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项新研究发现,约66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因为撞击的位置很特别,恐龙等动物“很不走运”地灭绝了。
美国一项研究曾估算出,当时小行星撞击地球后,进入大气层的烟尘阻挡了超过99%的阳光到达地球表面,让地球陷入近两年的黑暗。日本东北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此次通过建立“全球气候模型”,重点研究了这些烟尘挡住阳光后造成的温度变化。结果发现,当时的烟尘可能使陆地气温降低了13℃到17℃,而气温的骤变可能是恐龙灭绝的重要原因。
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时小行星撞击的区域恰好位于地层有机物含量丰富的富烃区,如果撞击区域在有机物不那么丰富的其他区域,产生的烟尘量可能不足以导致如此大幅的降温,进而造成物种大灭绝。研究人员说,由于地球表面富烃区仅占约13%,所以恐龙等生物的突然灭绝“很不走运”。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