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天子挨打
周桓王是自己送上门去挨打的。这事照理说原本不该发生,因为周与郑关系非同一般。郑,是西周最后一个封国,始封之君是周厉王的小儿子,被周宣王封为诸侯,是为桓公。桓公是郑国的国君,也是周王的大臣,在幽王的时代曾经担任周的司徒。
虢,是周文王弟弟虢仲的封国,也叫西虢。另外还有东虢,是周文王弟弟虢叔的封国,后来被郑国所灭,所以西虢就叫虢。
不知何时,郑庄公发现周平王对自己并不那么信任,很可能会把一半的权力分给虢公。这让庄公十分不快,平王则信誓旦旦地表示绝无此事。为此,周和郑交换人质。周的王子狐被送到了郑国,郑的公子忽则到周。
这是一件非常荒唐的事情。因为从法理上说,周王与郑伯,是君臣关系。交换人质,则只能发生在诸侯与诸侯之间。周平王这么做,实际上是把自己降为诸侯了。王室的尊严和体面,大大受损。
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三月十二日,周平王驾崩。继位的桓王是平王的孙子,年轻气盛,当真把一半的权力分给了虢公。这时的郑庄公,论辈分是周桓王的叔爷爷,哪里咽得下这口气?便决定给那小子一点颜色看看。四月,郑国大夫祭仲带兵割取了周王国地里的麦子。秋天,又割走了周王国的谷子。前一次是在温(今河南省温县),算是侵略了周的属国。后一次则在成周(今河南省洛阳市境内),骚扰到周天子眼皮底下了。于是周郑结怨。
不过,结怨归结怨,面子还得维持。三年后,郑庄公朝见了周桓王,王室也保留了郑庄公的职位,又过了两年才正式任命虢公为卿士。实际上这时虢公和郑伯,同为周卿士。具体地说,虢公为右卿士,郑伯为左卿士。
但这绝不意味着周郑和好如初,只不过双方都有政治需要。周王室固然离不开郑国的护卫,郑庄公也想利用周王。身为王室重臣,至少打起仗来可以借用王命,甚至动用王师,这是郑庄公很想要的。
不过,既然是相互利用,那就要相互配合。然而桓王似乎不懂。他先是在郑庄公朝见时不讲礼貌,后来又侵犯了郑国的实际利益,最后彻底剥夺了郑庄公的所有权力。接替郑庄公担任左卿士的,是周公黑肩。
郑庄公毫不客气,拒绝再见周王。周桓王也毫不客气,率领联军伐郑。
这是整个春秋时期唯一天子御驾亲征的例子,时间是在公元前707年(鲁桓公五年)秋天,地点是在长葛(今河南省长葛县)。周军这边,桓王亲自统率中军。
结果郑军两面夹击,周军大败,桓王自己也被一箭射中了肩膀。
活捉桓王,只需举手之劳。
然而郑庄公表现出君子风度。他拒绝了下属乘胜追击的建议,不但任由桓王逃之夭夭,还派祭仲去劳军,嘘寒问暖,关怀备至,体贴入微。郑庄公说,能保住江山社稷,就可以了。
郑庄公很明智,他知道适可而止。周王室却威风扫地,体面不存。
17
为孩子提供良好的读书环境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一定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读书环境,这才是对他们的未来负责。和睦的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与读过书的人交谈,如沐春风,即使是最平凡的脸也会让人觉得不平凡,变得俊美起来。这种俊美就是读书养成的气质,是一种灵性和光彩。书读多了,自然而然就会受到书本内容的影响,一言一行依书而为,形成读书人所特有的言谈举止,也就是书卷气。这种书卷气给人以温文尔雅的感觉,让人不自觉地产生敬佩之情。
班昭是东汉时期有名的才女。她不仅美丽动人,而且还有着渊博的知识,是我国古代第一位女历史学家、女文学家以及女政治家。未出阁的班昭,已经十分了不起了,被冠以“才女”之名,实在是名副其实,加之外貌出众,更是美名远播。这与她的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
班昭出身名门,其父班彪是十分有影响力的儒学大师,对家教十分重视。他的大儿子班固是史学家,是《汉书》的主要编著者;二儿子班超更是有名,两次出使西域,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教育孩子方面,班彪没有忘记自己的女儿,鼓励女儿读书学习,家中各种类型、题材的藏书都可供班昭学习。所以,即使是女孩,比起父亲和哥哥们,班昭一点也不逊色。
小小年纪便有如此的声望,并没有让班昭恃宠而骄、妄自尊大。她的性格温柔细腻、为人谦逊。班昭的“圣贤之书”并没有白读,举手投足之间都有着非凡的气质,就连当时的皇后都赞赏班昭的气质。
班彪为子女们提供了好的读书环境,家里的书日积月累,汗牛充栋,孩子有大量书可读。更重要的是班彪会和子女一起读书,一起探讨史学,探讨军事,探讨人文风俗。这才是最有益的读书环境。
现在很多人的书房,装修得十分豪华,藏书也多,古典文学一书架,浩浩荡荡几十本,外国名著一书架,又浩浩荡荡几十本,但是这些都是锁在书架里面的,书页都是崭新的,一次也没有看过。这样,书成了他们家的装饰。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可见,有书但不带领孩子去读,并不算为孩子提供了读书的环境。
有的家庭,父母不读书,孩子读书他们在看电视,孩子要读书,他们要去打麻将。这样,孩子受到了坏影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坚持不了两天,以后也就跟父母一起看电视、一起打麻将了。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都要善于利用书籍,将读书作为提升自己的重要途径,不读书,将来很难成大器。父母们一定要改变自己浮躁的心态,为孩子提供一个有利的读书环境,让孩子的精神不再贫乏,让他们学会达事理、明善恶、辨美丑,让他们气质出众,让他们富于学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