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6版:伊川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伊川县突出重点推动新农村建设
白沙乡为民企发展铺路
“雨露计划”让1300人学到一技之长
葛寨乡黄庄村村民的养鸡大棚
“地摊歌手”付莎莎全国折桂
伊川“北大门”通畅了
简 讯
豫商,中原文化孕育的商界精英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07 年 8 月 28 日 星期    【打印】  
豫商,中原文化孕育的商界精英
  山陕会馆

  山陕会馆又称西会馆,位于洛阳老城南关马市街。

  它是在清康熙、雍正年间,由山西、陕西两省的富商大贾集资修建,嘉庆及道光年间两次重修,距今有300多年历史,是当时活跃在洛阳附近的山西和陕西两地商人经商聚会的场所。             记者 杨立 摄

  编者按:

  第二届豫商大会今日在我市开幕,这是我市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豫商,作为中国九大商帮之一,是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在商业上结出的硕果。为便于读者对豫商发展历史、豫商大会的由来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本报今日刊登了这组报道。

     豫商文化源远流长

  “豫商文化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商业文化的源头。”长期从事豫商研究的作家翁国旗在其《豫商文化》一书中,明确表达了这一观点。

  翁国旗说,“商人”一词的产生便是有力证据。

  商,据说最初是个原始部落的名字,部落始祖契跟随大禹治水有功,领封于河南商丘。契的第六世孙王亥擅长放牧做生意。王亥的第四代孙汤灭夏,迁都于殷,故商又称殷。武王伐纣,天下为周,殷人乘机叛乱,被周公平定。作为对“顽民”的惩罚,殷人被剥夺了土地,没有土地怎么谋生?那就只好拣回老祖宗的行当——东奔西跑做买卖。做买卖的殷人自称是商人,所以“商人”就成为历代中国生意人 、买卖人的代名词。

  中国能称为商圣、商祖式的人物,如计然、范蠡、端木赐(子贡)、白圭等,他们的籍贯都在河南;以“奇货可居”的眼光,助秦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第一个封建帝国而被秦始皇称为“仲父”的吕不韦,亦为阳翟(今河南禹州市)大商人。  

  翁国旗说,纵观中国商业历史,许多商人在经营活动中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成为“士商”、“儒商”、“德商”。豫商文化精义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义利之辨。明清之际兴起的怀庆商帮讲究“守信、讲义、取利”,把守信、讲义放在取利之前,靠信与义来赢得人心。杜盛兴是经销怀药的最大药商,又是经销朱砂的批发商,他讲求信誉,服务周到,货真价实,包管来回,其经营业务不断扩大,销售额与日俱增,成为汉口药商中的巨商。

  (二)诚信为本。创业于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的怀庆保和堂药店,后逐渐成为一家拥有30多个员工的大药店。东家杜铭九的经营方式:一是优质廉价。二是品种齐全。三是以质论价,绝对保证质量。所制丸、散、膏、丹,遵古法炮制,选料上乘,味全量足,凡是入药的贵重药品,如人参、鹿茸、牛黄、麝香等都由掌柜亲自下药,从不马虎。

  (三)乐群贵和。这条积极的互利主义原则,充分肯定了追求个人正当利益的合理性,激励人们大胆创造,使整个社会充满活力。纵观历代豫商,都坚持在实现私利时不损公利,不损他人利益,不谋取暴利,不搞掠夺式经营,注重商业生态,强调合作竞争、自强与自律的和谐统一。

  豫商在历史演进中发展

  “豫商跻身全国九大商帮,是一代又一代中原人用勤劳和智慧铸就的。”翁国旗说。

  早在2400多年前,南阳人范蠡就发现并利用价值规律经商,被后人称为“商圣”;筹划完成“货天下”宏图伟业的吕不韦也出自河南。都说富不过3代,近代靠贩盐起家的康百万家族,则写下了“富过12代、历经400年而不败”的商业神话。

  在汉代,洛阳和居于南北要道的宛(今南阳),均为大商业城市,腰缠万贯的大商人不断涌现。南阳孔氏“人鼓铸,规陂池,亩嚼王侯”,洛阳史氏靠长途贩运起家,司马迁说他财产有7000万钱,班固说他有1亿。

