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2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未来30年属于中西部
牡丹画精品扇面 邀请展开展
全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板报群展开展
“洛阳人会把好事做到底”
政法系统先进事迹 报告会举行
21城区人大工作 研讨会在洛举行
近五成家庭认为家政服务收费过高
我市将举办 青少年文化艺术节
民生“大礼包” 送给城乡困难群众
《一株凤丹牡丹 “身价”99万元》引发海内外媒体关注
纳税是税收关系的主体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07 年 4 月 12 日 星期    【打印】  
纳税是税收关系的主体
  涧西区地税局访谈录之二

  纳税创造社会财富

  “纳税人就是我们的‘上帝’!没有纳税人创造的财富,我们的国家如何发展、社会如何进步?”谈起税收关系的问题,涧西区地税局局长李春来激动了,他说,他正在做一件从根本上转变税务人员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事情,“我们的工作人员一定要牢牢记住纳税是税收关系的主体!”

  为了使这个看似抽象的问题变得简单些,他从更高的角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他认为,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看,公共物品或服务所占的份额将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这就意味着,除了市场这个生产或提供类似食品、衣物、家具等私人物品或服务的系统之外,还要着眼于生产或提供诸如社会治安、环境保护、公路修建等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政府部门,这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另一个重要系统。政府用于生产或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的钱的来源,就是税收,税收占GDP的比重,就决定着社会资源在私人物品或服务、公共物品或服务之间的配置状况。这样,税收的规模就决定着人民所能享受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所以,把纳税作为税收关系的主体,把纳税人放到税务工作的中心,就是更好地创造社会财富,从而达到提升广大人民群众所能享受到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水平、为广大人民群众快速奔小康铺路搭桥的目的。

  没有纳税就没有征税

  对于征、纳关系的重新理解和认识,在全局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在今年涧西区地税局的年度工作总结大会上,李春来曾形象地说:“如果有一天没有人来纳税了,那么我们这些人干什么?所以,一定要彻底改变观念,真正把纳税放到税收关系的首要位置!”

  税收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越发展,税收越重要。税收与经济的紧密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经济决定税收和税收对经济的反作用。

  经济决定税收,这是前提。经济是税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税收分配的范围和程度,并从根本上决定新税种的产生、发展和更替。商品生产、贸易的发展和繁荣,使商品课税成为可能,而跨国经济的发展又促使税收分配范围的国际延伸,国际税收也随之产生和发展。不仅如此,不同税种的构成、不同税制模式的选择,也在很大程度上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如今,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快,知识经济发展迅速,这些无疑都预示着税制将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面临新的创新和发展。经济行为的进步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纳税行为,因而我们说,经济发展造成新的纳税机会,纳税行为的不断发生促进了征税行为的更多存在和进步。

  一石激起千层浪。

  随之,围绕着新型的税收关系,涧西区地税局全体职工献计献策、积极行动:从改善纳税人办事的“软环境”入手,从纳税人停车、等候、休息等需要出发,创造更加人性化的宽松纳税环境;从服务水平、服务效率的“硬环境”出发,强化了税收政策观念,坚持送法上门,通过开办培训班、举行座谈会等形式,大力开展税法宣传教育,使每个税务人员都能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正确运用税收政策标尺,合理调整分配关系,不仅保障国家税款足额入库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更体现服务型税务机关的魅力;对任何单位和任何个人的征收都坚持“阳光办税”的公开原则依法办理,严格做到该收的税一分不少,不该收的税一分不要,并认真落实支持国企改革、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下岗职工再就业等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特别是把落实下岗职工再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放到讲政治、讲稳定和讲感情的高度去认识、去把握。

  纳税推动国家发展

  税收关系在涧西区地税局全体职工头脑中的彻底转变,来自于李春来内心深处坚定的“纳税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动力”的认识。

  国家的正常运转和延续,需要靠税收来维持。筹集国家财政收入是税收的首要职能,而该职能的实现恰恰是来源于纳税行为的不断发生。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增长,财政收入连年以23%以上的速度增长,纳税起了主要的拉动作用。财政收入正在由“取自家之财”走向“取众人之财”。就收入一项看,1978年的时候,全国财政收入的86.8%来自国有经济单位的缴款,再加上带有准国有性质的集体经济单位的缴款,便几乎是清一色的国有制来源结构。到2003年,财政收入的来源结构已经是“三七开”:国有经济单位对财政收入的贡献退居至29.5%,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多种所有制企业以及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个人缴纳的缴款超过了70.5%。并且,来自后一方面缴款的份额呈现出越来越强劲的增长态势。

  同时,财政支出正在由“办自家之事”走向“办众人之事”。就支出一项而论,1978年,在全国财政支出总额中,用于基本建设项目的支出(形成国有资产)占40.4%,加上专门投向国有经济单位的增拨企业流动资金支出、挖潜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支出、弥补亏损支出以及为国有企业诸如职工住房、医疗服务、子弟学校、幼儿园和其他属于集体福利设施的投资提供补贴的支出等,花在国有经济单位上的钱,便成了整个财政支出中的大头。到2003年,基本建设支出所占比重已经下滑至13.9%,剔除当年以增发国债来安排的并非正常性的基础设施投资,便不足10%了。与此同时,用于养老保险基金补贴、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补助、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等社会保障性支出上升至17%,用于科教文卫事业项目的支出增长到了18.2%。没有税收所提供的财力支持,政府手中掌握的钱将捉襟见肘,增加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便是一句空话。这几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数字逐步提升,在2001年达到3.19%的历史最高值,这正是在税收收入稳步增长的背景下实现的。

  国家要实现发展、要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就要坚持依法治税,力争把该征的税如数征上来并有效地用好,从而达到提升广大人民所能享受到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水平、帮助广大人民奔小康的目的。

  (记者 赵千里 通讯员 姬安洋)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