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受人口增加、可耕地面积减少、环境污染等因素影响,粮食短缺正成为全球性问题。随着食品加工工业的发展,“人造鸡蛋”“人造肉”等“人造食品”纷纷袭来。未来,以天然食品为主的传统餐桌是否会被“人造食品”占领?
1“人造食品”由来已久
11月,“人造鸡蛋”开始在美国上架出售,估计最早于2014年年初进入中国市场。除了“人造鸡蛋”,许多年前,科学家就已经研究出“人造肉”,主要是从大豆中提取蛋白质,经过“纺织化”处理,将原来的球状蛋白变成肉的纤维状。
而更高级别的“人造肉”出现在几个月前英国伦敦的一场试吃会上。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教授马克·波斯特研制出一种“试管牛肉”。他先从牛的肌肉组织中分离干细胞,并放入营养液中,3周后细胞数目超过100万个。此后,再把它们放入数个小型容器中,细胞合成大约1厘米长、几毫米厚的“肉丝”。大约3000条薄薄的“肉丝”冷冻起来就能组成一块正常大小的“肉饼”。用这种“人造肉”制作的汉堡看上去几乎与一般的汉堡无异,不过,这块“人造肉”制作成本高达33万美元。
2 营养价值有差距
所谓“人造食品”,就是根据天然食品所含的营养成分,选取含有同类成分的普通食物做原料,制成的各种各样的仿生食品。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李兴民说,理论上,人们常在火锅中吃到的蟹棒、虾丸、肉肠等都属于“人造食品”。
“目前的‘人造食品’主要是用豆类植物蛋白代替动物蛋白。”李兴民解释,“豆类植物蛋白也属于优质蛋白,可以满足人体对氨基酸的需求。”
不过,以鸡蛋为例,天然鸡蛋不仅含有大量蛋白质,还包括脂肪、卵磷脂和少量胆固醇等,从营养层面看,“人造鸡蛋”无法百分之百复制天然鸡蛋。
当然,植物蛋白也有其自身的优势,尤其与天然的肉类相比,它含有不饱和脂肪酸,不含胆固醇,不容易诱发高血脂、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相反还能抑制和防止血栓形成。
3 不会取代天然食物
在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王世平看来,这类“人造食品”其实就是精深加工食品,它们的出现并不是为了取代天然食品,而是使某些原料充分发挥它的资源优势,为加工食品市场提供更多的选择。
据王世平介绍,以大豆为例,大豆制油以后的副产品豆粕有很大一部分作为动物、水产养殖的饲料,另一部分则可以用来进行精深加工,主要用于提取大豆蛋白,制作“人造食品”。
李兴民表示,人们对食物的选择是多方位的,不但要考虑风味儿,还要考虑价格、饮食习惯等,姑且不说“人造食品”的口感还不及天然食物,中国人本身就不如欧美人习惯食用加工食品,“因此,天然食品依然会是人们的首要选择”。
(据《中国科学报》)
延伸阅读
未来的“概念食品”分子食品
所谓“分子食品”,是指把葡萄糖、维生素C、柠檬酸、麦芽糖醇等可食用的化学物质进行组合或改变食材分子结构,再重新组合的食品,比如泡沫状的马铃薯、用蔬菜制作的鱼子酱等,也就是从分子的角度制造出无限多的食物,不再受地理、气候、产量等因素的局限。
空气食品
顾名思义,这种食品既非固体也非液体,而是一种含有多种人体必需营养品的悬浮微粒。这种“空气食品”按一定的比例调配好,储存在一种类似喷雾器的容器里。人吸进后,饥饿感即会消除,并且产生一种进食了美味佳肴的满足感。整个进食过程只需1分钟,最适合日理万机、无暇进食的人士,同时也是减肥的理想食品。
(据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