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示:1959年,因为一个馒头,刘好敏、高长凤夫妇认识了王学喜、王缺夫妇,也就在那一年,4个原本陌生的人在经过慎重考虑后决定将两家合二为一。直到1999年王缺去世,在40年的漫长岁月里,这没有血缘关系的一大家人亲密无间。
农历正月十七上午,在汝阳县城北面的凤凰山上,离休干部刘好敏和他的子女刘自立、刘胜利、刘会婷等人正在扫墓,而长眠在这里的却是一对和他们毫无血缘关系的王姓夫妇。
在汝阳农村,“你给别人家上坟”是一句很重的骂人话,不论骂谁都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但当问及刘自立等人为何给王家上坟时,刘胜利没有一丝不快。他说:“这坟里躺着的老人虽然不是我们的亲生父母,却和我们的亲生父母一样。不光我们兄弟姐妹要给他们上坟,将来俺们的子孙后代也要接着来这里上坟。”
“哥嫂救了俺家四条命”
刘好敏现年78岁,1947年参加翻身队,1973年任汝阳县生产指挥部副指挥长(相当于现在的副县长),1974年调任渑池县委副书记,1990年离休返回汝阳。其妻高长凤现年73岁,1990年退休。
说起王学喜、王缺夫妇,刘好敏、高长凤两位老人抑制不住感激之情:“哥嫂救了俺家四条性命呀!这大恩大德我们永远都不会忘。”
1959年,由于工资低,定量供应的粮食不够吃,当时,生完第二个孩子刘小霞后,高长凤的身体非常虚弱。一次,高长凤饿得倒在大街上不省人事。城关镇南街大队的农民王缺买了一个馍正好路过这里,看见倒在路上的高长凤,她就掰碎了馍一点点地喂高长凤吃,还找来开水给她喝,最后又把她送回家。
饿时一口赛过饱时一斗。就是这一个馍,把高长凤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也因为这一个馍,刘、王两家逐渐走到了一起。
由于营养不良,刘小霞常常患病。小霞两个月时,得了严重的痢疾,眼看就不行了,王缺把奄奄一息的小霞抱回自己家精心养护,小霞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刘好敏、高长凤夫妻俩喜出望外,等小霞会说话时,就教她叫王学喜夫妇“爸爸、妈妈”。
1966年夏天,一场暴雨过后,刘好敏的三儿子刘自立到汝河边玩耍,天快黑时也没回家。王学喜一趟趟地沿湍急的汝河寻找,直到天黑,王学喜才在河边的一块石板上发现了睡得正香的自立。由于石板就在河边,如果自立一翻身,就会掉进河里被洪水卷走,王学喜吓出一身冷汗,急忙上前抱起孩子。
刘好敏的七儿子刘胜利刚半岁时,同时得了麻疹、疟疾、腮腺炎,高烧不止。医生说:“这孩子没救了。”王缺却对刘好敏夫妇说:“放心,这个孩子就是我的孩子,我肯定会把他养得白白胖胖的。”果然,经过王缺半年的精心调养,体弱多病的刘胜利长得非常健壮。
其乐融融一家亲
老王夫妇的儿子因为患病而夭折。1959年,刘好敏和高长凤商量,让没有子女的老王夫妇搬过来一起生活。老王夫妇也十分敬重刘家夫妇的人品,更是一刻也离不开刘家活泼可爱的孩子,从此,两家人就在一处宅院生活,在一个锅里吃饭。
在这个新家里,王学喜既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又要担当起家里的体力活;而王缺就成了不拿工钱的全职保姆,包揽了全部家务,缝衣洗衣、拾柴做饭、带孩子、打扫卫生……
当时,刘好敏夫妇每月的工资加在一起是125元钱,发了工资,他们就如数交给王缺。每月125元钱,加上王学喜挣工分的收入,要养活一大家子人,当“管家”可不是容易事。为了省钱,王缺上山拾柴,纺花织布给大人孩子缝衣服、做鞋,她还把自家的面柜等物品卖掉贴补家用。