  到了隋唐,连南贯北的大运河开通,大大促进了河南商业经济的发展。宋州(今商丘)生产的绢,质量居全国之首;巩县的白瓷制作也很有名。洛阳当时最繁华的天门街,形成市外商业区,街长十里,宽广百步,生意兴隆。

  宋代的城市完全取消了市场地域的限制,到处都有晓市、夜市、“鬼市”、酒楼、货摊、小贩以及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商贩人等,这些人日日夜夜在进行着交易。都市中除商店和摊贩外,还有定期的庙会。东京相国寺的庙会,可视为这类市场的典型:“东京相国寺乃瓦市也,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可容万人。”由此可见,相国寺已成为全国物资交流的批发市场了。

  然则,北宋以后,河南从经济鼎盛的巅峰急剧衰落,中州这一孕育中国古代商文化的沃土,几乎化解为“商墟”。越元而入明清,环河南周边数省的四大商帮,毫不客气地对河南动起手脚,并分割了中原市场。由此,河南在商业竞争中开始处于被钳制的虚弱状态。

  洛阳与豫商的发展脉络

  洛阳是闻名中外的历史名城。东周的洛邑,是当时政治中心和繁华名都,也恰恰是中原的中心,于是称之为“中国”。久而久之,成为我们伟大祖国的称谓。

  东汉之后,曹魏、西晋、北魏亦在此定都,后称汉魏洛阳故城,是当时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城市。城内有宫城、衙署、苑囿、市场,城郊内外还聚集了许多手工业户,出现了许多大的市场。

  北魏末年,洛阳被战乱所毁。到了隋代,隋炀帝则以洛阳为中心,修了一道南达杭州、北抵郡(北京)的大运河,一路烟波浩渺,长达2000余里。京航大运河开通以后,洛阳便成了南北货物集散之处。洛阳有3市,东市名丰都,南市名大同,北市名通远。丰都市内有一二十行、三千余肆。通远市东临漕河运渠,河内船只数以万计,其商业的繁荣可与京都长安媲美。

  大唐以来,洛阳地位渐渐势弱,但武则天这位历史上杰出的女性却格外看重洛阳,上阳宫、明堂及邙山翠云峰上的上清宫,是最为辉煌壮观的建筑。城东北部的大型官仓含嘉仓,计有窟穴400余座,每窟穴储粮食多者达一万石以上,此外还有洛口仓、回洛仓等,负责为京都和国家储存或运转粮食。

  唐后的几个小朝廷,如五代时的后梁、后唐,也曾建都于此。但由于政治地位的丧失,至元、明、清3朝,洛阳城市已经难有昔日的繁华了。

  白圭:洛阳走出的中国商业鼻祖

  白圭(公元前370年至公元前300年),名丹,战国时期周(今洛阳)人,主要从事大宗农副产品、土特产品和珠宝的贩运,是行商和批发商的代表。《汉书》中说他是“天下言治生者祖”,即经营贸易、发展生产的理论鼻祖。

  白圭生活在战国时代,他提倡的“治生之术”的基本原则是“乐观时变”,依据对年岁丰歉的预测而实行“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经济策略。在“善为商贾”、“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的周人中,白圭可称为最典型的人物。

  白圭作为一个商业理论家,留下来的经商理念一直为后人所借鉴:

  (一)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弃者,无用也,指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认为没有什么价值的或是已经贬值了的商品,一般情况下商人见到这种情况也会大量抛售,以防止更大的亏本。取者,购进、收购之意。

  (二)趋时若猛兽鸷鸟之发。白圭为达到理财富国的目的,对各种市场信息极为重视,反应极快。一遇到行情变化,立即作出决定,是买进还是卖出,绝不错过任何一次良机。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趋时若猛兽鸷鸟之发”。

  (三)“智”、“勇”、“仁”、“强”。白圭认为,商人要有丰富的知识,兼具“智”、“勇”、“仁”、“强”等素质,要像“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那样精于运筹和当机立断。

