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洼不平的土路变成宽阔的水泥路,阴暗潮湿的窑洞“变身”崭新的小别墅,荒山、荒坡、荒沟建起了果蔬采摘园……以往去过洛龙区龙门镇王山村的人,如今会看到,这个距繁华市区不到10公里、紧邻洛栾快速通道的穷村,通过推进土地流转、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旅游等措施,实现了华丽转身。
“搬来”的幸福生活
青砖白瓦的新房依山而建,火红的灯笼在院前摇曳,葱郁的绿树环绕村庄。这就是龙门镇平泉社区王山特色文化村。
“我们搬进来一年多了,来看看布置得咋样!”村民周雪会拉着记者去参观她200多平方米的“新家”——带阳台的两层半楼房、客厅里灰色的布艺沙发、墙上的实木雕花装饰、暖融融的地毯,彩电、冰箱、空调等家电样样齐全。周雪会笑着说,她正儿八经成了城里人。
去年下半年以来,周雪会和同村111户人家从2公里以外的山沟里,搬进平泉社区王山特色文化村。
提起生活的变化,村民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王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王岳恒介绍,王山行政村由王山、上侯沟、下侯沟3个自然村组成,共有400余户不到2000口人,2000多亩耕地中大多为荒山、荒坡、荒沟,基本上是“靠天收”。村民收入低,去年建卡贫困户就有300余户。有些人仍居住在年久失修的房屋和土窑洞内,每年汛期,部分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都会受到威胁。
村民韦向辉说,以前住在山沟里,用的是旱厕,雨天出门一脚泥,买东西、看病也不方便,男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挣钱,留下女人和孩子在家。
刚搬入平泉社区的村民岳建立说,几年前的一场洪水,把他家的老房子冲出了一道裂缝,“幸亏及时搬进了新家,一家人的心才亮堂了”。
“五笔账”助小山村华丽转身
短短一年多,王山村为啥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村民说,这都得益于村里给他们算的“五笔账”。
2009年,王山村被列入整村推进村后,积极争取异地扶贫搬迁项目,引入洛阳太阳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将王山村土地交由该公司统一进行农业开发。村民从原来的村落搬进平泉社区。
起初,有些村民有顾虑,王岳恒就扳起指头给他们算了“五笔账”:
一是资金账。平泉社区建设采取公司化运作模式,由洛阳太阳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多种方式建设,建成搬迁后腾出的老村剩余土地提供给该公司进行开发运作。
二是土地账。除已流转的2000余亩土地外,原村庄占地250余亩,新规划社区占地100余亩,可节约土地100多亩。
三是产业账。村里耕地由洛阳太阳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行规模经营,用于生态、经济作物建设,并以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带动旅游及相关产业。
四是就业账。该村共有适龄劳动力400余人,目前近200人在洛阳市区及周边地区从事建筑、餐饮等工作,引进太阳雨公司后,100余人已实现就地就业。
五是收入账。村民除获得土地流转收益金外,还有外出打工和家门口就业的收入。
账算清了,村民心往一处想,目前,平泉社区王山特色文化村一、二期已建成116户,入住112户;三期在建280户,预计明年年初建成。王岳恒说,到2014年年底,王山村的所有群众将实现整体搬迁,村民的生活将全面改善。
建设未来“桃花源”
硬化马路铺上了山,桃、柿子、梨、核桃等果品栽上了山,农家乐庄园开上了山……韦向辉说,村民现在生活很安心,白天可以到采摘园干活挣钱,晚上还能去村里大院跳舞,日子过得挺自在。
按照洛阳太阳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规划,该公司计划总投资2.5亿元,建成林果花木种植区和果蔬采摘园区。其中,果蔬采摘园区已经部分开园,预计年接待游客5.5万人以上,年经营收入500万以上;园区产业化以“企业+基地+农户”方式,吸引村民参与园区建设。
王岳恒说,园区全部建成后,不仅可以改善周边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条件,带动村民脱贫致富,而且随着生态环境的优化和游乐项目的打造,还能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农业体验、游乐健身、休闲观光的场所,实现王山村“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的目标。
本报记者 常书香 见习记者 高峰 实习生 石玲玲 特约记者 张俊望 通讯员 李文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