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介绍 葛浩文1939年在美国加州出生,20世纪60年代在海军服役时开始在台湾学习汉语,后获得印第安纳大学中国文学博士学位,目前是英文世界地位最高的中国文学翻译家。他的翻译严谨而讲究,“让中国文学披上了当代英美文学的色彩”。1984年,他还创办了《当代中国文学》杂志,为传播中国文化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
|
莫言得了诺贝尔奖后,美国汉学家、中国文学研究者、“西方首席汉语文学翻译家”葛浩文教授的知名度,迅速从学术界扩展到了更广泛的读书界。前不久,葛浩文来到中国,在北京、沈阳、上海等地的高校参加了一系列围绕“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研讨活动。关于翻译,葛浩文有他的特殊心得:“作者与译者之间,是一种不安、互惠互利,且偶尔脆弱的关系。”
译者与作者之间的关系有时“很脆弱”
莫言得奖后,很多人说,葛浩文的出色翻译以及他在翻译时对莫言原著进行的许多大胆删节甚至改写,使译本更适合西方读者的阅读口味,才引起了诺奖评委对莫言小说的青睐。对此种传言,葛浩文予以“断然否认”。他认为,莫言得奖首先是因为小说写得好,而他对莫言作品的删节与技术处理“并不多,很有节制”。
葛浩文在翻译中的创造性影响,依然不能被忽略。他在每次演讲中也一再呼吁读者对译者的作用与劳动给予更多的重视。
“译者是人类精神的信使。翻译是不同文化的融合,是创造性的价值生成。虽然翻译中对原著而言会失去一些东西,但这不是译者的错,翻译是必须的。有人说,90%的翻译是不好的。但是,谁不想做那余下的10%呢?”葛浩文说。
葛浩文认为,译者与作者之间的关系有时“很脆弱”。他说:“很幸运的是,我与大多数小说家的合作都很愉快,尤其是与莫言的合作,他对我将其作品翻译成英文的工作大力支持、鼎力相助。他很清楚汉语和英语之间是不可能逐字逐句一一对应的。他会很体贴、和善地给我解释作品中一些晦涩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他明白翻译是对原文的补充而非替代。”
葛浩文在翻译莫言的小说时,有时会根据他对小说的理解以及照顾西方读者的趣味习惯,做一些必要的压缩,比如《丰乳肥臀》有十几页内容被他删去未译。但葛浩文说,他其实改动得并不多,很节制,绝不像外界传说的那样对原著大刀阔斧甚至几乎重写。莫言的《四十一炮》他就几乎没有改动,全样译出;即将在美出版的《檀香刑》,他的改动也很少。
被诸多中国作家“围追堵截”
在饭桌上,葛浩文熟练地挟着中国菜,轻松地谈起他翻译莫言《天堂蒜薹之歌》时的故事。这或许是有关翻译家在译介过程中的创造性作用的最生动例子。
当时葛浩文很喜欢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这是他继《红高粱》之后译的第二部莫言作品。译完后他把小说交给美国的出版社,当天晚上,出版社编辑就激动地打电话来,对他喊道:“这部小说的最后一章太可怕了,简直糟透了!”
小说最后一章是关于那些贪官污吏如何被调走、惩处等后续情况的详细交代。葛浩文赶紧打电话给莫言商量,当然他没有把美国出版社的原话转达给莫言,只是问莫言能不能同意他把这些有关官员具体去向的部分给隐去不提?两星期后,葛浩文收到莫言寄来的20多页手稿,竟然是莫言完全重写的最后一章内容,非常精彩。小说在美国顺利出版,被认为是中国作家所创作的最精辟、最犀利的社会批判性作品。后来《天堂蒜薹之歌》在国内再版时,莫言沿用了葛浩文建议修改后的美国版本。
不是每个作家都像莫言那样对葛浩文完全信任,有的作家对作品如何翻译比较在意。
莫言得了诺奖之后,葛浩文就陷入了知名或不知名的诸多中国作家的“围追堵截”之中。请托太多,葛浩文觉得自己实在来不及翻译。究竟什么样的作品能被放到葛浩文的翻译案头?朋友的推荐固然是重要途径,但葛浩文有自己的选择:“我只译我喜欢的小说。”
已译20多位重要中国作家的作品
目前他已翻译了王朔、朱天文、李锐、刘恒、阿来、毕飞宇、苏童以及萧红、老舍等20多位重要中国作家的作品。今年葛浩文刚译完莫言的《蛙》,另一本莫言的小说集《变》也已译完,那将是第一本在印度出版的莫言小说。
现在,葛浩文手头即将译完的是刘震云的两部近作《我叫潘金莲》《我叫刘跃进》。美国的出版商也大赞刘震云的小说,认为情节生动,必有市场,不仅爽快答应出版,还托葛浩文向刘震云要签名。
葛浩文觉得,他有责任把另外许多中国当代最优秀作家的作品翻译介绍给西方读者。比如王安忆的《富萍》,小说很难译,美国市场前景也不看好,但葛浩文个人很喜欢,决心要翻译出来,没想到译了1/4就搁下了,一拖几年。葛浩文觉得抱歉,但王安忆对他非常信任,并不打算更改她与这位美国老朋友之间的承诺。
多年前,葛浩文曾翻译过贾平凹的《浮躁》,最近他又挑选了贾平凹的近作《高兴》,因为他觉得这个小说的故事有意思。“但贾平凹认为,如果他的代表作《废都》一直都没人译的话,将是他一生最痛苦的一件事。”葛浩文幽默地说。所以,后来葛浩文接下了这个活儿。
(据《文汇读书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