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是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保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会议传递出怎样的民生新讯息?
“16字思路”彰显以改革促民生改善
“全面小康是全体人民的小康,只有充分关注中低收入人口基本生活,切实加强底层群众生活保障,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说。
守住底线,仍然是明年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统筹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住房、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切实做好改善民生各项工作。
“经济发展是为了人能更好地发展,经济增长的同时需要把保障民生放到更高的高度。保障和改善民生的16字思路,包含的信息很多。”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说。
顾骏表示,守住底线,是符合当前国情的,也是适度的,保民生不能搞跨越式发展,不能把标准定太高,要切实加强底层群众生活保障;突出重点,则是回应百姓最迫切需求;完善制度,是为了保住底线不掉下来,以改革促进民生改善。
聚焦就业、住房,织密保障民生安全网
就业是民生之本,生计问题解决了,需要兜底的人也会减少。数据显示,2014年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超过今年,预计将达到727万,明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
对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把做好就业工作摆到突出位置,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化解产能过剩中出现的下岗再就业工作。
“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国家很关注他们的就业问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莫荣说,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需要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同时还要调整教育结构,高校专业设置要与实际产业需求相结合。
住房问题,是织就保障民生安全网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实施的棚户区改造工程使许多老百姓从“忧居”搬入“宜居”。如何让更多的百姓住得起、住得好?从保障性住房到特大城市住宅用地,会议都有明确要求。会议提出,努力解决好住房问题,探索适合国情、符合发展阶段性特征的住房模式,加大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做好棚户区改造。特大城市要注重调整供地结构,提高住宅用地比例,提高土地容积率。
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说,在这些年我国土地供给整体结构中,工业用地比重一直较高,住宅用地比重较低,这也是拉动房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成为农民工、外来人员进城的重要障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市化进程。从总量上加大住宅用地供给,尤其是保障性住房的用地供给,有利于把房价控制在合理水平。
把百姓关切作为改善民生重要着力点
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等是老百姓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将其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着力点,对大气污染防治、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等做出了具体部署。
明年是落实这些措施的关键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注重生产源头治理和产销全程监管。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生态的工作力度、投资力度、政策力度,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加强源头治理,把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这次将环境保护列为民生领域的一大重要任务,这非常必要和及时。”蔡继明说,这些年,我国环境保护的形势严峻,空气、水、土地等污染事件频发,百姓对环境质量、空气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都是与百姓利益切身相关的事情,必须重视并尽快得到改善。
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存在着总量不足、分配不均的突出问题,优质医疗、教育等资源集中在大城市,而小城市、乡村资源严重匮乏。会议强调,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改善民生。会议提出,扎扎实实打好扶贫攻坚战,让贫困地区群众生活不断好起来,贫困地区要把提高扶贫对象生活水平作为衡量政绩的主要考核指标。
“民生保障,方向已明,措施已有,接下来最重要的是把这些措施真正落到实处,下大力气克服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方能最终取得实效,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顾骏说。
(据新华社北京12月1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