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1日,在宜阳县柳泉镇鱼泉村一个免烧砖厂,两名工人在生产。
本版图片由李松战、吴丹摄 |
|
近日,全省县(市)区“禁实”工作现场会在宜阳县召开,与会人员参观我市新型墙体材料企业。
|
|
在偃师市山化乡光明砖厂,轮窑被关闭,剩下大量还没有来得及烧的砖坯。
| |
本报记者 李松战 见习记者 黄迪
特约记者 邓金慧 常顺卿 刘小江
编者按:从去年开始,我市各县(市)区陆续开展“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工作,今年又加大了关闭黏土砖瓦窑厂的工作力度:到8月20日前,全市不符合条件的砖厂已全部关闭。在河洛大地存在了几千年的“秦砖汉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关闭砖厂工作进展如何?新型墙体材料能否成功取代传统红砖?关闭砖厂又将产生什么影响?请看本报记者的报道。
古都告别“秦砖汉瓦”
我们的祖先在洛阳这片土地上创造了华夏文明,也发明了“秦砖汉瓦”,并且一直延用至今。但大量的黏土砖瓦窑厂破坏耕地,污染环境,浪费资源。
市国土资源局粗略估计,我市黏土砖瓦窑厂每年毁地上千亩,消耗原煤20余万吨,排放大量有害气体,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程度。
2005年12月22日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治理整顿黏土砖瓦窑厂加快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通知》,治理整顿黏土砖瓦窑厂工作在全省全面铺开。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2006年1月19日,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治理整顿砖瓦窑厂加快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通知》,成立了以市国土资源、环保、公安等12个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联席会议。
2006年4月22日,我市三项整治暨关闭黏土砖瓦窑厂现场会在新安县召开,集中整治工作拉开帷幕。经集中整治,全市关闭黏土砖瓦窑厂103个。
2006年8月10日,市政府在偃师召开拆除砖瓦窑厂现场会,会上我市自加压力,决定2006年、2007年两年任务于2006年一年完成。截至2006年12月底,全市共拆除黏土砖瓦窑厂261个,复垦土地面积6002.94亩,超额完成省定任务。
2007年4月,我市对砖厂的实际情况进行排查摸底。根据近期我省相关政策的调整,我市对全市拆除黏土砖瓦窑厂提出更为明确和具体的要求:地处山区和没有粉煤灰、煤矸石资源的栾川县、嵩县、汝阳县、洛宁县4县的62个乡镇,可暂保留62个黏土砖瓦窑厂,其余368个砖瓦窑厂(包括今年以来死灰复燃的61个、新建的34个),要在8月20日前拆除完毕。
在河洛大地存在几千年的“秦砖汉瓦”,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砖厂扮演多重角色
“村委主任家承包了一个砖窑,没人敢包的时候村委主任包了,应验了‘识时务者为俊杰’那句老话。眼下那砖窑已经发展为砖厂,不仅四乡八村盖房要用那砖,就连县委、县政府盖办公大楼,也得来砖厂拉货。更要紧的是,村人能做生意者无几,其余皆在砖厂做工。这砖厂给村委主任家带来了多少收入,村人向不过问,确实因为砖厂,村人才大都盖了瓦房,却是铁的事实。”
在洛阳籍著名作家阎连科长篇小说《最后一名女知青》中的这段关于砖厂的描述,虽然不一定是以洛阳农村为蓝本,但从短短几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砖厂在农村的影响力。
事实上,如今的砖厂不仅仅是砖厂投资者的个人产业,还成了农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角色也是多面的。
有能力开砖厂的人,往往是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经济头脑和创新意识的“能人”。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村盖房用砖需求量增加,个人投资的砖厂逐渐增多,这也成为当时农村为数不多的重要经济项目之一。
