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6版:特别报道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让中部地区旅游走向世界
“很多韩国人 都知道洛阳”
洛阳有望成为 台湾游客出游热点
包容的洛阳
新闻网广告
美丽龙门热情拥抱远方宾朋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 年 4 月 25 日 星期    【打印】  
包容的洛阳
  4月21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刊发了《包容的洛阳》一文,本报今日特予以转载,以飨读者。

  ——编者

    很久以来,我一直对洛阳这个城市抱有特殊的好感。这不仅是因为它拥有过“东方红拖拉机”这样代表了中国的产品,也不仅是因为它拥有龙门石窟这样的古迹风光,而是因为它拥有一种令人敬仰的文化品格。在我的心目中,洛阳的文化品格就是包容。

  我觉得,“包容”两个字是洛阳这个城市最可贵的也是最有文化内涵的因素,而且是洛阳这个城市文化品格中最有价值和活力的核心因素。包容包括了待人接物的宽厚随和,日常生活的兼容并包,也包含着文化观念的包容精神和价值观选择的多元化立场。

  早在10年前,我为电视系列片《我是河南人》写解说词,写到洛阳的文化特点时我就情不自禁地用了“包容”两个字。当时我曾经这样表述:

  洛阳的特点或文化精神是“大度”。国花牡丹的雍容大度,龙门大佛的大度,就是这种精神的象征。洛阳具有在精神领域罕见的包容性。形成这种大度精神的可能是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它在很长时间里作为中国的首都暨政治文化中心,一直是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交流的窗口,是一个文化大熔炉。龙门石刻、达摩一苇渡江的故事都说的是这种文化上的和精神上的交流。现代的洛阳仍然是一个文化大熔炉。上世纪50年代初,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有7个放在洛阳;后来,又有几家企业陆续迁到洛阳。为了支援洛阳的建设,几十万人从天南海北来洛阳定居,更开阔了洛阳人的视野,扩大了洛阳人的胸怀。这种交流,这种包容,培育了洛阳人开放的大国心态,一种高傲的向上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我在上世纪70年代末第一次去洛阳,到了几个工厂区,家属区,满耳朵里都是普通话和东北话的声音。甚至,说东北话的人比说河南话的人还多。我当时很奇怪,问在洛阳的熟人,这里的人怎么都说东北话呀?熟人告诉我,说这些都是从东北来洛阳参加建设的人,我才明白。

  几十万人来到洛阳,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生活,一点也不感觉到文化差异和隔膜,也没有在某些城市里常见的排斥或歧视外地人的现象。每一个深入到洛阳市区的人都会感受到,在洛阳,外地人没有受排斥的边缘感,本地人没有被他人抢了饭碗的失落感。双方不仅是和平相处,而且是交融为一体。

  这样的文化精神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历史积淀的结果。洛阳是十三朝古都,是一个历史文化遗存深厚的城市,洛阳又是一个工业化的现代化城市,是一个既保留了自己的文化的根脉,又保持着现代化动力的城市。

  早在北魏时洛阳就是中国最大的商业城市。隋唐时的东都洛阳,不仅是国内的商业大都会,也是当时世界上国际性的商业大都市。洛阳的开放与包容是一以贯之的。

  作家李国文在反观唐朝的文化开放态度时,曾经感叹,“唐朝的天空底下,是一个张开臂膀,拥抱整个世界的盛世光景”。“在中国,甚至世界历史上,也就是李唐王朝,曾经达到如此气度宏大而不谨小慎微,包容万物而不狭隘排斥,胸怀开放而不闭塞拒绝,胆豪气壮而不畏缩懦怯的精神高度。”

  我倒觉得,他用来形容唐朝的几句话,其实完全可以用来概括洛阳的文化性格。因为,洛阳的开放和包容,绝不只是局限在唐朝那几百年间。它已经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一种传统,一种内在的存在方式。

  历史,是一种资本,也是一种包袱。

  历史,是一种惰性,也是一种动力。

  对于洛阳来说,历史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现实。

  洛阳人不是生存在记忆中,而是真切地生存在现实中。这里的文化包容精神,文化多元化的胸襟,从汉、魏晋、唐,一直延续到今天。人们常用“汉唐气象”来形容中国古代社会上升时期的文化气氛。我觉得,当代的洛阳依然难得地保持着这样的风格。它既不遗忘过去,也不放弃明天,而是抓住历史机遇,踏踏实实地前进,始终保持着自己开放进取的文化精神,不断地创造新的成就,赢得世人的尊重。如今的洛阳,象征着历史骄傲的龙门石窟已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而代表当代创造力的洛阳浮法玻璃等现代化企业则支撑着城市建设的步伐。

  包容,不仅是一种性格,它更主要的是一种对待世界的态度,是一种面向外部世界的积极的人生哲学。我喜欢这样的精神,也喜欢拥有这种精神的洛阳。

            曾凡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