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实施“流域限批”后,国家环保总局近日联手人民银行、银监会,出台了以“绿色信贷”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扩张的措施,这无疑将给污染企业带来更致命的打击。
记者昨日从市环保局了解到,目前环保部门正在对一些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的企业和项目进行摸底、排查,随后将向我市金融部门通报。
据介绍,在执行“绿色信贷”政策时,环保部门将向金融部门提供以下环境信息:受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结果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结果;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或者地方排放标准,或者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地方政府核定的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严重的企业名单;发生重大、特大环境污染事故或者事件的企业名单;拒不执行已生效的环境行政处罚决定的企业名单;挂牌督办企业、限期治理企业、关停企业的名单;企业环境行为评价信息等。
这些环境信息通报给金融部门后,各商业银行将把这些信息输入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把企业环保守法情况作为审批贷款的必备条件之一。银行监管部门将督促商业银行将企业环保守法情况作为授信审查条件,并将商业银行配合环保部门执法、控制污染企业信贷风险的有关情况纳入监督检查范围等。
“环保和金融部门实施联动,将加大对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的经济制约力度。”市环保局局长李双流说,这不仅能达到环境保护的目标,而且还能预防信贷风险,从而实现环境保护与金融安全的双赢。
据悉,继“绿色信贷”之后,有关部门还将推出“绿色财税”、“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等政策。
“最近几年国家对高污染企业的‘打压’态势越来越明显,手腕越来越硬。”李双流说,不断提高企业违法排污成本,将成为我市建立打击污染企业长效机制的必由之路。同时,这也再次提醒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环保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长远发展。 本报记者 李江涛 通讯员 韦建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