砖厂的出现,除提供建筑用砖之外,还形成了一条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其中有直接在生产线上的岗位,运输岗位,相关的餐饮等服务岗位等。
以目前我市的一般规模砖厂为例,雇用的工人等从业人员为100人~200人,且多为周边村民,在砖厂干活所得报酬成为他们的重要收入之一。在偃师,最近几年,平均每名砖厂工人的年工资收入超过万元。
偃师市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介绍,去年生意好的时候,一些专门跑运输拉砖的人,当年买新车,当年就能把买车钱赚回来。
此外,砖厂往往还成为当地社会福利的重要提供者。砖厂基本不用向村里交纳管理费,但如果村里修路,可免费或者优惠提供部分用砖,砖厂所占地的村或村民小组的农民,可以成本价买砖。
砖厂老板含泪拆窑
一块4亩多的土地黄土裸露,上面有刚平整过的痕迹;周围垛着一排排还没有来得及烧的砖坯;听不到机器的轰鸣声,工人陆续从清理砖窑残渣的地方走出。8月9日中午,在偃师市山化乡光明村砖厂,记者看到了这样一幕。
砖厂的老板叫戚栓保,是光明村人。半月前,在偃师市的关闭黏土砖瓦窑厂行动中,他主动将轮窑拆除。那块新平整过的地,就是轮窑的所在地。
1995年,31岁的戚栓保在一片斜坡地上建起了砖厂。由于种种原因,直到2003年,砖厂才开始盈利。去年,砖厂产砖1000多万块,上缴税费约20万元。
今年,他赶上了关闭黏土砖厂的行动。“7月20日接到拆窑的通知,7月25日上午,我就找来铲车,主动把窑拆了。”他说。为此,他在经济上蒙受了不小的损失:原本10多万元买的砖机,当作废铁才卖了1万多元;已经做好的砖坯约有70万块,加上其他半成品,成本就达30万元……粗略算来,关闭砖厂,戚栓保共损失了约80万元。
戚栓保有自己的打算,他正在考察新的投资项目,以重整旗鼓。
拆除光明砖厂只是偃师市关闭黏土砖瓦窑厂的一个缩影。偃师市国土资源局有关人士介绍,7月16日,该市展开关闭黏土砖瓦窑厂行动,到7月31日,全市98个砖厂全部拆除完毕。
一小时拆除一座窑厂
铲车轰鸣,黄烟弥漫,轮窑顷刻间成了小土堆。8月11日上午,在宜阳县柳泉镇西高村,记者目睹了拆除轮窑的场景。
一辆小型铲车首先拆除位于窑厂北侧的轮窑。只见操作手调整好方向,铲斗瞄准窑体向下“咬”去。在逐渐加大的轰鸣声中,盛满了土的挖斗抬起,3米多高的窑体一个角已经被挖掉,腾起的黄色烟雾有20米高,然后弥漫开来,将人群包围。
铲车接连操作了十几下,十几分钟后,黄烟散去,窑体散成了一堆砖和土。
铲车稍作停留,即向南侧的另一个窑体奔去。几分钟后,黄烟弥漫的一幕再次上演。拆除窑厂的整个过程大约一个小时。
新型墙材走向舞台
在关闭黏土砖厂前,我市已经开展了“禁实”工作:用新型墙体材料代替实心黏土砖。2006年7月1日起,城市区及偃师、新安县城区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2007年1月1日起,其他县(区)城区开始“禁实”;2008年1月1日起,我市拟在乡镇及农村开展“禁实”工作。
市国土资源局负责人说:“‘禁实’、‘整治’(土地利用)、‘推广’(新型建材)三项工作相互沟通,相互配合,已形成合力,有力地推动了关闭拆除黏土砖瓦窑厂工作。”
市建委墙改办提供的数据显示,2006年我市城乡年度建设规模为1210万平方米,我市建筑物和构筑物每年约需新墙材30亿标块。其中城市约需21亿标块,农村约需9亿标块;承重墙材约需20亿标块,非承重墙材约需10亿标块。
我市现有新型墙材企业123家,总生产能力达到32.13亿标块。2006年实际产量为23亿标块,实际应用量为19.3亿标块。
目前,我市新型墙材的品种可谓丰富多彩,主要分为砖、板、块3大类12个品种。其中砖类有粉煤灰蒸压砖、混凝土多孔砖、混凝土标砖等,总生产能力为21.8亿标块;板类有GRC板、钢丝网架夹芯板、植物纤维板、压型板、彩钢板等,折合标砖2.87亿标块;砌块类有加气混凝土和混凝土空心砌块两种,折合标砖7.46亿标块。
“据测算,我市新型墙材生产能力已满足全市实际需求。”市建委墙改办副主任王基生这样说。
新旧交替带来考验
王基生介绍,我市从1992年就开始了墙体材料的改革,10多年来,新型环保粉煤灰砖的各项生产和质量技术指标已经达到或超过国内先进水平,使用比例也大幅度上升。可以说,现在以高科技生产的新型粉煤灰砖的质量和强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烧制的红砖。
王基生介绍,我省将在农村全面推行“禁实”,这在全国开了先河。
为推广应用新型墙材,市建委曾主动与各建设开发单位接触,与各新材生产企业协调,推出包括洛阳新区在内的成片建筑使用新型墙材的示范小区。
在农村地区,情况则有所不同。
