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庄的“三彩路”(下)
修补和复制唐三彩成了民国时期南石山人谋生的手段之一,但仿古需要技艺高超,而身怀绝技的人又轻易不肯外传,因此,村里能建起家庭式作坊的也就两三家,其余的都是小打小闹,闲着没事修个罐补个俑什么的,逮住机会了赚一把,而且是大钱,修补和复制唐三彩就属此列,一不小心卖出一件,一家人一年甚至几年的吃喝就有了。
除了唐三彩,南石山人也修补和复制其他陶器,而且这类作坊远比唐三彩多,有10来家。只不过唐三彩的名头太过响亮,盖过了其他,才让南石山人复制其他陶器的辉煌一度无闻。
抗战时期,邙山上战火纷飞,路断人稀,民不聊生,南石山村烧窑的炉火戛然而止,大唐的遗韵一度销声匿迹。
新中国成立后,唐三彩仿制重放异彩。上世纪50年代初期,洛阳市文化部门请来南石山7名老艺人,包括高松茂、高承汉等仿制高手,在洛阳老城北大街成立洛阳工艺美术社,开始小批量生产仿制唐三彩,做成的产品不外卖,只供洛阳市政府送礼使用。在高松茂等顶尖高手的巧手烧制下,这少量的产品,已足以使唐三彩的绝代风华再现,名动中外,1957年,前苏联文化代表团访问洛阳时,还特意到位于老城北大街陈家院内的洛阳工艺美术社进行参观。
1966年,国内风云突变,“破四旧”风暴席卷华夏,在全国上下一片打砸声中,唐三彩再遭厄运,作坊查封停产,艺人或遣返原籍务农,或转到其他行业,更有遭批斗戴高帽游大街的。高承汉游街归来,心灰意冷,自叹“坚决不做了,技术也不传给后代了,免得子孙跟我一样受苦受难”。可伤透心的岂止高承汉一人?唐三彩的许多关键技术因此失传,比如釉料的配方。
1971年,周恩来总理询问唐三彩的制作事宜,在他的关心下,次年仿唐三彩的生产得到恢复,政府组织的生产不说,南石山也成立了唐三彩仿古厂,但许多人心有余悸,因此仿制唐三彩生产并没有得到多大发展。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太多的禁锢造成了太多的压抑,而太多的压抑一旦有爆发的机会,便如山崩地裂,一发不可收拾。1984年以后,南石山村小作坊林立,烟囱遍地,此后短短两年时间内,村内生产唐三彩的作坊达五六十家;到1989年前后,达到了100多家,加上周边村镇和市区的生产厂家,有人说,洛阳生产唐三彩的大小厂家不下1000个。由于仿古技术的失传,这些厂子生产的大都是现代工艺品唐三彩。
这种蜂拥而上的狂热造成了唐三彩生产的无序,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由数量影响到质量,由质量影响到价格,由价格影响到销售。让人痛心的是,这种影响是一个恶性循环,到后来,唐三彩名声一落千丈。
有一个众口相传的故事,说的是当时唐三彩的尴尬,洛阳市有关部门到韩国出访,送去的礼物中就有唐三彩,不久,韩国朋友回访洛阳,在洛阳飞机场道路两边及白马寺的地摊上,竟然发现唐三彩遍地皆是,价格便宜得出奇,韩国朋友瞪大了眼睛,问陪同的洛阳朋友:“你们送给我们的礼品就是这玩意儿?”
无序生产、粗制滥造,终于导致政府痛下决心,整顿洛阳唐三彩市场,一些抵挡不住风浪的小作坊纷纷下马,洛阳唐三彩市场逐渐走向有序发展。于此同时,一些有眼光的企业开始转向仿古唐三彩的制作,高水旺就是这个队伍中的领军人物。
高水旺是土生土长的南石山人,这位48岁的河南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的传奇经历和种种故事,已屡见媒体。这里只讲一则实实在在发生的事儿,说明这些民间工艺美术家的技艺高超。
1994年夏季的某一天,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上突然冒出一批北魏时期的陶俑。这些陶俑外表斑驳古旧,很像是刚从土里挖出来的。北京古玩市场上立即掀起了一场北魏陶俑收购的热潮。风声传到文物部门,为了避免文物流失,经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等多家国家级文物单位紧急研究后,拨出专款对这些陶俑进行“抢救性”收购,谁知这些北魏陶俑却越收越多。
专家迷惑了:“这是咋回事呀?”文物部门联系警方,开始对此事进行调查,顺藤摸瓜,调查人员来到洛阳,找着了高水旺,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北京古玩市场让众多专家看走眼的陶俑,竟然都是洛阳这些仿古高手的作品,有人购买后大量抛售到北京。 (完)
□本报记者 陈旭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