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6版:特别报道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洛阳在1937
陈尔生:九人离家四人归
裴增年:小皮匠参军打鬼子
刘宗耀:投笔从戎保家卫国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 年 7 月 6 日 星期    【打印】  
裴增年:小皮匠参军打鬼子
  裴增年
  辛集,河北石家庄东部的县级市,这里曾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皮毛集散地。而早在70年前,它还是束鹿县下辖的一个小镇。

  1937年“七七事变”前,辛集镇上足有上百家皮货加工作坊。当年,17岁的裴增年在一家作坊当学徒,他干的是加工马尾巴的活儿,手艺日见长进,就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日本鬼子毁灭了他的皮匠之梦。

  那时,商人从河南、山东等地收购牲畜皮毛,贩运到辛集加工成各类皮货,再卖到京、津一带,生意红红火火。裴增年做了3年的学徒,已经是当地一个颇有名气的小皮匠,即将学成“出山”。可是,到了“七七事变”前夕,辛集一带渐渐弥漫着硝烟的味道,居民和商贩们心照不宣:日本鬼子要打过来了!

  辛集是个商贸重镇,消息比较灵通,当年已经出现小报纸。茶余饭后,裴增年经常翻阅老板的报纸。1937年7月8日,当地报纸醒目地报道了“七七事变”,裴增年清晨刚一起床,就听说了这件事。

  很快,镇上沸沸扬扬、鸡犬不宁,没过几天,皮货作坊开始陆续停产或迁址,裴增年随之没了活儿干,皮匠梦成为泡影。

  国民党调集32军驻扎辛集一带,鬼子的飞机随之盯上了这里。第一次轰炸时,村民们并不知道,只是看到空中开来了3架日军飞机,没想到炸弹也投了下来,一些房屋被炸毁,地面上出现3米多深的大坑,并且有人员受伤。大伙傻了眼,以后再来飞机时,老百姓都不敢呆在镇上,跑到镇郊的棉花地躲避起来。

  让老百姓纳闷的是,在日军进犯辛集的危机时刻,国民党第32军不但没有抵抗,而且迅速向邢台方向撤离,还命令每个村子出1辆马车给部队送行,送行途中又遭到日军飞机轰炸,一些群众丢下马车跑了回来。

  国民党部队一走,辛集一带立刻乱了起来,土匪十分猖獗,抢的抢,夺的夺,群众担惊受怕,越来越没有安全感。这时,附近几个县开始有人出头组织“五县联庄会”,迅速平息了土匪活动。后来人们才知道,出头的人都是中共地下党员。

  “五县联庄会”迅速发展成“民众抗日自卫军”。1938年5月的一天,裴增年和村里的二三十个年轻人一起,报名参加了“民众抗日自卫军”,当时还组织了考试,形式类似现在的面试。考官问“参军为了啥”?裴增年等人坚定地回答:“日军侵犯了我们的家园,只有拼、只有战,百姓们才能有出路!”

  1938年7月,这支军队整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29师冀豫支队,之后,部队转战于河北、山西等地,主要在太行山区抗战,还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

  1939年,部队在山西左权县休整期间,裴增年经人介绍入党。1940年,他因“工作积极、作战勇敢”,被评为“模范党员”。

  再后来,裴增年还参加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并在朝鲜战场立下“三等功”。

  裴增年回国后随部队驻浙江,1958年又被调到甘肃酒泉,搞基地建设。1961年,他随部队来到洛阳,10年后从部队离休,在总参军训和兵种部干休所休养至今。

  回首往事,耄耋之年的裴增年激动不已,他永远也不会忘记,在抗日战争中,和他一天参军的同村青年牺牲了好几个……    本报记者 李银刚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