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500次的回眸才能换取今生与您擦肩而过的缘。在这辈子我认识了您这位好叔叔,得到您的帮助和关心,使我们脱离了困境……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让您失望。”这封信出自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新都桥藏文中学的藏族女孩贡确卓玛之手,信中提到的“好叔叔”,是洛阳供电公司西城分理处党支部书记魏彦乐。
“魏书记是个好人……我腿脚不方便,他总来看我,问我需要啥帮助。”家住一拖集团11号街坊的郭本丽大娘说。魏彦乐是个勤快人——他闲不住,有空总要走出办公室到群众中去看看;魏彦乐又是个热心人——他爱助人,经常向困难人员伸出援手。在西城分理处辖区,像郭本丽这样得到魏彦乐关心和帮助的人不在少数。在上门向洛轴家属区一位老人收电费时,魏彦乐看到老人家中电线乱拉乱扯,很不安全。他和工友很快便为老人整理好杂乱的线路,在尽量方便老人的前提下保障了老人的用电安全。中信重机公司的一名员工瘫痪在家,儿子上学后,看电视成了他唯一的生活乐趣。因其生活贫困拖欠电费,魏彦乐便和工友为这个贫困的家庭凑集足够的电费,确保电视节目能继续给他的生活增添乐趣……
类似的事情,西城分理处的工作人员还能说出很多。但是,还有他们不知道的。1996年,前往云南旅游的魏彦乐发现当地很多少数民族孩子因贫困失学。在旅行结束后,他通过共青团大理市委,悄悄资助了一名7岁的白族小女孩儿。随后的10余年间,他又悄悄地先后为鄂温克族、达斡尔族、傣族、哈尼族、藏族等少数民族贫困儿童献出了自己的爱心。
希望工程结对救助卡、捐助证书……多年来,这些荣誉始终静静地“躺”在魏彦乐办公桌的抽屉里。哪怕是和他关系最好的同事,也不知道这些事。直到今年“五一”前夕,贡确卓玛寄来了那封热情洋溢的信,他的同事陈书润才发现了这个秘密。
“如果有可能,我想在每一个少数民族都资助一名贫困学生。”魏彦乐这么想,也在努力这么做。西南、西北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多是偏远山区,魏彦乐就通过电话和网络,一遍又一遍地搜寻着符合条件的资助对象。“只要想到这些钱能用在他们身上,让他们获取学习知识的机会,我就感到很欣慰”。
“对这些孩子,我打算一直供他们完成大学学业。”魏彦乐表示,无论有什么困难,他都会尽力坚持下去。他不图回报,但贡确卓玛信末的一句话还是让他感到由衷的高兴:“一条圣洁的心绳,从草原深处捧起,轻轻飘落在您的手上,那是一朵艳丽的格桑花。我们会靠自己的努力赢得美好的明天。到那时,我会和您一样,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本报记者 李喆 实习生 马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