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店镇泰山村组织村民代表开展民主议事,讨论决定“一事一议”项目 (资料图片) |
|
核心提示
在第六批后进村整顿工作中,汝阳县委组织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积极整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性资金,从创新机制入手,充分发挥其在后进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整治等方面的支点作用,科学安排,集中使用,有效促进了后进村的整体提升。
■找好支点 巧用小钱办大事
近日,汝阳县蔡店乡蔡店村村民代表大会全票通过了安装路灯和监控探头的决议。随后,该村利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作为项目启动资金,又自筹一部分资金,很快便完成了村内重点路段的亮化和安防设施建设。此举解决了该村长期困扰群众晚间出行的难题,大大提升了群众的生活安全感,可以说是用“小钱”办了一件受群众欢迎的大事。
蔡店村是汝阳县确定的第六批14个后进村之一。由于历史原因,该村在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等方面明显落后于其他村。同时,因缺少集体经济支撑,该村改善全村落后面貌的资金投入几乎为零。被确定为后进村后,该村寻找落后症结,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从满足群众最迫切的实际需要入手,积极推进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的投入,有效解决了资金难题。
和蔡店村一样,“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正在其他13个后进村积极实施。该奖补政策在后进村整顿工作中“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正在逐步显现,有限的政策性资金将“变身”为一个个惠及群众的公益项目。
自全市第六批后进村整顿工作开展以来,汝阳县在全面部署、分类推进的基础上,把破解资金难题作为首要任务,积极探索“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与后进村整顿工作的契合点,将尽可能多的资金用于后进村整顿。同时,整合后进村“联建”部门的扶持资金,以此为支点撬动整个后进村整顿工作有序推进。
今年以来,汝阳县切块划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50万元,专门用于第六批后进村的项目扶持。这一数字比去年第五批后进村整顿工作中投入的60万元增加了一倍多。
■突出重点 创新机制促活力
汝阳县在第六批后进村整顿调研中发现,无论是经济落后的“穷”村,还是人心涣散的“乱”村,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农村面貌亟待改善、缺乏特色产业支撑等问题,尤其是公共文化活动场所的缺失,导致了群众文化生活的极度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群众参与村集体事务的积极性,影响了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开展。
近年,随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深入实施,相关项目也让群众得到了实惠。调研中,村级党组织及村民代表普遍希望进一步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的扶持力度,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用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无疑为解决后进村公益项目实施难题找到了一个最佳途径。
从今年开始,汝阳县变过去“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平均用力”为“重点倾斜”,在遵循有关使用原则的前提下,坚持办实事、重实效,以社会效益为目标,重点支持群众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利益最直接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县委组织部从创新机制入手,会同财政部门针对后进村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流程,从项目预审、工程验收、资金奖补等环节严格把关,实行“逐级申报、项目化管理、先建后补、报账兑现”的管理模式,切实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的最大效用。为确保项目质量,县委组织部采取后进村党支部书记公开答辩的形式,组织财政、建设、水利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评委会,根据各村重视程度、项目整体规划以及答辩情况认真审查、筛选,择优予以重点支持。各后进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要求,做到群众知情、共同参与,确保公开透明、推进有力。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实施,成为后进村加速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有效途径;民主议事和决策成为后进村群众参与基层民主建设的新平台,有效激发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
■打造亮点 着眼细处抓成效
在后进村整顿工作中,汝阳县围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根据后进村的不同情况,实行一村一策,指导各村制订切实可行的整顿方案,谋划符合村情的公益项目,从细处抓成效,以实干赢民心,确保村村有亮点、村村得提升。
目前,全县14个后进村已谋划公益项目42个,并建立了整顿台账,明确了目标责任,排出了时间进度,各个后进村之间展开了一场建设公益项目的“竞赛”。
该县城关镇青气村新建村文化广场一座,购置了健身器材,群众休闲有了好去处;针对群众吃水难问题,该村计划铺设管道600米,彻底解决6个村民组700余人的吃水难题。柏树乡秦停村正在积极争取包括“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在内的政策资金,实施秦停水库清淤、加固和升级工程,准备将这一项目建设成造福后代的民心工程;400平方米的文化娱乐休闲广场和一个村级公厕正在积极筹建;自筹资金2万元对村文化大院进行粉刷、室内装修及办公设施更换,使村级党组织阵地焕然一新。三屯镇三屯村修复村部门前派出所至信用社路段污水渠350米,畅通排污渠道;大力开展“三化”行动,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小店镇虎寨村积极规划“一事一议”奖补资金,修建两个村民组的通户道路,铺设1条800米的生产路,解决群众出行、生产和生活方面的问题。 (汝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