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亚武 通讯员 曾东)1900多年前,印度僧人摄摩腾、竺法兰来到白马寺,传经送法,成为中印文化交流的开拓者;昨日,一尊印度石质佛像辗转万里“来”到洛阳再续佛缘,成为中印友谊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昨日,千年古刹白马寺举行隆重法会,迎请印度佛像“落户”白马寺,并祈福世界和平安宁。
据了解,这是印度政府首次恭送中国佛像,也是国内首次举行法会迎请印度佛像。
白马寺是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的第一座官办佛寺,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005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度时,两国政府签订协议,印方负责提供建筑方案和5000万卢比(约1000万元人民币)资金,在白马寺建设一座印度风格佛殿,同时提供佛像及佛殿内所需的佛教用品。
这尊释迦牟尼像高3.6米、重22吨,石质为黄砂岩。佛像呈坐姿,手结吉祥印,双眼微闭,嘴角含笑,表情幸福而恬静,是典型的印度风格佛像。
昨日9时30分,迎请法会在印度风格佛殿西侧的印度佛像前举行。在白马寺印乐方丈的主持下,数十名僧众和千余名善信依次举行燃香、叩拜和念经活动,迎请印度佛像“落户”白马寺,并祈愿国泰民安、世界和平,祈愿中印两国人民世代友好,法缘永续。
印乐方丈介绍,目前,印度风格佛殿主体建筑已经完成,进入内部装修阶段。待全部工程完工后,白马寺还将举行落座和开光大典,正式将佛像安放在印度风格佛殿内。
图为法会现场。 记者 陈占举 摄