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为客户送地板时,杨学春都再三叮嘱工人们要绝对保证安装质量,有时他还会悄悄跟到现场“监工”。
从2万元贷款白手起家,下岗职工杨学春靠着四把“金钥匙”,在竞争激烈的地板市场立住了足,完成了从下岗职工到小老板的角色转换。
从我市某厂下岗后,杨学春做了一名纯净水销售员。说是销售员,其实送水、要账,什么都干。刚开始,杨学春一次次热情推销,收获的多是拒绝。
日本一位著名营销大师曾说过,人们拒绝生人的营销行为极限为7次。杨学春将拒绝自己的客户用心记下来,送水之余再跑。为揽下一家理发店纯净水生意,杨学春竟跑了9趟。直到第6次,理发店老板才真正注意到这个屡败屡战的小伙子,和他聊起了家常。杨学春第9次去时,老板购买了100元水票。
半年的送水工作让他增加了社会阅历,学会了销售技巧。后在一位深圳朋友的劝说下,杨学春决定自己当老板,卖木地板。
杨学春参加了市总工会组织的小额贷款担保项目,获得贷款2万元。用这笔钱,他在一建材市场租下门面,用借来的1万元作抵押,赊了一批样品。2003年7月,既无库存,又无备货,杨学春的地板店就这样开业了。
以最坏的打算,做最好的努力。第一年,他每天工作十二三个小时,卖出了近万平方米的木地板,却只挣了1万元。付出和收获太不成比例了,这还不及他做送水工时的收入!杨学春一度想放弃,然而屡败屡战的送水经历提醒他:坚持下去就有出路。
一次,杨学春给一位客户送地板,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他,做生意一定要有四把“金钥匙”:第一是有诚信,第二是产品质量好,第三是优质服务,第四是价格合理。
“生意迟迟没起色,是因为自己光想卖得快,结果欲速则不达。”杨学春茅塞顿开,生意也因此有了转机。
2005年,他调整经营思路,投资10万元作保证金,游说一家地板公司设立洛阳销售中心。杨学春开始用四把“金钥匙”打造专卖店的品牌形象。
“信义为本,诚实做人”,杨学春在店前贴了一副这样的对联。各种各样的地板,消费者难免挑花了眼,一些商家借机以次充好。杨学春明码标价,本本分分做人,用实际行动帮助每位顾客解决具体问题。一次,一位顾客家中泡了水。接到求助电话后,杨学春二话不说,马上放下手中的活,将工人调到现场“抢险”。他们撬开龙骨,帮助顾客清理积水,又重新安装好地板,等一切处理妥当后才撤离,顾客一家人很受感动。
3年来,地板行业竞争激烈,杨学春却一点点积累口碑,在洛阳地板行业渐渐小有名气,生意也一步步做大起来。目前,他不但有一家旗舰店,还拥有4家分店。
杨学春的目标是将自己的地板店做成行业一线品牌,然后开发县级市场。他的视线穿过店里的橱窗投向了更远处。 本报记者 孙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