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日前,新安县召开全县领导干部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河南省综合经济实力十强县之一,如何借助深化改革东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成为会议的中心议题。该县提出,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转机制、破瓶颈、创优势、增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 走特色工业化之路
2012年,新安县民营经济销售收入完成650亿元,撑起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但是,企业规模不大、产业层次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已经成为该县的必然选择、必由之路。
该县提出,要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参股或控股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投资项目,深入开展“全民创业”活动,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坚持“非禁即入”原则,放开市场,放开投资领域,使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享有同等的发展机会、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权利、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权利。
同时,要坚持以提高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推动新安由传统工业大县向新型工业强县转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该县坚持以洛新、新安两个产业集聚区为平台,着力打造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铝钛产业和销售收入超500亿元的先进装备制造及新材料两大产业集群;巩固万基控股集团在全国500强的位次,确保“十二五”末实现超“双三百亿”目标;大力推动全民创业,通过5年至7年的努力,使全县工业经济年销售收入超2000亿元,努力营造“龙头骨干企业顶天立地,‘小巨人’企业枝繁叶茂,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崭新格局,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新安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2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农村人口有序进入城市并在城市就业创业、享受市民待遇的城镇化。新安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的问题由来已久,已成为制约发展的一大瓶颈。近年,新安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坚持“四化”同步,以产兴城、产城互动、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理念,以“一刻钟环城经济圈”为重点,集合生产要素,集聚人口资源,集中功能构建,并全力搞好“五城同创”活动, 取得了显著成效。
下一步,新安县要坚持走新型城镇化引领的路子不动摇,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一体发展,坚持以产业为基、就业为本,推进以产兴城、产城融合,把产业打造成城市发展的根基,把城市打造成产业发展的平台,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争取到2020年前后,县城人口达到20万,小城镇人口达到10万,城镇化率提升到50%,建成“宜居、宜学、宜业、宜游”的现代化中等城市。
3 提升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对此,新安县提出,要持续推进调结构、促转型,不断提升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强力推进项目建设,着力加快千万元以上重大项目推进速度。要围绕主导优势产业做好项目谋划,积极发展铝钛精深加工、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链项目;要积极培育电子商务、物流运输、动漫文化等高科技、高附加值项目;要加大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力度,特别是要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产业集聚区的承载力和吸纳力;要完善项目建设推进机制。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要通过土地二次流转、多次流转,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要加大对特色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要积极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带动乡村游、城郊游等生态旅游开发建设,打造特色更加鲜明的现代农业。
大力发展旅游及三产服务业。要通过深化旅游体制改革,围绕打造大黄河之旅休闲度假中心这一目标,以“四景一水”,即青要山、黛眉山、荆紫山、龙潭峡、万山湖为支撑,按照“块状发展、集聚融合”的思路,努力把新安北部近400平方公里的黄河黛眉山旅游区建设成为山水特征鲜明、服务要素齐全、现代服务业活跃的洛阳山水生态旅游度假区。
此外,要按照全会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双倍增”计划,继续巩固和深化与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搭建产学研平台,强力推进科技孵化器建设;要积极落实科技创新奖励政策,营造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要积极培植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步伐,推动县域经济大发展。
4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新安最宝贵的资源、最核心的优势,也是新安人民最大的福祉。对此,该县提出要切实强化“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真正把生态建设摆上位置、提上日程。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该县环保工作的重点是守好一条底线(生态保护红线)、用好两个载体(减排治理活动和“创模”活动)、实施三大工程(碧水工程、蓝天工程和生态保护工程),让新安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要全面实施林业生态建设提升工程,以小浪底库区绿化、景区绿化、景观廊道绿化(新310国道、连霍高速、新峪景观大道、新青景观大道)和村庄绿化等为重点,巩固现有退耕还林成果,积极实施退耕还林二期工程,确保新安境内应绿尽绿,实现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双增”目标。同时,要建立健全能源、水、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和监管机制,着力实现集约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
本报特约记者 郭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