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城保护与整治项目实施后的洛阳老城(效果图) |
| 街道破败、房舍危旧的洛阳老城现状 |
|
开栏语
老城,是迄今我市尚存的唯一一处保存完整的古代城池,却又是我市目前最大的棚户区。为传承文化,改善民生,提升档次,我市启动了古城保护与整治项目。如何进行创造性保护古城,改造提升后的古城是啥样儿?……围绕这些内容,本报今起开设《传承文化 改善民生 实施古城保护与整治》栏目,敬请关注。
“一千年文明看北京,三千年文明看西安,五千年文明看洛阳。”这是对中华文明史和洛阳历史地位的最好概括。然而,作为迄今洛阳尚存的唯一一座古代城池,老城在历经岁月与战火的洗礼后,昔日飞檐耸峙、鳞次栉比、古色古香的盛景早已不复存在,而成为我市面积最大、条件最差的棚户区。文化渴盼涅槃,民生呼唤改善,实施古城保护与整治迫在眉睫。
地位 :洛阳尚存的唯一古代城池
始建于金兴定元年(公元1217年)的洛阳老城,自建成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其城池格局、街巷框架基本未变,是我市迄今尚存的唯一一座古代城池,也是我市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一座古城。
据《洛阳市老城区志》记载,老城城墙在金元时期仍为夯土结构,至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始包砌城砖,至此老城轮廓最终确定。明清以来,老城一直是河南府治或洛阳县治所在地,是洛阳及豫西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老城拥有极其丰富的人文景观,董公祠、妥灵宫、文峰塔、府文庙、明清鼓楼等人文景点星罗棋布,是河洛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外地游客探寻古都洛阳文化记忆的必到之处。
现状 :“棚户”遍地,大不“宜居”
老城旧有“九街十八巷七十二胡同”之说,曾有很多历史名人典故,而如今民居杂乱交错,街巷深处,不少院落倒塌,有的成为危房,几十年无人居住。
在老城区东南隅、西南隅历史文化街区内,有30%是公共房屋。老城区房管局负责老城区公共房屋的修缮工作。每逢雨雪天气都是他们最忙的时候。一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房子的椽子是桐木,过几年就会沤断,即使彻底翻修房顶也只能坚持10余年。
由于缺乏整体规划与保护,数十年来,老城区民居擅自改建、私搭乱建房屋行为屡禁不止,80%以上的民居为砖混结构、红砖立面、平屋顶、二层为主的建筑形式,原有传统民居的格局被切割破坏,“院中院”现象普遍存在,住户与住户之间距离很近,采光和通风条件很差,屋内狭小、阴暗潮湿。
此外,80%居民家中无厕所、暖气、煤气等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难以介入。
采访中,一名在此生活的居民说,家里无暖气、无煤气,用的是公共厕所,半夜三更还要去几百米远的地方方便,他早有搬家的念头。家住广平街14号院的冀伟萍说,自家院子门前常年没有路灯,前些年治安乱,一到晚上就不敢出门。一名外地游客感叹:“老城街区内的私家大院经年失修,就连最具代表性的文峰塔,三面都被低矮破建筑包围,连给文峰塔照个全身照的地方都找不到。”
老城区委书记陈金剑说,老城区是洛阳在多个历史时期城址叠加的区域,是洛阳城市文化传承至今的核心物质载体,但现在成为我市面积最大、条件最差的棚户区,古城保护与整治刻不容缓。
呼唤 :民心所向,改造正当其时
虽然在20世纪70年代,老城区在不破坏原街道格局的基础上,将所有道路铺上水泥;2001年,又将东、西、南、北四条大街铺上青石板,重建丽景门和鼓楼,但这种“补丁式”的修葺,并未真正改变老城的破败景象。老城居民未能切实享受身居古城的优越性和地缘优势带来的发展机遇,老城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被占用或闲置,形成抱着“金饭碗”其实没收益的尴尬局面。
近年来,老城区紧扣国家大遗址保护和创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核心载体的契机,多次召开东南隅、西南隅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整治座谈会和市民讨论会。
在充分调查民意及征求专家意见基础上,2009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古城保护与整治项目,努力使其成为既具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又具现代气息和特色的洛阳新名片,既体现保护利用历史文化,又最大限度改善民生。
今年8月5日,古城保护与整治修建性规划得到省住建厅、省文物局的正式批准,古城保护与整治拉开序幕。
古城改造,重在民生。如今,过半居民已签署征迁协议,破旧房屋也开始拆迁,古城保护与整治项目,终将为这座古城洗去岁月的尘垢,使古老的华夏历史文明重绽华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