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特约记者 朱志刚)又是一年芳草绿,今年花胜去年红。数字是沉甸甸的果实,数字是沉甸甸的希望,数字虽然枯燥乏味,却是最有说服力。在1月16日的伊川县委十届四次全会、县政府八次全会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县委副书记、县长公小平在讲话中列出一组组数字,对伊川县2006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记者尝试对这些数字进行解读,从中感受到了捷报频传的鼓舞和振奋。
生产总值:142亿元
2006年是捷报频传的一年,2006年是伊川再跃新台阶的一年。来自统计部门的数字显示:全县预计完成生产总值142亿元,比2005年增长17%;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5186万元,增长29.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5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0.7亿元,增长1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140元,增长13.1%;农民人均纯收入3100元,增长11.9%。这一组组数字犹如跳动的音符,奏出了伊川发展的最强音。这一组组数字又如战鼓,让人精神振奋。
工业增加值:93亿元
2006年,该县通过大力实施“项目兴县、工业强县”战略,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形成了以煤电、铝工业、磨料磨具、铸造和以酿酒为主的食品加工五大产业支柱。引人注目的是,随着三电、二铝的建成投产和何庄煤矿的试生产,伊电集团顺利实现了“双百亿”目标。2006年预计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93亿元,比上年增长25.5%,二产比重达6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51亿元,增长35.4%。
招商引资:52.97亿元
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该县采取举办专场招商活动、驻地招商、小分队专业招商、委托招商、网上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形式,增强了招商引资的实效性。全年累计签约招商引资项目30个,投资总额52.97亿元,合同引进市外境内资金35.05亿元,到位县外境内资金12.78亿元,境外资金3505万美元。这些项目的引进、建设、投产,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增添了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
新农村建设:3800万元
村容村貌干净整洁,经济建设红红火火,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干群亲如一家……可以说,2006年是农村面貌变化最大的一年。全县扎实开展了以“三清七集中”为主要内容的整治活动,累计投入3800万元,建成垃圾填埋场所1460个,修建村内雨水、污水排放设施27万米,硬化村内道路12.4万米,绿化道路26.6万米,自来水新入户2.4万户。新建沼气池8493座,新建、改建村两委办公场所152个,卫生所128个,文化大院55个,培训场所47个,农民群众生活环境明显改观。
农业产业化:6大支柱
紧紧抓住农业结构调整这条主线,伊川县以培育发展区域特色主导产业为重点,通过搞好优质服务、示范工程引导、龙头企业带动,破解农业产业化难题,使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了以畜牧业、烟叶、高效农业、林果业、优质粮食加工和户用沼气建设为主的六大产业支柱。全县新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烟叶种植面积3万亩,完善3个千头肉牛养殖场和46个百头肉牛养殖场,全县肉类总产达6.12万吨,禽蛋总产2.5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6%和4.8%。
十大工程:4.48亿元
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十大工程”,使和谐伊川建设稳步推进,人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学校工程累计投资1亿元,完成了城区第二初中工程、伊川四高搬迁工程,伊川高中新校区建设大部分主体工程已完工;乡镇卫生院建设工程投资326万元,完成了7个乡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信息网工程累计投资3000余万元,圆满完成了第一批124个行政村电话信息网建设任务;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累计投资800多万元,在全市率先实现行政村通有线电视目标;安全饮水工程完成投资771万元,新建各类工程42处,解决饮水安全人口2.2万;磨料磨具冶炼新区建设工程完成投资1.8亿元,入驻企业15家;污水处理厂工程累计完成投资3516万元,氧化沟、二沉池等主体工程已完工;分别投入5000万元和3390万元完成了一批电网改造工程和交通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