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继辉
伴随着正月十五“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和美轮美奂的烟花,今年春节“禁改限”工作画上了圆满句号。
据市供销部门估计,今年春节期间市区烟花爆竹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比禁放前的1993年增长60%以上。全市烟花爆竹销售额逾3000万元,带动间接消费1000多万元。
“禁改限”带来了巨大商机,经济界人士称之为“限放经济”。“限放经济”蛋糕,该如何做大,如何良性发展?
“禁改限”带来巨大商机
春节期间4000多万元的市场蛋糕,对相关生产、经销企业都是巨大的诱惑。
洛阳市区是烟花爆竹的高消费区,今年销售额约占全市的1/3。有关人士预测,如果明年春节继续实行“禁改限”,市区烟花爆竹销售额还会进一步增长。
据统计,“限放经济”最直接的受益者是我市多家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嵩县、伊川、偃师等地的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和原料生产企业,利润增长明显。伊川一家原料生产企业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50%以上。
今年春节烟花销售额占了烟花爆竹销售总额的一半,反映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烟花爆竹的消费理念也在改变。一些企业未雨绸缪,瞄准附加值较高的烟花产品,抢占市区市场,获利颇丰。
流通领域是最大的受益者。在批发环节,作为主渠道的供销部门,增加了不少收入。在零售环节,专门经营者获得了较高利润,兼营者以烟花爆竹为龙头,带动了其他商品的销售。西工一家小门面的老板说,买烟花爆竹的多是家长带着孩子来,除了买烟花爆竹,还趁着给孩子买零食。今年他进了5000元的烟花爆竹,不到正月初五就卖完了,其他商品也比往年卖得好。
一些精明的商家推出了燃放烟花爆竹的防护器具,很受欢迎。
“限放经济”如何良性发展
“限放”对消费的拉动作用,体现在烟花爆竹本身和相关商品的销售上。从外地情况看,除了家庭爆竹声中辞旧岁、法人单位燃放烟花爆竹庆祝新春外,大部分情况下是个人边玩耍边燃放取乐,这就带动了小商品、流动小吃等生意。虽然销售总额有限,但这些店主、摊主多属低收入人群,这部分收入对他们来说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限放经济”如何实现良性发展?结合外地做法,有关人士建议,在发展“限放经济”中,需要“一手抓,一手放”:一方面严抓批发,一方面放开零售。
严抓批发就是要提高批发企业的门槛或者进行批发专营。乌鲁木齐等城市提高了进入烟花爆竹批发领域的门槛,多数城市则实行了烟花爆竹的专营,从而确保这一特殊商品的质量,有效防止不合要求的烟花爆竹流入市场。
放开零售就是要在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增加零售摊点,避免零售摊点的变相垄断。今年市区原定设立30个烟花爆竹零售点,实际上满城尽是叫卖声。放开零售市场,不仅可使更多的店主、摊贩受惠,也能保护从事临时零售的城市低收入者的利益。
“禁改限”提供了新商机,愿各方面能够共同把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