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插图 李玉明 刘备三顾茅庐 |
|
《资治通鉴·卷一》载:“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四方贤士多归之,魏于是始大于三晋。”卜子夏等三人是当时魏国的贤士,魏文侯以师礼敬之,特别是乘车路过段干木居住的里巷时,都要站起身来扶住车轼致敬,因此四方贤明之士都投奔于他的麾下,魏国于是在韩、魏、赵“三晋”中首先强大起来。
所谓贤士,应该是指道德高尚且拥有一定知识和治国才能的人,他们在社会上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对国家的盛衰存亡关系甚大。《吕氏春秋》对贤士在国家中的作用有深刻论述:“身定、国安、天下治,必贤人。得贤人,国无不安,名无不荣;失贤人,国无不危,名无不辱。”得贤必先礼贤。在中国历史上,因为礼贤而得贤,进而得天下保社稷的事例不胜枚举,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当数“周公吐脯”“子产屈尊”“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
周武王死后,其子成王继位。成王年幼,由其叔父周公姬旦辅政。周公为了团结天下士人,丝毫不敢怠慢他们,“一饭三吐脯,一沐三握发”(吃饭嚼肉干时有士人造访,马上把肉干吐出来停止吃饭殷勤接待,吃一顿饭要中止三次;洗头发时有士人造访,马上停止洗沐手握长发殷勤接待,洗一次发要中止三次),因此得到了天下贤士的拥戴,在内忧外患中稳定了局势,保全了周朝社稷。曹操诗《短歌行》“周公吐脯,天下归心”的名句,就是对周公礼敬贤士的热情赞美和歌颂。
春秋时,郑国国相子产死了,“郑人皆哭泣,悲之如亡亲戚”。子产能够得到郑国人民如此爱戴,是因为在他为相期间屈尊礼敬贤士,进而保证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安定生活。
当时郑国处于晋国与楚国的夹缝之中,生存状况极其艰难,子产把礼敬贤士作为重要国策,和士人相处时丝毫没有国相的架子。他师敬一个名叫壶丘(复姓)之林的高士,拜见时和他的学生们坐在一起,并且按年龄大小就座,绝不以势压人。
后来,晋国准备进攻郑国,派大夫叔向以聘问为名察看晋国情况,叔向了解到子产礼敬士人的事迹后回国禀报:“郑国有子产在,进攻不得。”晋国于是取消了攻郑计划。孔子赞美子产:“子产有古人之遗风,国家强大完全在于有贤人。”
东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兵败驻于新野,士人徐庶拜见曰:“诸葛孔明,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刘备曰:“您与他一块来。”徐庶曰:“此人可见,但不可屈致,将军宜枉驾顾之。”刘备于是亲自去请,“凡三往,乃见”。诸葛亮为刘备的真情所感动,于是出山辅佐。
此后,诸葛亮为刘氏父子和蜀汉政权付出了毕生精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报答刘备的礼敬之恩,他在《出师表》中这样表述自己的心迹:“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这表明,诸葛亮忠诚蜀汉的千古美名,其实是由刘备的“三顾”礼敬造就的。
与以上三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帝王妒贤害贤而导致国亡身死的悲剧,其中最令后世诟病的莫过于殷纣王。《史记·周本纪》载:周武王即位的第九年伐纣,八百诸侯相聚,声势浩大。诸侯皆曰:“纣可伐矣。”武王曰:“你们不知天命,未可也。”武王所说的“天命”,是指此时殷商还未完全丧失民心,纣王还有不少贤臣辅佐,伐纣的最佳时机还未成熟,于是勒兵而回。两年后,武王再次伐纣,因为这时纣王杀了叔父比干,庶兄微子愤而出走,另一叔父箕子佯狂为奴,贤臣商容被贬黜,“太师疵、少师疆抱其乐器而奔周”,纣王成了孤家寡人。结果武王一战而胜,灭了商朝,杀了殷纣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