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7版:洛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明天会更好
难忘“七一”进驻香港
在香港感受细节
东方之珠 更加璀璨
九皋山
新闻网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 年 6 月 28 日 星期    【打印】  
《伊河行》系列报道之七
九皋山

位于伊川县城西的二程墓园。

  从洛阳出龙门,南行约50公里,伊河东岸可见一座草木葱茏、高耸入云的大山。它叫九皋山,是伊川、嵩县、汝阳3县的界山,主峰海拔930.6米。

  同行的翟智高,致力研究九皋山历史多年。他说,此山古时曾叫鸣皋山、狼皋山,自《诗经·小雅·鹤鸣》中“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的诗句开始,历代典籍和文人诗章中便时常出现关于它的记载,唐代大诗人李白就曾留下“欲卧鸣皋绝世尘”的感叹。

  “皋”指水边的高地或沼泽,“九”意思为多,“九皋”本意是指一大片沼泽。当地学者认为,这和大禹治水前伊川盆地是一片沼泽的传说不谋而合,更能把九皋山和悠久的伊河连接起来,为这山这水增添几许神秘的人文色彩。

  九皋山北麓山势陡峭、巍峨壮观,由此登山最为险峻。登临主峰顶时,向北极目远眺,隐约可见龙门山口。再向下俯瞰山脚,伊河由此缓缓折向东北方流去,直抵伊阙。在九皋山和龙门山之间,伊河两岸形成的棱形盆地,就叫伊川盆地。

  翟智高介绍,作为河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门,九皋山下、伊河川区的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白元遗址、土门遗址、水寨遗址等闪烁着远古文明的色彩;1972年,在土门仰韶文化遗址,考古人员出土了距今5000~6000年的彩陶缸,缸上画有一年四季运行的图案,被学术界命名为“伊川缸”;酿酒鼻祖杜康,在伊河流域酿成琼浆玉液,饮誉后世;唐宋文豪宋之问、白居易、欧阳修、司马光等均留下描述伊河中游山水的绝妙美文;唐宋高官李德裕、姚崇、富弼、文彦博等建花园于此或葬于此……

  我们下到九皋山脚,翟智高忽然转过头去,凝神远望身后的一片山坡。他说,想起了一位孔子后人——九代孙孔鲋。

  儒家弟子尊奉九皋山是离天最近的地方,有“天室”之说。2000多年前,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孔鲋背起孔子塑像和儒家经典,跋山涉水,来到九皋山隐居,躲过一难,使一大批儒家典籍得以保存下来。

  谈到儒学,就不能不说理学。说到理学,就不能不提伊川县鸣皋镇。而鸣皋镇恰恰又与九皋山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文化情结。

  山是镇的文明根源,镇是山的文化象征。鸣皋镇隔伊河南望九皋山,因“鹤鸣于九皋”而得名,历史上曾叫过鹤鸣镇,历来是洛栾古道上的商贸、交通、军事重镇。

  北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辞官归洛的程颐在文彦博的资助下,在鸣皋镇文庙旧址创办书院,潜心读书劝学,传道授业。书院名取“伊水”和“九皋”各一字,叫伊皋书院。

  金军入侵洛阳,书院遭毁。元朝大德九年(公元1305年),驻防鸣皋镇的蒙古将军克烈士希读二程《易传》、《遗书》有得,立志兴学育人,自筹资金招募工匠,重修书院,历时10年。其子慕颜铁木继承父亲遗志,续修书院,并上报朝廷,仁宗皇帝敕赐“伊川书院”,由翰林直学士薛友谅撰文、集贤学士赵孟兆页 书丹,刻碑纪念。明、清两朝,地方官吏多次重修书院。

  伊皋书院是二程完成哲学思想的重要地方。如今,漫步在书院遗址上,一棵四人合抱的古柏苍翠挺拔,似乎在诉说着书院的兴衰。据说,这棵古柏是当年程颐亲手所植,杨时、游酢“程门立雪”的故事就发生在树下。在鸣皋镇南的嵩县田湖镇,后人在二程晚年居住的地方建祠纪念,即今天的“二程故里”。在伊川县城西,有二程及其父亲的墓园。

  由二程奠基、朱熹集大成的儒学新思想,被后世称作“程朱理学”,又名“洛学”,成为封建社会后期约700年之久的统治思想。伊河川区因此被誉为理学的发祥地。

  北宋时,理学先行者范仲淹、邵雍也看好伊水风光,他们死后安葬在这里,为这里增添了几多儒雅之色。

  北宋以后,“诗礼传家”、“耕读传家”的风俗在这里日渐兴盛起来。伊川县第四高中的李正北老师说,根据家谱记载,从明末到晚清,生活在鸣皋镇及周边乡镇的一个李姓大家族内,考取进士10余人。山东东阿县民间广为传颂的清官——县令李贤书,就出自该家族。

  近代伊河川区更是人才辈出——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鸣皋镇人王天纵揭竿而起,成为河南省武装反清的第一人;

  1927年,当冯玉祥把民主思想的新风带来时,伊河东、西两岸,以民主口号“自由”、“平等”为名分别设县;

  1938年,九皋山下生长的一位男青年考取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后奔赴前线,用歌声抗战。他就是音乐家时乐濛;

  九皋山还成为抗日根据地,涌现众多英烈;

  近年,二程故里走出的作家阎连科,创作的小说以其深刻的思想性而广为传播……

  “东临伊水观鱼跃,南对皋山听鹤鸣。”这是鸣皋镇居民门前常贴的一副对联,他蕴含了九皋山的诗意画境,揭示了伊河川区居民的精神追求。

  本报记者 李银刚 通讯员 方长勋/文 见习记者 李卫超/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