保有水量和流经本区域水量的总和。我市境内主要河流的径流量多数是过境水量,小浪底、陆浑、故县等大型水库所蓄水量是河流的调蓄水量,并不都属于我市水资源总量的范围。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2008年10月被确定为全国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市以来,我市通过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等手段,全力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各项工作并于上月底通过国家验收。
在建设节水型社会中,如何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在日常节水方面,洛阳理工学院的做法值得借鉴。
首先,该校在校区40万平方米绿地上安装了3万个自动喷头,与原来的浇灌方式相比,采用喷淋灌溉每年可节水4万余吨,节约水费支出约13.4万元。其次,该校在王城校区建设中水处理站,将8栋学生公寓1.1万名学生产生的洗漱、洗浴用水进行收集,通过MBR生物反应器处理后,用于冲洗厕所、灌溉绿地、冲洗车辆、喷洒道路等,每年可节水15万立方米,有效地减少排污总量,减轻了对城市水体的污染。此外,该校还将校区浴池的650个喷淋头安装了智能刷卡洗浴系统,以刷卡控制水头龙出水或停水,并完成计费和扣费。该系统投入使用后,每天可节水180余吨,每年可减少水费支出11万元。
本报首席记者 石蕴璞 通讯员 陈亚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