在偃师市山化乡光明村,村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没有一家村民使用新型建材。红砖从原来的每块0.15元左右涨到了现在的0.35元,已经超过了粉煤灰砖0.2元的价格,但村民还是愿意购买红砖。
在宜阳县柳泉镇三强免烧砖厂,该厂负责人介绍,他们生产的混凝土标砖(免烧砖)销路也不怎么好。
“群众认可免烧砖等新型建材,确实需要一段时间。”宜阳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马希祥说。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偃师市首阳山镇国土资源所薛所长。他介绍,在红砖出现之前,群众用的是手工制作的蓝砖。改革开放前后,红砖大规模进入农村,当时群众也并不接受。“这实际上是一个习惯问题。在短时间内,群众可能确实难以接受,时间长了,慢慢看到新建材的好处,可能就接受了。”薛所长说。
偃师市首阳山镇党委副书记魏延涛说,最近几个月,市场上原有的红砖还能满足需求。到明年,新老建材交替带来的红砖供需矛盾可能就会出现。
粉煤灰成了香饽饽
能源电力作为我市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其产生的粉煤灰和炉渣资源十分丰富,而后者正是我市新型墙材的主要原料。
市发改委节能办主任闫金山介绍,我市是资源大市,也是资源消费大市。根据我市“十一五”能源规划,“十一五”末,我市煤炭产量将达1200万吨,火电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届时,煤矸石存量将达160万吨,粉煤灰达1850万吨。这势必会给我市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去过火电厂的人,都会对小山似的粉煤灰堆留下深刻印象。而发展新型墙材,将粉煤灰等废渣“变废为宝”,可谓一举两得。
目前,我市新型墙材生产主要分布在环洛阳周边,宜阳龙羽、新安电力、洛阳热电、豫港龙泉、永龙电力等5个粉煤灰蒸压砖企业生产能力在全省乃至全国均处领先地位,达到9亿标块,成为我市城市“禁实”的主要支撑者。
新型墙材遭遇误解
既然新型墙材好处多多,为何推广起来有难度?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除了我市关停砖厂动作迅速、对新型墙材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外,对新型墙材的误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推广。
8月14日,针对一些常见的误解,市建委墙改办副主任王基生作了相应的解释。
误解一:蒸压粉煤灰砖怕水,不能用于地基。
解释:王基生说:“从技术角度上说,蒸压粉煤灰砖替代红砖没有任何问题。但这种砖造出后需要28天的养护周期,达不到此天数的产品,质量自然受到影响。”
按照省建筑科学院制定的、今年5月1日起实施的《蒸压粉煤灰砖建筑技术规程》,对地面或防潮层以上部位采用蒸压粉煤灰砖砌体,都有相应的技术要求。根据试验和实际调查,蒸压粉煤灰砖用于地基、地下室、暖气沟、勒脚等部分,经过一二十年的冻融和干湿,强度仍能保持在MU10以上。普通黏土砖的强度则为MU7.5。
误解二:蒸压粉煤灰砖使用起来不方便。
解释:蒸压粉煤灰砖硬度大,确实不好砍开。为避免砍砖,生产厂家专门生产有与主规格砖配合使用的配砖,如半砖、七分砖等。但在施工现场,工人嫌找配砖麻烦,觉得不如直接砍砖方便。为此,建设部门推荐了相应方法:用切割机切开。但工人也觉得麻烦,而创造了另一种方法:把砖放在钢筋中央断开。
误解三:加气混凝土砌块不好打眼,容易开裂。
解释:高层建筑填框架用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具有重量轻、保暖性好等优点。有一个缺点是:不好打眼,上膨胀螺栓不能拧到底,否则墙体就碎掉一块。
王基生解释,加气混凝土墙面出现裂缝,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上墙时养护期不到,没有干透,含水率过高,导致出现干缩裂缝;施工不当,如墙面未用专用面剂作底层,抹灰层太厚等。此外,如果和其他墙体材料混用,因各种材料膨胀系数不同,也容易开裂。
不难看出,从技术上讲,使用新型墙材的技术要求高,其施工装配都需要有配套的方法、技术,掌握好正确的应用技术才能显示出好的使用效果。但目前一些相关的技术都跟不上,或用传统的方法使用新型墙材,这就使人们对新型墙材产生了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