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宗耀 |
|
“‘卢沟桥事变’后,乡亲们都沿着铁路线四处逃难,后来发现到处都是日本鬼子,大家才明白,全面抗战真的开始了……”今年85岁的刘宗耀戎马一生,“卢沟桥事变”是他军旅生涯的发轫。战火纷飞的年代虽已远去,但谈起70年前的事情,他依然激动不已。
1937年“七七事变”前夕,平坦的冀中平原富饶宁静。河北定州一个小镇里,怀着求知欲望的刘宗耀刚刚踏入初中校门。“那时侯,就是想拼命读书,以后做买卖赚大钱。”虽然日本人在我国东北地区恣意横行的消息时有传来,但在15岁的刘宗耀心里,战争似乎还遥不可及,家乡还是美好的世外桃源。
很快,卢沟桥的枪炮声击碎了刘宗耀的梦想,家乡的周围也开始响起零零星星的枪声,日本人真的来了!
“七七事变”后,战事急转直下,国民党军队一败涂地,在短短几个月里,日本人迅速占领北京、保定、郑州等地,几乎控制了所有华中地区的主要城市。
县城也被占领,日本人不准中国人学中文,镇中学被迫解散。刘宗耀回到农村老家,过起了种地和流浪的生活。可日本人的戒令挡不住小宗耀求知的欲望,每当夜幕悄悄降临,就着暗暗的煤油灯,他把藏在墙缝中的书本小心翼翼地拿出来阅读。
战事越来越紧,日本人不断抓壮丁去日本做劳工,还隔三岔五到村里扫荡。乡亲们开始收拾行李,携家带口沿着铁路线四处逃难。刘宗耀的父亲舍不得家里的几分地,没有走。可不久,出走的乡亲们又陆陆续续回来了。“走到哪里都是日本人的炮楼和关卡,哪里都不太平,能往哪儿跑?”
1939年,八路军120师在定州打了一个漂亮仗,歼灭日军数百人,打死日军一个中将,还开了一个战利品展览会。虽然队伍很快就被拉到别处抗战了,可革命的种子从此撒下。
此后,当地百姓纷纷组成人民自卫团,刘宗耀也报了名。因为年龄和个子都小,他被安排到了机关卫生所,成了一名小卫生员。
“战争不断,伤员也不断,一两个医生和卫生员就要负责治疗几个县的伤员,人员和药品都严重短缺。”残酷的战事逐渐把刘宗耀锤炼成了一名坚强果敢的战士。
从“大扫荡”期间的地道战再到之后的解放战争,从华北征战到西北,刘宗耀随部队走遍了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刘宗耀跟随部队留守洛阳,在洛生活至今。刘宗耀历任护士长、兵站医院所长、卫生队队长、师司令部管理科科长等职,以工程兵某师后勤部副部长身份退休,今年3月入选大型文献《开国将士风云录》。 本报见习记者 邓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