  (四)欲长钱,取下谷,长石斗,取上种。如果为了省钱而买谷物自己吃,就买差一些的谷物,如果是为了做种子来年丰收,那就请买上等的种子。在这里,作为商人的白圭不但为顾客着想,还计划得合情合理,既要节俭,又要丰产,这种经营思想和真诚为顾客着想的人,在如今也是很少见的。

  豫商大会顺时而生

  改革开放以后,豫商作为一个群体,不断崛起和壮大,体现出“草根成长、信用为本、行商无疆、传承有脉”的特征。2004年7月17日,国内第一个异地河南商会在上海诞生。此后,山西、新疆、广东、湖北、山东等地成立了10多个异地河南商会。

  2004年8月,省政协副主席陈义初先后率团考察上海、广东、新疆、北京4地的河南企业及豫商发展情况,亲身感受到豫商群体的蓬勃发展,并审时度势地提出了“大力发展河南人经济”的建议。2005年9月,陈义初在考察新疆河南企业联合会时,首次提出创办“豫商大会”的构想。

  2006年1月8日,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新疆、山西5地的豫商代表在郑州召开“2006京沪粤新晋五地豫商联谊会”,正式倡议创办“豫商大会”。去年1月13日,在河南省政协第九届四次会议上,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郭国三宣布,当年将筹办首届豫商大会。随后的筹备工作会议决定,首届豫商大会由省政协主办,郑州市人民政府等承办。

  首届大会全球600豫商聚郑州

  “豫商行天下,诚信创财富。”去年8月28日上午,倍受各界关注的首届豫商大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来自10多个国家的600多名豫商共同见证了这一刻!

  参加首届豫商大会的共有611名豫商,海内外商会组织29个。他们涵盖了我国14个省以及12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豫商大会的主要发起人之一,陈义初表示,举办豫商大会,其主要目的就是要搭建一个平台,让外地豫商了解河南的发展变化,也让河南人了解豫商在外创业的情况,提高河南人的形象和自信心。同时促进豫商联合,“让豫商旗帜举得更高,让豫商更强大”!

  开幕式过后,一场主题论坛“崛起的豫商”和四场分会论坛,由大家共同烹制成充满乡情和智慧的盛宴——豫商精神、豫商文化、豫商发展以及新豫商的崛起……600多名豫商谋划着联合发展的大计。在3天时间里,600多名海内外豫商的足迹从繁荣400年的康百万庄园,到展翅腾飞的郑东新区,专题研讨、经贸洽谈、乡情联谊、商务考察等众多活动紧张开展。

  豫商大会让全球豫商集体亮相,大会上传递出来的信息让人振奋;草根成长、信用为本、行商无疆、传承有脉的豫商精神,让与会的豫商有了共同的精神核心;抱团成长、做大做强成了与会豫商共同的愿望。

  大会酝酿,将每年的8月28日,作为全体豫商的节日,定期召开豫商大会,凝聚豫商力量,弘扬豫商精神。

  豫商的身影遍布海内外

  据有关部门统计,在海外的河南人超过45万,遍布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在罗马尼亚,70%的华侨是河南人,其中又以开封和郑州人居多。

  在我国各地,新豫商也都呈现出快速崛起的态势。在上海,河南人有80多万,创办企业6000多家,资产10亿元以上的有10多家。

  在广东,包括打工者在内的河南人有400多万,经营的企业有9200多家。在新疆,河南人有360多万,创办了2万多家企业,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的有7000多家。

  在北京,河南人创办的企业占据了北京建筑物拆除市场70%以上的份额,有的企业已成为餐饮、房地产、美容等行业的佼佼者。

  在山西,经商的河南人有10万之众,资产在1亿元以上的不下50家。

  在湖北,河南人约有200万,其中投资经商办企业的有近10万人,资产规模超过100万元的有300多家。

  在重庆,河南人约有2万多,创办的企业有1000多家。

  在江苏,河南人有10万之多,创办企业1000多家,资产上亿元的企业有七八家。

  在天津,豫商人数一直保持在10万以上。目前,在房地产等领域都活跃着一批有影响力的豫商。

  在甘肃,豫商在多个行业均有涉猎,其中资产在亿元以上的企业已有数十家。

  (本报记者 石文禹 孙利华 整理)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