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重设目录,35项文化遗产榜上有名,其中与洛阳有关的上榜项目分别为丝绸之路中国段和大运河,国家文物局决定将大运河洛阳段作为大运河的一部分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为洛阳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带来一次新机遇。
洛阳与大运河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它创始于春秋时期。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在今扬州与淮安之间开凿了沟通长江和淮河的邗沟,这是大运河最早的一段。其后,运河的开凿一直没有停止过。规模最大的有两次:一是隋唐时期,二是元明时期。
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通于淮”,随后又开永济渠,并重修了江南运河。至此,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总长达2000多公里的南北大运河正式形成。
这条南北大动脉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向东北、东南辐射的水运网。大运河的开凿、使用,使洛阳的地位更加重要,工商业得到空前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商业城市之一。
元世祖忽必烈时,对大运河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治和开发,使大运河直接贯通南北,不再绕道洛阳,缩短了南北运河的距离。这次开凿和疏通,奠定了如今京杭大运河的基本走向和规模。
随着此次对大运河的整治,洛阳与大运河割断了联系,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唱主角”达千余年的洛阳也从此走向了衰落。
洛阳现存与大运河有关的历史遗存
隋唐时期,洛阳是大运河的中心;北宋时期,洛阳是大运河的西端终点。在隋唐至宋长达500多年的时间里,洛阳与大运河一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而至今洛阳仍留有众多与大运河有关的历史遗存。
上世纪90年代,我市考古工作者对洛南东西近100公里、南北近5公里的范围进行了考古调查和考古钻探,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现在的洛河,其走向与隋代所开凿的通济渠的走向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今洛河就是古代的通济渠,是人工开挖的运河,而非天然河道!
此外,在历年的考古发掘与调查中,考古工作者还在洛阳境内发现了大量与大运河有关的历史遗存,比较重要的有:
洛河河堤和天津桥遗址。本世纪初,考古工作者在今洛河河床内发现了南北两道石砌河堤和文献记载的唐代天津桥遗址。河堤东西残长800余米,堤宽2米至3米,该河堤初建于唐代。天津桥遗址位于今定鼎南路洛阳桥西,桥墩用青石砌成,残长20余米。
洛阳新区水利设施遗址。本世纪初,考古工作者在新区隋唐东都城外郭城的厚载门遗址南不足千米处发现了一处隋唐时期的大型水利设施。此外,该建筑遗址的东西两侧还发现了近千米长的夯土河堤。
粮仓遗址。大运河的主要功能是漕运,漕运的主要物资是粮食。在隋唐时期,洛阳城内的粮仓有含嘉仓、常平仓、子罗仓等,城外有回洛仓、兴洛仓、洛口仓等。20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隋唐洛阳城东城之北发现了含嘉仓遗址。2005年,我市考古工作者又在今瀍河东岸的马坡村西南,发现了隋代的回洛仓遗址。
大运河申遗的由来
长期以来,大运河一直与万里长城一起被视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两大工程奇迹。去年全国“两会”期间,58名政协委员联合提交了“关于加强对大运河申遗保护”的提案,拉开了大运河申遗的序幕。
2006年5月13日,2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及专家学者,对如今的京杭大运河进行了全面考察。专家认为,大运河是中国悠久历史文明的最好见证,它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也为世界所公认。大运河具备世界遗产的多项价值标准,应该尽早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6年5月22日,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研讨会在杭州召开,专家学者与京杭大运河沿线18个城市的官员聚集杭州,达成《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杭州宣言》。
但更多专家认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长的大运河是隋代开凿的南北大运河,而非元代以后的京杭大运河。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被誉为帝国生命线的隋唐大运河,其地位和作用是元代以后的京杭大运河所不能替代的,前者不仅时代早,而且规模也大得多。《世界遗产公约实施行动指南》确定世界遗产最为重要的原则是“科学性”、“真实性”、“完整性”。如果仅仅以如今的京杭大运河来申遗,显然不符合这个原则。
国家文物局在广泛听取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在公布《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重设目录时,以“大运河”而非“京杭大运河”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该项目为联合申报项目,其申报区域除涉及如今京杭大运河流经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外,还涉及历史上曾经流经的河南、安徽等省。我省的大运河申遗城市涉及洛阳、郑州、开封。
大运河申遗,洛阳在行动
洛阳在大运河形成和发展时期占据着重要地位。但长期以来,我市关于大运河的考古调查和研究多是零星的,缺乏系统性。加之宣传不够,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洛阳与大运河有着密切的联系。
目前,市文物局正在编写《大运河(洛阳段)科研计划》,拟加强对大运河洛阳段的考古发掘与研究。
该计划提出,大运河洛阳段近期研究内容将首先围绕人工水利设施展开,要将洛河上游隋唐时期的十八堰和“三陂”(上阳陂、月陂和积翠陂),洛河中段的斗门、漕渠和新潭,洛河下游的伊洛河口等7处遗迹以及北宋时期的洛阳遥堤遗址和新发现的水利设施遗址等,作为田野调查和发掘的工作重点;2007年,以漕渠、斗门、洛阳遥堤调查所得田野资料为主,重点钻探和发掘有关码头、古代沉船以及与古代河运有关的其他遗迹;2008年,争取将洛阳地区发现的遗迹与我省其他地方发现的运河遗迹实现接轨,扩大研究成果的影响。
同时我市还将配套进行文物保护工程:一是在前期调查研究和考古发掘的基础之上,对大运河洛阳段沿线文物遗址进行分析排队,将与漕运有关的重要文物遗迹,如含嘉仓遗址、含嘉外仓遗址、洛口仓遗址、回洛仓遗址、子罗仓遗址、栈道、关隘、仓储遗址等与大运河捆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二是结合大运河沿线文物保护等工程的实施,着手对天津桥等几处文物遗迹进行保护展示,丰富大运河洛阳段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