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夏长、秋获、冬藏,一年都是好景致。但春夏揖别,秋去冬来,在时间的秩序里无缘聚首,怎么办?面对这一点,宋朝人很聪明,他们把四季的花样拼在一起,让它们长相厮守,这便是宋代流行的“一年景”。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里,对此有一段描述:北宋靖康初年,京师妇女喜爱用四季景致为纹样,从丝绸、绢锦到首饰、鞋袜,“皆备四时”;把春桃、夏荷、秋菊、冬梅等更多的四季花朵图案,“皆并为一景”。京城人把这种从头到脚展示一年四季景物的穿戴,称为“一年景”。
“宋仁宗后坐像”画,侍立左右的两个宫女,头戴花冠,簪嵌了近百朵花儿,缤纷斑斓的头饰,展示了“一年景”的花样年华。
福州南宋黄升墓,出土了两件精美的绣花绶带,刺绣纹样几乎囊尽了一年景里的所有花卉:荷花、山茶、杜鹃、桃花、菊花、蔷薇、芙蓉、石榴、秋葵、海棠、牡丹等。墓主头罩金丝彩冠,冠上应该插满了鲜花,不过除了金银珠宝,鲜花早已化成泥了。这便是鲜花的可爱处,不留恋、不永恒。
两宋时,宫廷盛行簪花宴,御苑常备应节鲜花,做赏赐、宴会簪戴之用。宋太宗曾在宴会上赐千叶牡丹给寇准簪戴。《宋史·舆服志》卷五载:宋制,新进士赴闻喜宴时,要由皇帝赐给花戴。司马光中进士时,在闻喜宴上,同榜进士皆受赐簪花,偏他不动,旁人劝他:“君赐不可违也。”他才勉强把花戴上。
宋室风雅,民间风行。聪明的女人,把应季的鲜花夹在书册中间,留作冬天簪髻插花之用,宋人称之为“花腊”。不过,干花易碎,也不够鲜美,于是,女儿家们又想出了好办法,做假花吧,称之为“像生花”,美好的向往产生美好的称谓,“像生花”暗示了一种对自然美的模仿,就像日本人将插花称“生花”一样。鲜花昂贵,且有季节的局限,那就簪戴“像生花”吧。“像生花”可以做出一年四季的各色花朵,如果喜欢,就把一年四季的花朵都簪戴起来。就这样,“一年景”花冠成为时尚宠儿。
“一年景”在朝野上下风靡,一直持续到南宋末年,元代已经没有这份风雅了。“像生花”也有贵贱之分,南熏殿旧藏《历代帝后图》中所描绘的皇后服饰、仕女花冠,恐怕是最昂贵的“一年景”了,花冠上的“像生花”是用罗绢、金玉、玳瑁等制成的,普通民女恐怕只能自选力所能及的花料了。然而,无论高低贵贱,向往自然的美丽,那是每个人的生命底色,自然的起点是平等的,有何戴不起呢?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