刘好敏说,一家子10来口人的饮食习惯各不相同:孩子们喜欢吃面条,他看见面条就反胃;王学喜爱吃烙馍,其他人都喜欢吃面条。为了安排好一家人的饭,王缺煞费苦心:刘好敏不吃面条,就天天给他做玉米粥,再炒一两个他喜欢吃的菜;孩子们喜欢吃面条,王缺就天天擀面条。
高长凤说:“嫂子护短,孩子们又都调皮,为了孩子,她不知和别人吵了多少架。”那时,许多人都知道王缺是个惹不起的“马蜂窝”。
刘家的老三自立、老五会婷、老六会霞、老七胜利小时候都姓王,直到前几年才改回刘姓。刘自立说,在他上初中的时候,老师无意中把“王自立”叫成“刘自立”,他就逼着老师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向他道歉,还死活不想上学了,闹得全校师生都知道了这件事。
恪守孝道敬“双亲”
1974年,刘好敏调任渑池县委副书记,高长凤也随刘好敏调到渑池县工作,他们要把孩子们也带走上学,但老王夫妇舍不得孩子们走,再说,他们老两口年纪也大了,谁来照顾他们呢?当时刘小霞高中毕业要下乡锻炼。从来不开口求人的刘好敏找到有关部门,要求把小霞落户到老王夫妇所在的南街大队,住在王家照顾老王夫妇。
肩负着父母和全家人的重托,16岁的小霞住进了王家。她帮老王夫妇打水、做饭、洗衣,老人病了,她就慌着找医生、抓药。晚上,她和“王妈妈”睡在一张床上,和她拉家常,给她讲外面有趣的事情,给她唱歌。为了逗老人开心,小霞还买了当时属于稀罕物的收音机让老两口听戏。
随父母在渑池上学的会婷,把妈妈给的零花钱积攒起来,每月总要回家看望老王夫妇,还把积攒的钱全部交给王缺。会婷高中毕业后,刘好敏夫妇想在渑池给会婷安排工作。会婷坚决不答应,她说:“俺妈在汝阳老家,我要回汝阳!”父母非常理解女儿的心情,就把她的户口迁回汝阳。
1986年,高中毕业的胜利让父亲给他买了一辆汽车跑出租,车买回来后,他开上新车就回了汝阳。
结婚前,胜利把自己挣的钱全部交给“王妈妈”,他还在王家附近的卫生室存入现金开了账户,嘱咐医生说:“俺爸、俺妈只要有头疼脑热,你千万要尽力治疗,花多少钱都不要紧。”虽然他请了保姆照顾两位老人的生活,但每天晚上他还是要回家和老人住在一起。
不仅儿女们对老王夫妇很孝顺,就连媳妇、女婿也一样。胜利媳妇刘小慧是个护士,熬药、打针、输液等事情,都是她包了,连端水喂饭、洗衣、擦屎倒尿的事也基本是她干的。
看着这么一家人,亲戚朋友们发出了由衷的感叹:“老王夫妇俩真是积德了,这几个孩子真好!”
两个隆重的葬礼
给别人披麻戴孝,这在农村可是让人十分忌讳的事,况且自己的父母还健在,但刘家几个孩子给王学喜、王缺夫妇举办的隆重葬礼,却让附近男女老少大加赞赏。
由于保养得好,老王夫妇基本没得什么大病,但医生却告诫刘家的孩子们:越是健壮的老人如果得了病就越危险,即使小病也往往会要命。王学喜就是这样。
1986年,一场感冒使王学喜病倒了。孩子们日夜照顾,并请县里的名医给老人诊治,但还是没有留住老人的生命。
得到王学喜去世的噩耗,还在渑池县工作的刘好敏夫妻急忙赶回家。包括刘好敏和高长凤的近亲晚辈30多人披麻戴孝为老人送葬。尔后,按照农村的习俗,孩子们在自己家里设了王学喜的牌位。
看到孩子们把王学喜的后事办得那样完美,王缺不再为自己的后事担忧了。1999年,91岁的王缺安详地闭上了眼睛,这次送葬的达到50多人。
此后,每年元宵节过后,刘家的8个儿女都带着孩子给两位老人扫墓。
“常言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大哥和嫂子给予我们的是汪洋大海,我们怎么报答都不过分!”刘好敏夫妇说,“社会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最需要的是相互关心和爱护,作为党培养出来的干部,我们更有责任让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袁喜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