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3版:特别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洛阳必须有国际眼光
遗失声明
广告
广告
广告
洛阳有理由走上国际舞台
用历史文化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以文物为载体向世界推介洛阳
鹊桥专栏 65287866 65287899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 年 8 月 23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有理由走上国际舞台
——访国务院外事办原副主任夏道生
  夏道生,1951年进入外交部工作;1951年至1973年,任职于外交部苏联东欧区;1973年至1984年,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工作;1984年至1990年,任驻加拿大使馆参赞、公使衔参赞和外交部政策研究室主任;1990年至1992年,任驻比利时大使兼驻欧共体使团团长;1992年至2003年,任国务院外事办副主任、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外交部特邀调研员小组组长;2003年离休。

  “上世纪50年代我曾到过洛阳,50年后故地重游,感慨颇多。”昨日,夏道生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曾带着一些外交使团到洛阳参观,那时龙门石窟、白园等地并没有被开发,条件自然不好。他说:“如今,我作为一名普通的游客再到洛阳,我想说的是,洛阳完全有理由走上国际舞台。”

  作为一名外交官,夏道生长年生活在国外,他到过许多国际大都市,接触了许多外国朋友。他把来中国旅游的外国朋友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中国五千年文明感兴趣的人,另一类是对新中国经济发展感兴趣的人。“这两类人在洛阳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夏道生说,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优势是每座国际旅游城市所必须具备的,而洛阳拥有这一优势:中国五千年文明根在河洛,这是毋庸置疑的。如今,除了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等传统景点外,外国友人对古墓博物馆、天子驾六博物馆的兴趣也越来越大。

  除文化吸引力外,洛阳的工业优势也是许多城市没有的。夏道生认为,洛阳是中国的工业重镇,上世纪50年代,在这里建起的几大厂矿对外国友人也极具吸引力。“上世纪50年代,许多外国客人要求来中国参观新中国的工厂,我们经常带他们来看洛阳的几个大厂。”夏道生说。

  说到此,夏道生话锋一转:“关键是如何包装、宣传自己。”夏道生坦言,在与外国友人的交往中,他发现,对中国文化有一些了解的人,都知道洛阳,但毕竟对中国文化有了解的外国人不十分多。因此,洛阳今后要十分重视在国际舞台上的宣传工作。

  如今,许多省市在旅游推介时流行“城市打包”,一次性地把10多个甚至20多个城市“打捆”向国际旅游市场推介。夏道生不认同这种“打包”推介的方式,他认为,这会把洛阳淹没在一大堆城市中。

  “要对洛阳进行重新定位与包装。”夏道生建议我市有关部门采取声、光、电等一系列先进技术手段,制作相关的宣传产品,并且要走出去,直接到国外推介洛阳。只有这样,洛阳才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旅游城市。

  当采访将要结束的时候,夏道生强调说:“洛阳目前的城市框架已经形成,人均绿地面积很大,气候又好,是一座非常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喜欢上这座城市。”

  本报记者 温 燕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